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霜天曉角
又名“月當(dāng)窗”、“長橋月”、“踏月”等。
此詞牌首見于林逋詞,可能是他創(chuàng)調(diào)。詞名是根據(jù)前段詞意取的。
《填詞名解》載有一段傳說:“宋淳熙初,行都角妓陶師兒,與蕩子王生狎甚,為姥所間。一日,王生拉師兒游西湖,迤邐更闌,舟人俱倦寢。舟泊凈慈寺藕花深處,王生、師兒相抱入水俱死。都人作《長橋月》、《短橋月》歌之。二調(diào)今不傳?!薄稓J定詞譜》卷四載:“張輯詞有‘一片月、當(dāng)窗白’句,得名《月當(dāng)窗》,程垓詞有‘須共踏、夜深月’句,名《踏月》;吳禮之詞有‘長橋月’句,名《長橋月》。另,張輯詞有兒擬山莊勸酒’句,名《山莊勸酒》。韓玉詞名《霜天曉月》。張可久詞名《霜角》。”
以林逋《霜天曉角·冰清霜潔》為正體,雙調(diào)四十三字,前段四句三仄韻,后段五句四仄韻。
經(jīng)典詞作:
冰清霜潔。昨夜梅花發(fā)。甚處玉龍三弄,聲搖動(dòng)、枝頭月。
夢絕。金獸熱。曉寒蘭燼滅。更卷珠簾清賞,且莫掃、階前雪。
——《霜天曉角·冰清霜潔》【北宋】林逋
十七、巫山一段云
詞牌名,又名“巫山一片云”“金鼎一溪云”。
唐教坊曲有《巫山女》曲名,與此稍異。據(jù)戰(zhàn)國楚宋玉《高唐賦》和《神女賦》的描寫,戰(zhàn)國楚懷王曾與巫山神女歡會,神女說她朝為云暮為雨,總離不開陽臺。楚懷王子楚頃襄王與宋玉一起游于云夢澤的水邊,也夢見了巫山神女。
調(diào)名本意即詠君王與神女相會之事。
以唐昭宗李曄《巫山一段云·蝶舞梨園雪》為正體,雙調(diào)四十六字,前段四句三平韻,后段四句兩仄韻、兩平韻。另有雙調(diào)四十六字,前段四句三平韻,后段四句兩仄韻、兩平韻;雙調(diào)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韻變體。
經(jīng)典詞作:
縹緲云間質(zhì),盈盈波上身。袖羅斜舉動(dòng)埃塵,明艷不勝春。
翠鬢晚妝煙重,寂寂陽臺一夢。冰眸蓮臉見長新,巫峽更何人。
——《巫山一段云·縹緲云間質(zhì)》【唐】李曄
十八、春從天上來
又名“春從天外來”。
春從天上來,調(diào)名始見宋張繼先《虛靖真君詞》,以金吳激所作最為典范,人多以為此調(diào)為吳激所創(chuàng)。吳詞題:“會寧府(治所在今黑龍江哈爾濱市阿城區(qū))遇老嫗,善鼓瑟。自言梨園舊籍,因感而賦此?!?/p>
調(diào)名本意即以象征的手法贊頌梨園伎人演奏的美妙音樂樂曲流布,如同春意從天而降。
此調(diào)又名《春從天外來》。
以吳激詞《春從天上來·海角飄零》為正體,雙調(diào)一百四字,前段十一句六平韻,后段十一句五平韻。另有雙調(diào)一百四字,前段十一句七平韻,后段十一句五平韻等變體。
經(jīng)典詞作:
海上回槎。認(rèn)舊時(shí)鷗鷺,猶戀蒹葭。影散香消,水流云在,疏樹十里寒沙。難問錢塘蘇小,都不見、擘竹分茶。更堪嗟。向獲花江上,誰弄琵琶。
煙霞。自延晚照,盡換了西林,窈窕紋紗。蝴蝶飛來,不知是夢,猶身疑春在鄰家。一掬幽懷難寫,春何處、春已天涯。減繁華。是山中杜宇,不是楊花。
——《春從天上來·海上回槎》【南宋】張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