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琰走到梁帝面前,義正言辭地表示當(dāng)年舊案有罪或有失者皆應(yīng)受罰。
梁帝疑心太子有趁翻案而謀反之心,不由得看向梅長蘇,質(zhì)問他究竟為何人。
梅長蘇歷數(shù)當(dāng)年林燮對皇帝的扶持與忠心,梁帝勃然大怒,高喊著“逆臣賊子”,拔劍刺向梅長蘇,景琰一步上前,擋在梅長蘇與梁帝之間。
梁帝劍鋒直逼景琰,景琰問心無愧,同時表示自己也絕不會是第二個祁王。梁帝手中寶劍落地,失魂落魄地離開大殿?!?/p>
聶懷桑說道:“梁帝認(rèn)為重審舊案就是承認(rèn)自己錯了,他是帝王,豈能有錯,錯了也是對的,剛才雷兄弟說得對,帝王怎就不能承認(rèn)錯誤了,真正賢明的皇帝該是聽得進(jìn)諫言,會反思才是?!?/p>
宋子琛說道:“謝玉和夏江是伏法了,可是祁王、林府還有赤焰軍的污名未洗,謝玉和夏江也不是為陷害他們而死。”
魏無羨說道:“蕭景琰只想翻案,不想謀反,他選擇走奪嫡之路也是為此,就算他再心寒,也不會輕易謀反,是梁帝自己心思多,處處疑心。”
“太子能走到今天,多虧蘇先生的籌謀,但是翻案本來就是蕭景琰想做的?!?/p>
唐蓮說道:“這些事不是蘇先生閉嘴不言就能抹去的,林帥多次解救梁帝于危難之時,他對得起梁帝,為友為臣,林帥都無愧于梁帝。”
蕭瑟說道:“其實梁帝心里明白林帥對他的情誼,可他就是不愿意面對,不想承認(rèn)自己是一個無情無義、刻薄寡恩之人?!?/p>
“看來梁帝猜出蘇先生是林殊了。”
“他別把自己給摔死了,他還沒同意重審舊案呢,別不小心把那劍刺自己身上刺死了。”
“他不會真刺下去吧?”
“他可以殺掉對他所行之事有反對聲音的人,但他殺不盡這些人,若真殺盡了,他這個一國之君還做得下去嗎?!?/p>
【宮中,梁帝哀嘆已被東宮逼入絕境。靜妃趕到梁帝身邊,直言太子并無謀逆之心,而重審赤焰舊案最重要的是因為真相原本就是如此。
梁帝無心再聽,將梅長蘇單獨召至宮中。梅長蘇欲將謝玉手書呈給梁帝,讓他清楚知道自己的骨肉和忠臣良將究竟是如何被迫害,而梁帝則不敢去面對?!?/p>
“我突然覺得梁帝好可悲。”
“你還可憐他呢,那不都是他自己作的?!?/p>
“他們不忠不孝,他們處心積慮,可真相本就是如此,他們只不過是想要真相大白于天下,冤魂泉下瞑目?!?/p>
“既然是夏江和謝玉的錯,那他同意重審舊案又何妨,只怕是心虛吧?!?/p>
“梁帝見蘇先生想做什么?不過,如今御林軍被禁軍控制,禁軍又不聽他的,他也做不了什么。”
“當(dāng)然只是鳴冤,九安山上不動手,是因為他們想要的是含冤之人真真正正的清白,他們不想因此導(dǎo)致局勢不穩(wěn),而且太子心中仍有孝道,他們的忠義,梁帝不懂?!?/p>
“祁王、晉陽長公主是梁帝的至親,林帥是梁帝曾經(jīng)的摯友,宸妃是梁帝的女人,面對赤焰案的冤屈,梁帝心中就真的不會心生愧疚,哪怕只有一分,他就如此鐵石心腸?!?/p>
【梅長蘇告訴梁帝,祁王當(dāng)年被賜死前只留下一句話:“父不知子,子不知父”,梁帝卻仍舊咬定當(dāng)年祁王和林燮對他是莫大的威脅。
梅長蘇再也按捺不住,直言梁帝不能忍受的是權(quán)威被挑戰(zhàn),失掉了本心。
梁帝無言以對,答應(yīng)舊案可重審,但林殊決不可再活在朝堂之上。
梅長蘇應(yīng)允了梁帝的要求,表示與梁帝死生不復(fù)相見。
梁帝望著他的背影,高喊自己是受了小人蒙騙,還說起了當(dāng)年與林殊的種種美好回憶。梅長蘇含淚哽咽,轉(zhuǎn)身離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