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公元57年3月29日),字文叔,籍貫?zāi)详柨げ剃柨h(今湖北省棗陽市西南)。東漢開國皇帝,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漢高帝劉邦九世孫,漢景帝之子長沙定王劉發(fā)后裔。
西漢建平元年(公元前5年),劉秀出生于陳留郡濟陽(今河南省開封市蘭考縣東北)。早年與兄劉縯等率賓客起兵加入綠林義軍。劉玄稱帝后,被拜為太常偏將軍。更始元年(23年)與王鳳所率起義軍配合,取得昆陽之戰(zhàn)的勝利,殲滅王莽軍主力。劉縯遇害后,劉秀隱忍偽裝,取得更始帝劉玄的信任。旋被派往河北,鎮(zhèn)壓并收編銅馬等起義軍,勢力大增。被封為蕭王后,即拒絕更始召命。更始三年(25年),劉秀公開與更始帝決裂,即位于河北鄗縣南千秋亭,建立東漢,定都于洛陽。后鎮(zhèn)壓赤眉起義軍,削平各地?fù)?jù)勢力,統(tǒng)一全國。
劉秀即位之初,采取休養(yǎng)生息政策,減免賦稅、徭役,裁省吏員;多次下詔釋放及禁止殘害奴婢,使大批奴婢免為庶民;實行度田,檢核墾田和戶口,旋因遭到強烈反抗而失敗。又加強中央集權(quán),削弱三公職權(quán),全國政務(wù)皆通過尚書臺而總攬于皇帝;妥善安置功臣,賜其高爵厚祿而不使干預(yù)政事,禁止外戚、宦官干政;裁并四百余縣,取消內(nèi)郡地方兵,裁撤郡都尉,削弱地方兵權(quán),擴大中央直接統(tǒng)轄的軍隊。統(tǒng)治期間,社會生產(chǎn)發(fā)展,專制主義中央集權(quán)得到加強,史稱“光武中興”。
劉秀于中元二年(57年)二月去世,享年六十二歲,謚號光武,廟號世祖,葬于原陵。
本名劉秀字文叔所處時代東漢民族族群漢族出生地陳留郡濟陽(今河南省開封市蘭考縣東北,古稱考城縣,一說山東省曹縣白茅一帶)出生日期公元前5年1月15日逝世日期57年3月29日主要成就起兵反抗王莽,建立東漢,重新統(tǒng)一全國,開創(chuàng)“光武中興”在位時間25年—57年年號建武、建武中元廟號世祖謚號光武皇帝陵寢原陵
班固:于時之亂,生民幾亡,鬼神泯絕,壑無完柩,郛罔遺室,原野厭人之肉,川谷流人之血,秦、項之災(zāi)猶不克半,書契已來未之或紀(jì)也。……于是圣皇(光武帝)乃握乾符,闡坤珍,披皇圖,稽帝文,赫然發(fā)憤,應(yīng)若興云,霆擊昆陽,憑怒雷震。遂超大河,跨北岳,立號高邑,建都河、洛。紹百王之荒屯,因造化之蕩滌,體元立制,繼天而作。系唐統(tǒng),接漢緒,茂育群生,恢復(fù)彊宇,勛兼乎在昔,事勤乎三五。
劉杰:帝英勇明斷,折棰笞寇之言至是驗矣,豈在窮兵黷武以逞哉?斯民世祀而不忘,固宜。恭惟圣朝海宇寧謐,桴鼓不驚,居者無輸饋之勞,行者無征戰(zhàn)之苦。昔之變亂服色,晝戰(zhàn)夕糒;今其子孫飽食暖衣,耕田鑿井,熙熙皞皞,不知帝力之何有,顧不勝歡。
曹植:夫世祖體乾靈之休德,稟貞和之純精,通黃中之妙理,韜亞圣之懿才。其為德也,聰達(dá)而多識,仁智而明恕,重慎而周密,樂施而愛人。值陽九無妄之世,遭炎光厄會之運。殷爾雷發(fā),赫然神舉。用武略以攘暴,興義兵以掃殘。神光前驅(qū),威風(fēng)先逝。軍未出于南京,莽已弊于西都。夫當(dāng)此時也,九州鼎沸,四海淵涌。言帝者二三,稱王者四五。咸鴟視狼顧,虎超龍驤。光武秉朱光之巨鉞,震赫斯之隆怒,其蕩滌兇穢,剿除丑類,若順迅風(fēng)而縱烈火,曬白日而掃朝云也。爾乃廟勝而后動眾,計定而后行師。故攻無不陷之壘,戰(zhàn)無奔北之卒。是以群下欣欣,歸心圣德。量力則勢微,論輔則力劣。卒能握乾圖之休徵,應(yīng)五百之顯期。立不刊之遐跡,建不朽之元功。金石播其休烈,詩書載其勛懿。故曰光武其優(yōu)也。
諸葛亮:曹子建論光武:將則難比于韓、周,謀臣則不敵良、平。時人談?wù)?,亦以為然。吾以此言誠欲美大光武之德,而有誣一代之俊異。何哉?追觀光武二十八將,下及馬援之徒,忠貞智勇,無所不有,篤而論之,非減曩時。所以張、陳特顯于前者,乃自高帝動多疏闊,故良、平得廣于忠信,彭、勃得橫行于外。語有‘曲突徙薪為彼人,焦頭爛額為上客’,此言雖小,有似二祖之時也。光武神略計較,生于天心,故帷幄無他所思,六奇無他所出,于是以謀合議同,共成王業(yè)而已。光武上將非減于韓、周,謀臣非劣于良、平,原其光武策慮深遠(yuǎn),有杜漸曲突之明;高帝能疏,故陳、張、韓、周有焦?fàn)€之功耳。
司馬光:光武遭漢中衰,群雄糜沸,奮起布衣,紹恢前緒,征伐四方,日不暇給,乃能敦尚經(jīng)術(shù),賓延儒雅,開廣學(xué)校,修明禮樂。武功既成,文德亦洽。繼以孝明、孝章,遹追先志,臨雍拜老,橫經(jīng)問道。自公卿、大夫至于郡縣之吏,咸選用經(jīng)明行修之人,虎賁衛(wèi)士皆習(xí)《孝經(jīng)》,匈奴子弟亦游太學(xué),是以教立于上,俗成于下。其忠厚清修之士,豈唯取重于搢紳,亦見慕于眾庶。愚鄙污穢之人,豈唯不容于朝廷,亦見棄于鄉(xiāng)里。自三代既亡,風(fēng)化之美,未有若東漢之盛者也
朱元璋:惟漢光武皇帝延攬英雄,勵精圖治,載興炎運,四海咸安。有君天下之德而安萬世之功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