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相互祝福,盡情地歡聲笑語,享受著這個冬夜歡聚的美好時光。
可是,楊易楓的心中卻像是蒙上了一團迷霧,怎么也無法驅散。因為這期間,他先后收到了來自蘇莞和黃亞玲的短信。
蘇莞在短信里提醒他,黃亞玲在找他,并勸他盡早處理好他和亞玲之間的感情,拖得越久,怕會給彼此的傷害越深。
這一點,楊易楓是認可的。可是,當看到黃亞玲的短信時,他還是禁不住深吸了一口氣——亞玲在短信里照例是責備,質問他為何不去看她,為何不接她的電話,為何不回她的短信……
這些日子來,這樣的質問,楊易楓可是沒少遭遇。不過,他不是借口自己在忙,就是說回頭給她回電。只是,他的回電卻經(jīng)常沒了下文。
按照常理,之前亞玲的手受了傷,即便現(xiàn)在已經(jīng)痊愈,楊易楓也該多去探望一下的,至少也應該勤打電話問個好啥的,可是他卻一直沒有多少主動的回應。
其實,對于黃亞玲的感情,楊易楓不是沒有考慮過,只是考慮了,他還是不知道該怎么去面對。
就像今天中午的時候,他明明已經(jīng)看到手機里有黃亞玲打來的電話,可是一想到亞玲那滿含埋怨的眼睛,他便失去了接電話的勇氣。
坦白地說,他對黃亞玲還是有感情的,雖然不能說是熾愛,但至少還是很喜歡的?;蛘哒f,曾經(jīng),他很真摯的愛過她,只是后來,兩個人分手了一段時間,那種摯愛被削弱了。
不過,削弱了不等于沒有,如果說楊易楓對黃亞玲一點愛意沒有,那也是不對的,畢竟二人在大學里談了好幾年的戀愛,怎么可能會沒有感情呢?
只是相較于韓暖,甚至于相較于蘇莞,那種差距還是有的,其實那種差距也不是感情上的深淺,而應該是心理上的親疏。
大約是黃亞玲在感情上表現(xiàn)得過于強勢了,也或者是因為二人之前分手的時間太長了,楊易楓總覺得面對黃亞玲時,心理上有些莫名其妙的緊張,這至少讓他覺得不像是和韓暖在一起時那樣自然、舒暢。
尤其是上次到黃家做客,亞玲居然在沒有和他商量的情況下,擅自向黃父黃母宣布他和她已經(jīng)在籌備婚事了,這無形中增加了楊易楓心理上的壓力,甚至產(chǎn)生了一些抵觸情緒——他開始有些害怕見她,也不知道該怎么回應黃家父母的熱情了。
究其原因,還是他不知道該怎么面對黃亞玲,該如何處置他們之間的關系,尤其是該如何回應她對他的感情。
既然不知道該如何應對,那就索性忽視它吧,權且當它不存在。
這就有些“阿Q”的味道了,楊易楓的表現(xiàn),像是一只鴕鳥,以為把頭插進沙子里,自己看不見,就不會有危險了。
殊不知,“危險”已經(jīng)悄然逼近,只是他還不自知罷了。
然而,他還想著先拖著,能不見面就盡量少見面,甚至還異想天開地打算,最好是黃亞玲厭倦了,主動把他拋棄了。
他當然知道這只是一廂情愿的想法,也明白一直這樣拖下去不是個事!該來的終究會來,哪里是裝聾作啞的應付就可以蒙混過關的?
就像蘇莞在短信里告誡他的,倘若再這樣猶豫不決、拖泥帶水下去,一旦某個時候,黃亞玲突然出現(xiàn)在他面前,勢必讓彼此陷入更加尷尬的境地,那時候他的心里不是更加負疚嗎?
——沒錯,是到了該勇敢面對的時候了!
只是,怎樣的解決方式才是最好的呢?
當然是“好聚好散”了,那樣,彼此都不受傷害??墒?,怎么才能做呢?只怕是沒有那么容易。
楊易楓的眉頭緊鎖,一時無措。
韓暖察覺到了他的異樣,似乎感同身受,卻什么都沒有問,只是安靜地坐在他的身邊,滿含著微笑,和他的手輕輕地握在一起。
“……”他也沒有說話,而是用熾熱的眼神回應她。
楊易楓不說話,一來是他不知道該怎么說,二來是他不想把這些焦心的事告訴韓暖——不是刻意隱瞞,也不是欺騙,他只是想讓暖暖單純地享受他們之間的愛情,不愿意讓暖暖也卷進來,跟著擔心、難過,甚至受到傷害。
不,他決不會讓暖暖擔心、難過!更不會讓她受到傷害的!
他在心中暗暗告誡自己,不能再被過去的情感糾葛所困擾了,要懂得珍惜眼前人,珍惜這份與暖暖來之不易的感情。
仿佛是從韓暖那關切的眼神里,感受到莫大的慰藉,楊易楓又深吸了一口氣,感覺精神上備受鼓舞,他終于決定要找個時間和黃亞玲好好地談一談了。
對,好好地談一談,把一切都說明白,不能讓亞玲繼續(xù)沉浸在沒有結果的期待中了,也不能讓自己永遠在心里背負著這樣一份愧疚。
——當然,他不會知道,這樣的時候很快就來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