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格外消閑,夏笙月便拉著云心到劇院看戲,恰巧今日演的是《白蛇傳》老生常談的曲名,總歸無趣,又拉過云心,小聲聊敘。
夏笙月(望著臺上法海,哧哧地笑)云心你說,是不是出家人都這樣偏執(zhí)?
婢女云心(微微一笑)自然不是,這還是同自身的天性有關,福寧殿的王太后,不也是同道中人,卻婉柔親切,哪里同這老和尚一樣?
夏笙月哈哈,云心說的有理!說起來有些時日沒訪她了,先前同她借了幾本經(jīng)書抄來修身養(yǎng)性,擇日不如撞日,趕緊拿去歸還了她?。ㄟ呎f邊拉著云心往外走)
婢女云心唉唉唉?。?!小姐小姐,還沒看完呢!
夏笙月(揮揮手)老掉牙的故事,不看也無妨嘍
回了千顏宮收拾經(jīng)書,攜云心行至福寧殿
夏笙月(親切地叫)王太后!臣妾來歸還您的經(jīng)書!
王太后(驚訝)佛經(jīng)這么快就抄完了?好孩子,禮佛貴在心誠,哀家不著急這幾卷佛經(jīng),別累著了自己的身子?。?/p>
夏笙月(湊到身邊)還書次要,臣妾主要還是想來看望您呢
王太后(溫和)你這孩子倒是有孝心,福寧殿數(shù)你跑的勤
夏笙月嘿嘿,能陪太后說話解悶,是臣妾的福氣
王太后(笑的眼角堆起了皺)這嘴可是真甜
夏笙月(訕笑)太后恕罪,臣妾這不是嘴甜,是嘴饞,心里記掛這福寧殿的藕花酥,和家中祖母做的味道很像,有家的味道,不自覺便往這邊來呢
王太后難得碰上個愛吃的,哀家哪里會怪罪?姜言!
姜言稟太后,陛下和光王殿下來給您請安了!
王太后倒是巧了,正好,去把哀家前天做的藕花酥拿來罷
姜言是!
光王紈绔之名在外,夏笙月不愿同他有什么交集,見過禮以后便垂頭縮在尾座不愿出聲。
王太后(欣喜)今兒怎么一起過來了?
光王(耷眼不言)……
顧云堯散了朝留六哥說了會兒話。
王太后(看光王臉色)佑兒準是又做荒唐事兒了
王太后這些言官也是,怎么成日這么閑,死盯著旁人,犯一點小錯都能被揪出來參一本
光王(撇嘴)可不是!這幫老頑固見皇兒內(nèi)宅的事都要盯著,實在是吃飽了撐得……
顧云堯咳……
姜言(端盤上前)太后……
光王呀!藕花酥!這是好東西,您可有些日子沒親自做了!
王太后(慈愛)快,你們嘗嘗
顧云堯(嘗一口藕花酥)嗯!好吃
顧云堯(對上王太后殷殷期待的眼神)很……好吃,母后費心了
光王(咂摸嘴搶白)好像有點受潮,不如剛剛出鍋時酥脆。
王太后(轉(zhuǎn)過頭看向光王)就你嘴刁
光王(扔下咬了一口呢藕花酥咧嘴笑)不過受了潮口味綿軟,倒是別有一番滋味。
王太后(嗔責)這話怕是在哄哀家開心
光王(湊到王太后近前)教您一個妙法兒,拿細密的絲絹裹些生石灰與這糕點放在一處,保十天半月不會受潮!
王太后佑兒什么時候也懂這些了?
光王嘿嘿,廚娘教的,您前些日子吩咐人送到府中的點心,她用了這個方法保管,半點都沒潮,跟新做的一樣呢!
夏笙月坐在下首掩嘴偷笑,尋常王爺哪兒會同廚娘搭話,怕是光王府上又添了一位廚娘出身的姬妾。
這樣想著,她又去窺顧云堯的神色,卻見他的目光在熱絡談話的母子二人身上各停留了一會兒,默不作聲又拿起一塊兒藕花酥。
夏笙月(立刻通明,開口)臣妾前些日子與各宮姐妹閑談,說起來盡是羨慕光王妃有好口福,能吃到太后親手做的點心。
王太后(聽到這話意識到什么,訕訕開口)本也是些不入流的吃食,上不得臺面的,也只敢送到佑兒府上了
夏笙月依我看,這宮中的人想吃點心的,都只能到福寧殿來,太后分明是愛熱鬧,吊人胃口,想多讓人來陪陪您呢!
王太后(感激地看向她)哀家這點小心思到教你看破了,正是盼著大伙兒都能來福寧殿來陪陪哀家。
王太后(轉(zhuǎn)而看向顧云堯)皇兒政事忙,常抽不開身到哀家這兒來,往后做了點心,就吩咐人送到你宮里去,這樣可好???
顧云堯(頷首)勞煩母后費心了
陳總管陛下!方才有當差的來回稟,您急著看的奏表送到了。
顧云堯(欠身)兒還有事,先行告退
顧云堯(意味深長看向夏笙月)六哥與母后說些體己話罷
夏笙月(會意,福身行禮)叨擾太后這么久,臣妾拜別太后
王太后(略一點頭)去罷
走出長樂宮,顧云堯大步走在前頭,并沒有要等身后人的意思,夏笙月忙小跑兩步追上
夏笙月陛下,臣妾家中還有兩個兄長
顧云堯(步履未停)朕知道,夏北楊和夏南桑。
夏笙月聽乳娘說,臣妾周歲時比兩個哥哥周歲時還要重些,想來是臣妾嬰孩是愛哭鬧的緣故
顧云堯(停住腳步偏頭看她)你是想說會哭的孩子有奶吃?
夏笙月陛下圣明,臣妾方才是……
顧云堯(打斷)你以為你很聰明?
夏笙月(眨眨眼將氣兒喘勻)臣妾只是想說藕花酥很好吃
顧云堯(負手繼續(xù)向前走)朕不是小孩子,用不著哭,想要的東西會自己爭取,如若不爭取……
顧云堯(神色一暗)那就是不需要的
顧云堯(向身后揮揮手)你回去罷!今日……多謝你了
夏笙月(爽朗一笑)是!
回了千顏宮,夏笙月與云心談到這件事——
夏笙月今日這事真是奇怪,明明是皇上更有出息,王太后反而偏愛另外一個
婢女云心這就是小姐不知道了,王太后雖是皇上生母,可一直在趙太后那里撫養(yǎng)長大,因此只能把對皇上的關愛轉(zhuǎn)加到長子光王那里
婢女云心皇帝登基后,王太后雖然為他驕傲,但是更加拘謹起來,不知道該如何親近他,與皇帝素有心結(jié)呢
夏笙月原來是這樣!母親從小不在身邊……倒是與我的經(jīng)歷頗為相似,我一定要讓她們間的隔閡消除!
婢女云心小姐還真是,這那里是說親近就親近的,可是要廢一番功夫的!
夏笙月畢竟他的母親仍然在世,不試試怎么知道能不能行!云心你瞧好我的吧啊!
縱使可能再無閑適的日子,夏笙月也在所不辭,暗暗在心中下定決心。她對他們母子關系的補救,更像是對兒時自己的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