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心,心意,意愿。
36
奈何:怎么,為什么。
37
錙銖:古代重量名,一錙等于六銖,一銖約等于后來的一兩的二十四分之一。錙、銖連用,極言其細微。
38
負棟之柱:承擔棟梁的柱子。
39
磷磷:水中石頭突立的樣子。這里形容突出的釘頭。
40
庾:露天的谷倉。
41
九土:九州。
42
獨夫:失去人心而極端孤立的統(tǒng)治者。這里指秦始皇。
43
固:頑固。
44
戍卒叫:指陳勝、吳廣起義。
45
函谷舉:劉邦于公元前年率軍先入咸陽,推翻秦朝統(tǒng)治,并派兵守函谷關。舉,被攻占。
46
楚人一炬:指項羽(楚將項燕的后代)也于公元前年入咸陽,并焚燒秦的宮殿,大火三月不滅。
47
使:假使。
48
遞:傳遞,這里指王位順著次序傳下去。
49
萬世:《史記·秦始皇本紀》載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下詔曰“朕為始皇帝,后世以計數(shù),二世,三世至于萬世,傳之無窮?!比欢爻瘍H傳二世便亡。
50
族:使……滅族。
51
不暇:來不及。
52
哀:哀嘆。[6]
《阿房宮賦》是唐代文學家杜牧創(chuàng)作的一篇借古諷今的賦體散文。杜牧通過描寫阿房宮的興建及其毀滅,生動形象地總結了秦朝統(tǒng)治者驕奢亡國的歷史經(jīng)驗,向唐朝統(tǒng)治者發(fā)出了警告,表現(xiàn)出一個封建時代正直的文人憂國憂民、匡世濟俗的情懷。全文運用了想像、比喻與夸張等手法以及描寫、鋪排與議論等方式,駢句散行,錯落有致。[2]
作品賞析
《阿房宮賦》被選入《古文觀止》卷七,全文除了具有震撼人心的思想力量外,也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從內容結構上看,此賦可分為四段。
第一段,寫阿房宮的雄偉壯觀。
開篇先用四個三字短句領起,音節(jié)緊湊,氣勢不凡,達到了先聲奪人的效果。這12個字,既寫出了秦始皇一統(tǒng)天下的豪邁氣概,也寫出了阿房宮興建營造的非同凡響,語言簡練到不能刪削分毫的程度,筆力千鈞。接下來從全景到本體構筑,寫阿房宮的雄偉壯觀。“覆壓三百余里,隔離天日”,勾勒出阿房宮占地廣闊、凌云蔽日的宏偉氣勢,給人一個總體的印象?!绑P山北構而西折”四句,寫阿房宮是依著山勢、就著水流而修建的,仍然突出了它利用自然、巧奪天工的氣派。以下由寫渭水和樊川的“流入宮墻”,自然地過渡到寫阿房宮的建筑特點。然后用夸張和襯托的手法,借寫歌舞的冷暖,描述阿房宮“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的怪現(xiàn)象,陪襯出它的宏大寬廣。
第二段,寫阿房宮里的美人和珍寶,揭露秦朝統(tǒng)治者奢侈的生活,為下文的議論設伏。
先寫“妃嬪”的由來,說明是“六王畢,四海一”的結果,照應篇首。作者一連用了“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等六組排比句式,寫宮人梳妝打扮、“縵立遠視,而望幸焉”的凄慘生活。鏡如明星,鬟如綠云,“棄脂”漲渭水,焚椒蘭成煙霧。這些生動的描寫,既表現(xiàn)了宮女命運的悲慘,也揭示了秦始皇生活的驕奢淫逸?!把嘹w之收藏”以下,由寫人的被欺辱轉而寫物的被踐踏。在這里,原來六國珍藏的玉石金鼎,像土塊、鐵鍋一樣堆棄著,“秦人視之,亦不甚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