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鄧逸仙和凌不疑帶這一種俘虜往京城走去,曲陵侯蒙冤的真相也在這個時候到達了京城。程家眾人不僅被放了出來,還收到了一定的補償。
江溫茂悄悄松了口氣,自從稱家眾人入獄,他家姎姎就整日郁郁不樂,得虧逸仙處理的快,不然就這么熬下去,身子骨都能給愁壞了。
鄧逸仙回到城中時,主導(dǎo)這次流言蜚語的人已經(jīng)被抓住了,那人正是樓太傅。
樓太傅原想讓自己的親侄子來做這些事情,畢竟他這侄子可是出了名的聰明,辦事干凈利落,交給他,他也放心。
但誰曾想到,陛下在他還沒開始行動的時候把這小子調(diào)出去了,還給了他官職。加上二房新婦程少商是個驢脾氣,整個二房都脫離了他的掌控。
迫不得已之下,他只好找了另一人來辦這事。誰知那人不僅留下了眾多線索,且嘴不嚴(yán)實,眼看著被抓了,就把他也出賣了。
陛下念及樓太傅為國效忠多年,讓樓太傅告老還鄉(xiāng)去了,而頂替他位置的正是他往日里一直打壓的樓犇,這人聰明至極,前段時間還送上了一副堪輿圖,一看就是可堪大用的人才。趁著這個機會提拔他,也算是讓他出了口惡氣。
要說這些個大臣家中的那些事兒,身為皇帝的他當(dāng)真是一點都不知道嗎?也不見得,不過是之前樓太傅氣勢盛,又沒什么大錯。所以他只是給樓犇一個官職,而不是直接封他做大官??蛇@會兒樓太傅失勢,趁機讓樓犇出氣,也讓他對自己更忠心,穩(wěn)賺不賠的買賣,何樂而不問呢?
樓犇那么聰明的人,自然也能想到這一點。不過他自幼熟讀詩文,對這天下的事都有自己的看法。能得到賞識,又不用冒險做一些無法悔過的事再好不過。
兩人就這么達成了共識,朝堂上也多出了一位驚才絕艷的官員。
……
夜晚,鄧逸仙正在家中杏仁酥,透過半開的窗戶,老遠(yuǎn)的就看到凌不疑晃晃悠悠的朝他這里走來,呂淏在他旁邊想扶他,卻被他推開了。
鄧逸仙讓侍奉的人把杏仁酥拿走,這凌不疑也不知道怎么了,自從當(dāng)初落了此次水以后,就變得和霍家的一位兄長越來越像了。不僅是性格像,這過敏的東西也像。尤其是碰不得這杏子。
鄧逸仙幼時和凌不疑相處不算多,直到孤城戰(zhàn)后兩人才經(jīng)常在一起玩耍,因此對凌不疑的很多事情雖然都有了解,卻不知道霍家的一些辛密。
而凌不疑自己心里雖然有些印象,但到底當(dāng)時年紀(jì)尚小,他也記不清自己到底是誰了。只記得之前有個喜歡吃杏子的弟弟,但恰好鄧逸仙也挺喜歡吃杏的,所以凌不疑一直都以為那孩子就是鄧逸仙,也沒懷疑自己的身世。
因此,兩人都不知道,其實當(dāng)初霍家的兩個小子互換了身份的事。當(dāng)然,這世上大概也沒人知道當(dāng)初到底發(fā)生了什么。畢竟唯一知曉實情的人已經(jīng)被處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