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子軒說道:“原來蕭元啟沒想放戚夫人走,他這是要燒死戚夫人?!?/p>
江澄說道:“報仇,蕭元啟說的好聽,實際上就是想把戚夫人這個活口和證物一起毀掉,殺人毀證?!?/p>
魏無羨說道:“女刺客已經(jīng)死了,連帶那些圖紙都燒了個干凈,什么證據(jù)都沒有了,荀飛盞此刻從城外而歸,定然也是一無所獲?!?/p>
【飛盞稟告并未捉到那名女刺客,陛下聞言自責自己無能,愧對先帝留下的江山,他能相信的人已經(jīng)一個個的都走了,飛盞連忙安慰陛下,陛下讓飛盞替自己辦件事。
岳銀川來到大殿,大臣們都在竊竊私語,元啟見大家都已到,便說起此次御前議政,關乎東境全局,希望大家能獻良策。陛下想請長林王回朝,卻也不愿勉強,遂決定寫一封信,讓飛盞交與平旌,希望他能回來。
岳銀川不解元啟為何支持他所提收復淮東三州的策略,他隱約覺得元啟可能是有更大的意圖。得知飛盞已經(jīng)回京,岳銀川決定來找飛盞,可不料飛盞已經(jīng)出城。】
“其實并沒有全身而退,人已經(jīng)化成焦灰了?!?/p>
“既然已經(jīng)坐上皇位了,那就盡力做到最好就好,小皇帝會反思自己,這一點對于一個帝王來說,也算是難得了?!?/p>
梅長蘇說道:“那道圣旨既已頒布,平旌抗旨是真,對此做出處置,這么看來確實沒什么錯,小皇帝覺得他的決議沒錯也確實是如此,就算那道旨意不該發(fā)出又如何,那就是皇命??善届嚎v使有錯,也有大功,其實就算不賞不罰也沒什么,可是論心,卻使忠勇無私之人心中寒涼?!?/p>
蕭瑟明白蕭元時不發(fā)明旨的原因,道:“小皇帝說的正是平旌知道荀首輔之死,只讓人請荀飛盞上山的真正原因,雖心系家國,卻不愿再回金陵,不愿再摻和進朝局軍務中,要是明發(fā)圣旨,平旌若接旨,也大有可能是違背自己的心意,小皇帝也不愿如此,可若不接旨,朝堂上又要有反對的聲音了?!?/p>
蕭景琰沉聲道:“平旌已經(jīng)放下,不會輕易回朝,除非大梁將有大難,元時有難,否則他是不愿意回去的?!?/p>
沐春風說道:“當然是全力以赴了,在他心里,當初的合作是為了露頭,如今已經(jīng)做到,他想當皇帝,自然也不想自己國家的領土一直在別人手里?!?/p>
唐蓮說道:“岳將軍想的是對的,蕭元啟還有更大的圖謀,現(xiàn)在要做的不僅是揭發(fā)他過去的過錯,而是阻止他謀反篡位?!?/p>
魏無羨說道:“平旌可以阻擋蕭元啟的腳步,只是不到蕭元啟謀反這一步,平旌并不愿出山。”
“岳將軍來的不巧,荀飛盞又去了瑯琊閣。”
【狄明率領的東湖羽林軍已經(jīng)準備就緒。岳銀川在幫晉大人籌算軍費之后,無意中看到狄明一行人浩浩蕩蕩進京。
狄明與蕭元啟會面,二人決定在三月春獵圣駕去九安山之時動手,如此,狄明和何成趁此控制京城,待事成之后,承諾將太后交與狄明處置。岳銀川看著九安山的地圖,猜測出蕭元啟的用意。】
蕭元啟沉聲道:“狄明整頓好了東湖羽林,看來蕭元啟很快就要開始行動,起兵謀反了?!?/p>
“九安山,三月春獵,看來蕭元啟是打算在九安山動手了。”這題譽王熟。
“果然是九安山?!背双I王,瑯琊榜世界的幾人都親身經(jīng)歷了一場九安山謀逆,沒想到五十多年后又即將要來一場九安山謀亂。
聶懷桑說道:“岳將軍看事敏銳,現(xiàn)在也已經(jīng)猜出蕭元啟的意圖,接下來就是要想辦法如何阻止蕭元啟,就算他阻止不了蕭元啟謀反,也能為蕭元啟的失敗獻上一份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