華妃(?—740年之前)劉氏,唐玄宗妃嬪之一。劉華妃生唐玄宗長子奉天皇帝李琮、靖恭太子李琬、儀王李璲。除知道劉氏生三子外,其余事跡不詳,劉氏雖為唐玄宗連生三子,但也和其他前期妃嬪一樣早早失寵,劉氏逝世于開元二十八年之前。
玄宗開元年間后宮封號改制,始置惠妃、麗妃、華妃為三妃,正一品。開元十二年(724年)王皇后被廢,玄宗特賜武氏為惠妃。劉氏和另一位后宮趙氏可能在此時分獲華妃和麗妃的封號。
相關(guān)史料
《舊唐書 列傳第五十七 玄宗諸子》
玄宗三十子:元獻(xiàn)楊皇后生肅宗,劉華妃生奉天皇帝琮、靖恭太子琬、儀王璲,趙麗妃生廢太子瑛,錢妃生棣王琰,皇甫德儀生鄂王瑤,劉才人生光王琚,貞順武皇后生夏悼王一、懷哀王敏、壽王瑁、盛王琦,高婕妤生潁王璬、郭順儀生永王璘,柳婕妤生延王玢,鐘美人生濟(jì)王環(huán),盧美人生信王瑝,閻才人生義王玭,王美人生陳王珪,陳美人生豐王珙,鄭才人生恒王瑱,武賢儀生涼王璿,汴哀王璥,余七王早夭。
史籍記載
《資治通鑒卷第二百一十一 唐紀(jì)二十七》
乙丑,立皇子嗣真為鄫王,嗣初為鄂王,嗣玄為鄄王。辛巳,立郢王嗣謙為皇太子。嗣真,上之長子,母曰劉華妃。嗣謙,次子也,母曰趙麗妃;麗妃以倡進(jìn),有寵于上,故立之。
韋秀(?—740年4月29日),京兆郡杜陵縣(今陜西省西安市長安區(qū))人。唐中宗李顯和韋皇后外孫女,唐玄宗李隆基妃嬪,彭城郡公韋鐬之女,母為永壽公主。
出自京兆韋氏彭城公房,深得唐中宗寵愛。開元六年(718年),進(jìn)入宮中,成為唐玄宗李隆基妃嬪。
開元二十八年(740年),因病去世,葬于細(xì)柳原,謚號為順,敕令京兆尹李慎名監(jiān)護(hù)喪事。
《大唐故順妃墓志銘并序》
夫朝有賢哲,則雍熙之業(yè)著;邦有淑媛,則關(guān)雎之化揚(yáng)。樊妃辭味以感君,姜氏請愆以悟主。徵之今代,則順妃其人歟。妃諱秀,京兆胄貴里人也。高祖澄,舉秀才,仕隋為兵部侍郎、東都司勛尚書、金山郡守,皇朝授金紫光祿大夫、國子祭酒,俄徙綿州刺史、彭城郡開國公,謚曰敬。輔殷丑夏,既重伊摯之賢;去隨歸唐,彌表敬公之識。曾祖慶植,皇考功郎中、舒密二州刺史。握蘭華省,則列宿相輝;建節(jié)江鄉(xiāng),則人謠允屬。烈祖頊,工部尚書、扶陽郡開國公,謚曰恭。承一經(jīng)之緒,昇八座之榮。履聲簡于帝心,星影奐乎天掖。皇考鐬,駙馬都尉,尚永壽公主,銀青光祿大夫、衛(wèi)尉卿、太仆卿、右金吾將軍,食實(shí)封二百戶,封彭城郡開國公,食邑二千戶,贈兗州都督。重侯累將,四代五公。庭起鳳皇之樓,門繁槐棘之蔭。積無違德,必誕異人。故生我順妃,實(shí)漲其族,少稱女士,長類諸生。四德聞於六宮,百行周於一體。以開元六年正月廿七日娉入,非色授也。妃性婉順,有精識,每侍帷幄,以謙謹(jǐn)自守,故得常屬意焉。嗚呼!天不與仁,以開元廿八年三月廿九日,遘疾,薨於北宮。越翌日,遷神柩於興寧里之官舍。喻月既望,葬於京兆府萬年縣細(xì)柳原之傷。敕京兆尹李慎名為監(jiān)護(hù)喪事,所以敦贈終之禮也。夫性和而靜,婉妁深裹,考行議能,謚之曰順,宜哉。詞曰:
坤之德兮,月之精兮。璀璀燦燦兮,如玉之貞。入丙殿以暉耀,侍甲帳而輕盈。芝既焚兮桂不攀,辭白日兮黃壚間。驚隙駟兮何遽,悟逝川而不閑。慘四野之蕭瑟,巋高丘兮若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