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彬(931年-999年),字國華,真定靈壽(今河北省靈壽縣)人。北宋開國名將。
曹彬是后周太祖郭威妃子張氏的外甥,后漢時曾任成德軍牙將。后周世宗時,他奉詔出使吳越,累官至引進(jìn)使。曹彬嚴(yán)于治軍,尤重軍紀(jì),受到宋太祖趙匡胤信任,在北宋統(tǒng)一戰(zhàn)爭中立下汗馬功勞。乾德二年(964年)參與攻滅后蜀,以不濫殺著稱,升宣徽南院使。開寶七年(974年)率水陸軍十萬攻滅南唐,次年克金陵。又決策伐北漢和攻遼,以功擢樞密使。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分兵三路攻遼,曹彬為東路軍主將。他因孤軍冒進(jìn)、兵疲糧乏撤軍,于岐溝關(guān)之戰(zhàn)大敗,致使宋軍全線潰退,被降為右驍衛(wèi)上將軍。后復(fù)起為侍中、武寧節(jié)度使。宋真宗即位后,曹彬復(fù)任樞密使。
咸平二年(999年),曹彬逝世,年六十九。追贈中書令、濟(jì)陽郡王,謚號“武惠”。因其孫女為宋仁宗皇后(慈圣光獻(xiàn)皇后),故累贈為太師、尚書令、魯王。
本名曹彬
別名曹武惠、曹冀王、曹侍中、曹周王
字國華
所處時代北宋
民族族群漢族
出生地真定靈壽(今河北省靈壽縣)
出生日期931年
逝世日期999年
主要成就滅后蜀、平南唐
官職樞密使
爵位魯國公→濟(jì)陽郡王(贈)
追贈中書令
謚號武惠
曹彬為人仁敬和厚,在朝廷從未違旨,也從未談別人的過失。討伐后蜀、南唐,絲毫無所取。位兼將相,不以等第威勢自異于人。在路上遇到士大夫,一定引車回避,不稱呼手下官吏的名字,每次手下官吏談?wù)?,一定先整冠才接見。做官,俸祿分給宗族,沒有余積。平定后蜀回朝后,宋太祖從容問及官吏的善惡,他回答說:“軍政之外,不是我應(yīng)該聞見的。”再三問他,只推薦隨軍轉(zhuǎn)運使沈倫廉潔端謹(jǐn)可用。任節(jié)度使知徐州時,有個屬吏犯罪,已經(jīng)結(jié)案,一年以后才杖打他,人們不知道為什么。曹彬道:“我聽說這個人剛?cè)⑾眿D,如果杖打他,他的父母必定認(rèn)為是媳婦克夫,而朝夕鞭打辱罵她,使她不能活下去。所以我遲緩處罰,然而也沒有枉法?!北闭魇珊?,趙昌言上表請求對他執(zhí)行軍法。到趙昌言從延安回來時,被彈劾,不能入宮見宋太宗。曹彬在宰府,替他向宋太宗請求,方允許趙昌言朝見。
趙匡胤:①不欺其主者,獨曹彬耳。②吾任得其人矣。趙恒:國朝將相家能以聲名自立,不墜門閥,唯(李)昉與曹彬家爾。王仁贍:清謙畏謹(jǐn),不負(fù)陛下任使者,惟曹彬一人耳。
李宗諤:彬性仁恕清慎,遜言恭色,在朝廷未嘗抗辭忤旨。博覽強記,美談?wù)摚环逅?,有同儒者。尤疎財,未嘗聚蓄。伐二國,秋毫無所取。位兼將相,不以等威自異。造其門者,皆為揖客不名。下吏每白事,不冠不見。局量寬博,喜慍不形,未嘗言人過。……保功名,守法度,近代良將,稱為第一,真宗屢對近臣稱嘆其名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