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芝吃著栗子,似乎若有所思,隨即嘆了口氣。
頌芝我倒是想做一個忠心更干的奴婢,可我們娘娘的脾氣……算了,不想了,娘娘這些日子以來改變不少,想是就算沒有我出力,她也能一樣做得很好,我還是老老實實盡自己的本分就夠了。
浣碧沒多說什么,只是又掏出一包自己做的糖炒花生和頌芝分享。她與甄嬛是親姐妹,所思所想自然與頌芝不同,但頌芝對華貴妃的忠心,也同樣令人動容。只要華貴妃能清醒過來,不再做那些惡事,一向以她馬首是瞻的頌芝,自然也不會再助紂為虐了。
甄嬛與華貴妃聊了什么,浣碧并不知曉,但大約也猜到不過是為了利益聯(lián)手的事。
在甄嬛被困蓬萊洲這段時間里,皇帝忙于前朝政事,有孕的沈眉莊幾次遇險,皆是由敬妃和華妃護下,即便之前有所齟齬,為長遠計,如今也只能放下了。
因此在不久之后,曹琴默落水而亡的消息傳來時,并未在后宮引起多大的風波。即便皇后有心細查,卻也不了了之。
浣碧不知道是誰下的手,曹琴默的鬼魂渾渾噩噩的飄在咸福宮,只是想看自己女兒多一眼,溫宜公主卻被她身上的陰氣影響而哭鬧不止。
浣碧看著她可憐兮兮的站在一旁,想要去擁抱女兒卻不得法的樣子,除了嘆息以外,也別無他法。
倒是趙吏,在帶走曹琴默時似乎想跟她說些什么,但浣碧當初本就是半脅迫著才跟他搭伙,如今沒了福子,自然也不會再搭理他。
只是宮中隱隱傳出流言,說曹琴默過世前曾到訪過翊坤宮,說了什么和歡宜香有關的事,不久后便身故,話里話外都是此事和華貴妃脫不了干系。
甄嬛和沈眉莊商量了一下,覺得這個流言大概率是皇后放出來的,為的就是給華貴妃潑臟水,畢竟曹琴默是華貴妃之前的心腹,如今卻倒向了皇后,她一時不忿,或為了滅口這個動機已經(jīng)足夠。
然而浣碧清楚,這個流言,怕是華貴妃自己放出來的。
果然,沒過多久,皇帝便因為宮中流言甚囂一事斥責了皇后,將協(xié)理六宮之權(quán)又送回了華貴妃手中,但太后又出面,借口華貴妃最近身子不太好,推了以為暗中倒向皇后的敬妃出去和她共同處理宮務。
浣碧猜到年世蘭遲早要利用歡宜香一事做些文章,卻沒想到會是這般一箭雙雕的妙計?;屎笠詾橛芯村诳梢院退滞タ苟Y,卻不知因為她之前在曹琴默一事上的騷操作,反而讓二人暗中聯(lián)合起來了。
曹琴默到底知不知道歡宜香的秘密,那日去翊坤宮究竟說了什么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的皇后保舉放出來的人,更是知道年世蘭過去所有罪證的人,留著始終是個禍患,而與其自己殺人滅口顯得心虛,不如借刀殺人。
而她要借的那把刀,就是皇上,那個今后可能會聽信曹琴默證詞,而對她論罪的人。
皇帝雖然對年家有多忌憚,對年世蘭的寵愛也有著不少權(quán)衡利弊的意味在,但畢竟是潛邸時便有的情分,況且他深知年世蘭深愛于他,心中頗為愧疚,而年世蘭這段時間的‘改過自新’,更是驗證了她對他的愛遠勝于一切,甚至愿意改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