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
永和二十年,大慶王朝。
先帝去世,留下皇后安墨以及太子祁言。舉國悲哀,皇后把后宮無子嗣者皆去為皇帝守墓,這也是皇帝生前就所要求過的。
貴妃因誕有一子,名為祁彥,被先帝封為宋王。淑妃因誕有一兒一女,其女封號為溫姝公主,名為祁沫,其子早年不幸夭折,封號為慶王。德妃因誕有一女,封號為淳化公主,名為祁真真。
先皇臨走前,只留下一封遺詔。
十月,年僅九歲的太子祁言即位。先帝指明道信,讓如今的太后,當年的皇后娘娘輔佐幼主,直至成年,再將大權交還給皇帝。
于是,冊封先皇后安墨為正宮皇太后,居慈寧宮。冊封前貴妃為皇貴太妃,居無瑕宮。淑妃為貴淑太妃,居慈寧宮偏殿。德妃為貴德太妃,居無瑕宮偏殿。
同年冊封輔國大將軍嫡女為皇后,冊封正一品宰相之女為貴妃。明年三月進宮,服侍皇上 。
后妃的居所以及吃喝用度,皆由太后娘娘及皇后娘娘負責?;屎竽锬镞€未進宮之前,后宮暫由太后娘娘打理著。
傳言太后與淑太妃,貴太妃與德太妃竟有雙鏡之好。
謠言四起,皇帝卻無動于衷。
皇帝登基,鞏固大權。
冊封儀式完后,他便立馬去往德慶殿。
“上——朝——”王公公揮了一下浮塵,喊道。
“吾王,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彼赝路教紓兺?。
“啟稟皇上,今年的賦稅是要增加還是減少,也可照前朝的范例收稅……”
“減少?!彼敛华q豫地回答道。
“啟稟皇上,國庫所剩無幾,眼下還有各位娘娘們的冊封儀式,實在不宜減少稅收啊,請皇上慎重考慮一下?!?/p>
“國之根本,為民心。為民造福,為民除害。人民的向往,才是我們應該去考慮的?!?/p>
“啟稟皇帝,臣贊同皇上的說法,若無民心的支持,何來到如今的大慶。當然,雖然這也可以用武力,去擺平他們。但是大慶的兵力,還是是有限的?!?/p>
“啟稟皇上,臣認為眼下用銀子的地方還需要許多,應加大收稅的金額為好?!?/p>
“啟稟皇上,臣也認為,眼下可沒不少地方不用銀元來辦事。就算我們不應該去加稅,也不可能去減稅?!?/p>
“若無民心,還要加收人民的稅,只怕會造成無比慘重的巨大損失。這是如果比金錢還要少,國家將…不復存在。這是一種很可怕的預兆?!?/p>
在下面的大臣們聽聞,紛紛地表示點頭贊同。他們本來還以為這個皇帝好欺負,好下手來奪掉她的權,卻沒想到……
一旁的宋王,翻了翻他的扇子。望向扇子里的國泰民好,他不由自主地想了想。
“我贊同皇兄的做法?!?/p>
宋王手中執(zhí)著一把扇子,一邊笑意吟吟地看向皇帝。
底下的大臣們議論紛紛地,好不熱鬧。
“傳言皇帝與宋王,不是極不和睦的嗎。怎么今日一看…”
“宋王與皇帝的關系又變好了?他們沒有反目成仇的嗎?”
“傳言始終只是傳言中罷了?!彼麄兤咦彀松嗟脑谟懻撝?/p>
有人惋息道,有人驚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