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婆羅門引
又名“婆羅門”“望月婆羅門”“望月婆羅門引”“菊潭秋”。
玄奘《大唐西域記》卷二:“印度種姓,族類群分,而婆羅門特為清貴,從其雅稱,傳以成俗,無云經(jīng)界之別,總稱婆羅門國焉。”此為印度佛曲,經(jīng)中亞傳入中國。唐人鄭嵋《津陽門詩》注云:“葉法善引明皇入月宮,聞樂歸,笛寫其事,會西涼都督楊敬述進(jìn)其《婆羅門曲》,聲調(diào)吻合,遂以月中所聞為散序,敬述所進(jìn)為其腔,制《霓裳羽衣》?!倍鼗颓釉~存《望月婆羅門》四首為詠月之作,平韻,單調(diào),為五五七七五七句式,如其四:“望月在邊州。江東海北頭。自從親向月中游。隨佛逍遙登上界,端坐萬花樓。千秋似萬秋?!贝藶椤捌帕_門”之始詞。
“婆羅門引”當(dāng)是宋人依舊曲新制,與敦煌曲子詞迥異。
以曹組《婆羅門引·望月》為正體,雙調(diào)七十六字,前段七句四平韻,后段七句五平韻。另有雙調(diào)七十六字,前后段各七句、四平韻; 雙調(diào)七十六字,前段七句四平韻,后段七句五平韻等變體。
經(jīng)典詞作:
一生富貴,豈知今日有離愁。錦帆風(fēng)力難收。望斷燕山薊水,萬里到幽州。恨病余雙眼,冷淚交流。
行年已休歲,七十又平頭。夢破銀屏金屋,此意悠悠。幾度見青冢,虛名不足留。且把酒、細(xì)聽箜篌。
——《婆羅門引·一生富貴》【南宋】汪元量
二十七、瑤臺第一層
瑤臺:神話傳說中神仙所居之地,也是道教理想中的神仙境界,在昆侖山上。傳說瑤臺有十二層。東晉王嘉《拾遺記·昆侖山》云:“(昆侖山)傍有瑤臺十二,各廣千步,皆五色玉為臺基?!碧评铍[《無題》詩:“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瑤臺十二層?!薄艾幣_”在此泛指后宮。
調(diào)名本意即詠北宋神宗的武才人色藝冠絕后宮。
以**干《瑤臺第一層·寶歷祥開》為正體,雙調(diào)九十七字,前段十句四平韻,后段十一句六平韻。另有雙調(diào)九十八字,前段十句四平韻,后段十一句六平韻等變體。
經(jīng)典詞作:
江左風(fēng)流,鐘間氣、洲分二水長。鳳凰臺畔,投懷玉燕,照社神光。豆花初秀雨,散暑空、洗出秋涼。慶生誕,正圓蟾呈瑞,仙粟飄香。
眉揚(yáng)。掞文摛藻,看乘云跨鶴下鹓行。紫樞將命,紫微加綍,常近君王。舊山同梓里,荷月旦、久已平章。九霞觴。薦刀圭丹餌,袞繡朝裳。
——《瑤臺第一層·江左風(fēng)流》【北宋】**干
二十八、瀟湘逢故人慢
瀟湘:湘江與瀟水的并稱。多借指今湖南地區(qū)。故人:舊交,老友。南朝梁柳惲《江南曲》詩:“洞庭有歸客,瀟湘逢故人?!甭禾扑坞s曲的一種體制。它本指調(diào)長拍緩、節(jié)奏紆徐舒緩的樂曲,是“慢曲子”的簡稱;而慢詞則是以慢曲子填寫的歌詞,多屬長調(diào)。
調(diào)名本意即以慢曲的形式歌詠在湘江與瀟水的湖南碰見老朋友。
又名“瀟湘逢故人”“瀟湘憶故人慢”。
以王安禮詞《瀟湘逢故人慢·薰風(fēng)微動》為正體,雙調(diào)一百零四字,前后段各十句、五平韻。另有雙調(diào)一百零四字,前段十一句四平韻,后段十句五平韻的變體一種。
經(jīng)典詞作:
深秋村落,夸青菱香熟,素芋甜和。擘紫蟹,蒸黃雀,知己團(tuán)聚,笑語婆娑。濃煙淡雪,剪湘湖、幾尺漁蓑??v消受、白蘋紅蓼,生平未免情多。
空懷古,時悱惻,十年來、可償文債詩魔。嘆世路蹉跎??中馁M(fèi)參熊,眉費(fèi)松螺。風(fēng)期闊絕,喜今夕、重話云窩。寒潭月、皎然見底,問君不醉如何。
——《瀟湘逢故人慢·深秋村落》【明】錢應(yīng)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