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金人捧露盤
又名“金人捧玉盤”“銅人捧露盤”“銅人捧露盤引”“上丹霄”“上西平”“上西平曲”“西平曲”“天寧樂”“凌欹”“上平西”“上平曲”“上平南”“蘆花雪”。
唐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序云:“魏明帝青龍五年(237)八月,詔宮官牽車西取漢孝武捧露盤仙人,欲立致(置)前殿。宮官既拆盤,仙人臨載,乃潸然淚下?!逼湓娭杏小疤烊粲星樘煲嗬稀本洌髞順芳覔?jù)此制成樂曲,聲調(diào)多蒼涼、激越之音。
該調(diào)是從此曲中截取一段前奏引曲而成,故又稱“銅人捧露盤引”。《詞譜》卷十八:“一名《銅人捧露盤》。程垓詞名《上平西》,**干詞名《上西平》,又名《西平曲》,劉昂詞名《上平南》,金詞注‘越調(diào)’?!辟R鑄詞名《天寧樂》,又名《凌歊》,王喆詞名《上丹霄》。
以高觀國《金人捧露盤·梅花》為正體,雙調(diào)七十九字,前段八句五平韻,后段九句四平韻。另有雙調(diào)七十九字,前段八句四平韻,后段九句四平韻;雙調(diào)七十八字,前段八句五平韻,后段九句四平韻等變體。
典范詞作:
藕風輕,蓮露冷,斷虹收,正紅窗、初上簾鉤。田田翠蓋,趁斜陽魚浪香浮。此時畫閣垂楊岸,睡起梳頭。
舊游蹤,招提路,重到處,滿離憂。想芙蓉湖上悠悠。紅衣狼藉,臥看少妾蕩蘭舟。午風吹斷江南夢,夢里菱謳。
——《金人捧露盤·凈業(yè)寺觀蓮有懷蓀友》【清】納蘭性德
三十二、郭郎兒近拍
《樂府雅錄》:傀儡子戲,其引歌舞,有郭郎者,善優(yōu)笑,閭里呼為郭郎,凡戲場必在俳兒之首。柳詞調(diào)名,或取諸此。
調(diào)見《樂章集》,注仙呂調(diào)。雙調(diào)七十三字,前段七句五仄韻,后段八句四仄韻。
典范詞作:
帝里。閑居小曲深坊,庭院沈沈未戶閉。新霽。畏景天氣。薰風簾幕無人,永晝厭厭如度歲。
愁悴。枕簟微涼,睡久輾轉(zhuǎn)慵起。硯席塵生,新詩小闋,等閑都盡廢。這些兒、寂寞情懷,何事新來常恁地。
——《郭郎兒近拍·帝里》【北宋】柳永
三十三、漁歌子
唐教坊曲,后用作詞調(diào)。又名“漁父”“漁父樂”“漁父詞”“秋日田父辭”等。
《唐書·張志和傳》載:志和居江湖,自稱江波釣徒,每垂釣不設(shè)鉺,志不在魚也。憲宗圖真,求其人不能致。嘗撰《漁歌》,即此詞也。單調(diào)體,實始于此。
以張志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為正體,單調(diào)二十七字,五句四平韻。另有單調(diào)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韻;雙調(diào)五十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韻等變體。
典范詞作:
西塞山邊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春江細雨不須歸。
——《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唐】張志和
三十四、石湖仙
南宋詞人姜夔創(chuàng)制的詞譜曲調(diào)。這一詞譜曲調(diào)是為了向范成大祝壽而創(chuàng)制,因為范成大號石湖居士,故姜夔命名“石湖仙”。
典范詞作:
松江煙浦。是千古三高,游衍佳處。須信石湖仙,似鴟夷、翩然引去。浮云安在,我自愛、綠香紅舞。容與。看世間、幾度今古。
盧溝舊曾駐馬,為黃花、閑吟秀句。見說胡兒,也學綸巾欹雨。玉友金蕉,玉人金縷。緩移箏柱。聞好語。明年定在槐府。
——《石湖仙·松江煙浦》【南宋】姜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