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順儀(約700—730),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唐玄宗昭儀,劍南節(jié)度使、工部尚書郭虛己之妹。
出身太原郭氏。生第十六子永王李璘。
人物生平
郭順儀,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出身太原郭氏,為世代官宦家女,唐玄宗昭儀。高祖郭昶,隋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曾祖郭澄,涇州刺史、朔方道行軍大總管、贈荊州都督。祖父郭琰,朝散大夫、太子洗馬。父親郭義,朝議大夫、贈鄭州刺史。兄長郭虛己,唐開元年間著名政治家,官終銀青光祿大夫、工部尚書兼御史大夫、上柱國、蜀郡大都督府長史、劍南節(jié)度使、劍南道并山南西道采訪處置使,是唐玄宗非常倚重的大臣。開元七年(719年)至開元九年(721年)之間,生皇十六子永王李澤(后改名李璘),據(jù)史載其在李璘幼年時(約730年)去世,后來永王由異母兄李亨(唐肅宗)將其撫養(yǎng)成人。
史籍記載
《新唐書·卷八十二·列傳第七》。
《舊唐書·卷一百七·列傳第五十七》。
家庭成員
郭順儀出身太原郭氏(京兆郭氏支族)。太原郭氏為太原郡五大姓之一、中原八大姓族之一。
父親:郭義,贈鄭州刺史。
兄長:郭虛己,銀青光祿大夫、守工部尚書兼御史大夫、蜀郡大都督府長史、上柱國。
嫂子:于氏(郭虛己夫人)。
配偶:唐玄宗李隆基。
兒子:李璘,封永王。
參考資料
2 《舊唐書·卷一百七·列傳第五十七》:永王璘,玄宗第十六子也。母曰郭順儀,劍南節(jié)度尚書虛己之妹。璘數(shù)歲失母,肅宗收養(yǎng),夜自抱眠之。少聰敏好學,貌陋,視物不正。開元十三年三月,封為永王。十五年五月,遙領荊州大都督。二十年七月,加開府儀同三司,改名璘。
3 《新唐書·卷八十二·列傳第七》:王永王璘,少失母,肅宗自養(yǎng)視之。長聰敏好學。貌陋甚,不能正視。既封,領荊州大都督。安祿山反,帝至扶風,詔璘即日赴鎮(zhèn)。俄又領山南、江西、嶺南、黔中四道節(jié)度使,以少府監(jiān)竇昭為副。璘至江陵,募士得數(shù)萬,補署郎官、御史。
4 《新唐書·卷八十二·列傳第七》:玄宗三十子:劉華妃生琮、第六子琬、第十二子璲,趙麗妃生瑛,元獻皇后生肅宗皇帝,錢妃生琰,皇甫德儀生瑤,劉才人生琚,武惠妃生一、第十五子敏、第十八子瑁、第二十一子琦,高婕妤生璬,郭順儀生璘,柳婕妤生玢,鐘美人生環(huán),盧美人生瑝,閻才人生玼,王美人生珪,陳才人生珙,鄭才人生瑱,武賢儀生璿、第三十子璥;余七子夭,母氏失傳。
5 《舊唐書·卷一百七·列傳第五十七》:玄宗三十子:元獻楊皇后生肅宗,劉華妃生奉天皇帝琮、靖恭太子琬、儀王璲,趙麗妃生廢太子瑛,錢妃生棣王琰,皇甫德儀生鄂王瑤,劉才人生光王琚,貞順武皇后生夏悼王一、懷哀王敏、壽王瑁、盛王琦,高婕妤生潁王璬、郭順儀生永王璘,柳婕妤生延王玢,鐘美人生濟王環(huán),盧美人生信王瑝,閻才人生義王玭,王美人生陳王珪,陳美人生豐王珙,鄭才人生恒王瑱,武賢儀生涼王璿,汴哀王璥,余七王早夭。
6 《古今姓氏書辨證·卷三八》:賈執(zhí)《姓氏譜》定太原五姓,隋唐定山東八族,其一皆曰郭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