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壓著怒意的葉嘯鷹拔刀而出,一聲喝令后,大軍齊刷刷對準太安殿以及殿前的明德帝和蕭氏皇子。
葉若依和蕭月離在郊外攔截兩支勤王之師,每一步都在蕭瑟的計劃中。
雷無桀及時現(xiàn)身,一人一劍擋住千軍萬馬,蕭凌塵和蕭瑟站在他旁邊,高聲懇請瑯琊軍退避。
明德帝望著此番場景,又聽到葉嘯鷹充滿悲痛的話語,最終命令蕭瑟代為宣旨,承認瑯琊王謀逆之案純屬誤判。
奸人伏法,舊案昭雪,明德帝賜瑯琊王謚號“達”,重入太廟,蕭凌塵承襲王位,封為宣武將軍,召瑯琊舊軍,并三軍之外,直隸帝王。
因明德帝聽信讒言,誤殺愛弟,所以決定每隔三日前往太廟奉香。】
“葉將軍要惱怒了,他會不會反?”
“葉將軍還真要反啊,葉將軍他忍了這么多年,他率兵陪小王爺馬踏天啟,可如今小王爺卻親手撕毀了龍封卷軸,不想做皇位,依葉將軍的性子不惱才怪?!?/p>
“葉將軍應該能被他們勸動,退兵吧?!?/p>
“葉將軍心有不甘,雷將軍和瑯琊王都已經死了,他們是他的兄弟摯友,且瑯琊王對他有大恩。”
“明德帝是要下罪己詔,還瑯琊王清名了,這就是蕭瑟和小王爺想要的。”
“是有奸人陷害,可明德帝自己就沒責任了嗎?也罷,終究是為瑯琊王正名了,皇帝能做到這份上也不錯了?!?/p>
“這卻不是赤王想看到的場景,沒打起來,反而賠上了濁心,謹言跑了,上下兩軍也被攔下了,接下來怕是想要謹言命的人不在少數(shù),就要躲躲藏藏了,也不知道他最后的結局怎么樣。”
“小王爺不用再藏身海上,他已經是朝堂上真正承認的瑯琊王了,還封了將軍,賜了兵權,執(zhí)掌瑯琊軍,可小王爺真的能對明德帝毫無芥蒂了嗎?我想恐怕不能吧。”
“其實瑯琊王一案也一直都是明德帝的心結,如此也能解一解他的心結吧?!?/p>
【蕭凌塵宣稱父帥當年自污入獄,天啟城亂之夜乃是他與父帥前后謀劃,只為保國家安定,平復叛亂之災。
明德二十二年春,明德帝下罪己詔,恢復瑯琊王名譽,并自懲。后世稱這一日為瑯琊兵變,最終以金甲將軍葉嘯鷹退兵結束。
瑯琊兵變塵埃落定,葉嘯鷹重回將軍府,一夜之間蒼老許多。明德帝沒有降罪葉嘯鷹,是忌憚兵權,但朝堂百官已然容不下他,葉嘯鷹對女兒叮囑再三,準備下個月辭官告老還鄉(xiāng)?!?/p>
藍曦臣說道:“瑯琊王之案至此終于做了個了結,瑯琊王為定天下,自污入獄,如今真相大白,瑯琊王忠厚愛國之名得以昭明天下。”
聶明玦說道:“小王爺不愧是瑯琊王之子,滿腔愛國之心,襲自其父,未改其父忠魂?!?/p>
金光瑤說道:“葉將軍不會反了,雖然他心里仍會難受不甘,可如今又能如何,他知道自己適合做三軍之將,卻不適合做皇帝,他雖不是簡單的武夫,但想來也不喜歡費心思去權衡局勢,他也沒有兒子,且瑯琊王父子都不愿為帝,他心里清楚,這何嘗不是他的大將軍所愿呢?!?/p>
宋子琛說道:“葉將軍果然退兵了,可今日之事,明德帝怎會不忌諱猜疑他,就算不處置他,那也只是不想引起真正的兵變?!?/p>
曉星塵說道:“他雖然被稱為人屠,但也不是一個殘暴不仁的人,蕭瑟觀人心確實很準?!?/p>
江澄說道:“葉將軍不是做皇帝的料,他也不想當皇帝,處理那么多事,當時他也只是一時激憤,有了踏平宮城,殺一番的沖動,但他還是有理智的?!?/p>
魏無羨說道:“昔日并肩作戰(zhàn)的兄弟只剩他一人,一切都已經物是人非了?!?/p>
…………分割線…………
作者會員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