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最早的并且有詳細(xì)故事的,只有我爺爺?shù)膸煾盗耍m然是我爺爺傳給我的,但是我爺爺是我親爺爺,但是這個師傅并不是親的,而這個師傅和他的師傅,也不是親的,這個師傅讓散傳到了我這一代。
記錄都是很準(zhǔn)的,而且不止一件事,可能有點枯燥,我會盡量讓其變得有趣。這個師傅,他姓白,演奏的樂器是散,所以,街上老有人叫他白老散街子,白是姓,老散是他演奏的樂器為散,在路上賣藝的,都被稱為街子,也就是給街上人賣藝,靠這個養(yǎng)活自己的。
白老散街子的故事,我開始了。
1歲秋,白老出生了。
注解:出生算一歲,陰歷秋天,就稱為1歲秋。
1歲春,白老的爺爺去世,他很傷心。
3歲冬,白老的奶奶凍死在寒夜里,蜷縮著,白老正在被奶奶抱著睡覺,過了這個黑夜。
8歲夏,白老的媽媽中暑,沒救回來,死亡;白老的爸爸,因為夏天太熱,喝了大涼水,因為冷熱不平衡,沖擊心臟,死亡,白老旁邊沒有親人了。
9歲冬,白老凍暈在街上,被好心人救了,這個好心人就是散的傳人,當(dāng)時名聲其實還不壞,教白老演奏散。
11歲春,名聲壞了,都覺得是叛國賊。
14年夏,白老出師,被街上人賜予白九老散街子稱號,但是在16歲的時候,因為叛國賊稱號,“九”沒了。
注解:唱的好聽的原來都是叫九五之尊,尊重他們,白老名字不是白九,在這里解釋一下,真?zhèn)魅硕际菐€九字的,給你這個面兒,你得撐,不能不受,不然你就是不給人家面子,該當(dāng)爺?shù)牡卯?dāng)爺,該當(dāng)孫子的得當(dāng)孫子,規(guī)矩即是如此,沒有孫子當(dāng)爺?shù)模也恍枰Q白老為白九,也不能管他叫白老散街子,因為真?zhèn)魅耸遣挥眉由暇诺模覍W(xué)這個,就不能給人家叫這種民間稱號,如果叫民間稱號,就是鄙視別人的意思,這就是江湖規(guī)矩。
16歲秋,白老遇見一件事,被鬧攤子了,不是同行,也不是本地人,說:“我這吹的比你厲害,你擔(dān)不起這個九”,人家是吹嗩吶的,但是是被打出去的。
注解:江湖規(guī)矩,不同樂器不能鬧事,鬧事兒并且不是本地人,都是會被打出去的,除非你是同行,可以擺臺。擺臺,指兩個相同樂器的人,擺臺唱戲,誰那邊聽的少,就不能再在這條街上唱了,并且原來的稱號歸別人,一般都是同行鬧事,但是鬧失敗了,是會被唾棄的,而且如果是擺臺,不能一個師傅,一個徒弟,徒弟即使比師傅厲害,也得尊重師傅,不會搶走稱號,只是宣布學(xué)成出師,要不就算欺師滅祖,你唱的再好,也沒什么用。
16歲秋,白老遇見了一個跟他差不多大的,這個人是我爺爺?shù)陌职?,我們兩家的緣分,就在這里開始。
注解:是在同一個秋天,但是發(fā)生的順序不一樣,不是兩個人,并且其他事我不知道,都是聽白老親自描述或者是我爺爺記憶的事。
16年秋,唱的時候白老好像想起了點事,唱的特別悲傷,我爺爺?shù)陌职忠簧鷼?,把散摔了,后來去修起來了,但是能夠用一年,變成了只能用半年?/p>
注解:當(dāng)時每一個演奏這種樂器,都有固定的木匠,并且給木匠錢,木匠如果給別人做的話,可能給自己的動手腳,所以都是有專屬木匠的,有專業(yè)干這種的,所以白老原諒了。
16年冬,專屬木匠回家過年,但是散卻壞了,需要新的,所以有一段時間白老沒有吹的,但是還得養(yǎng)活自己,偷別人的果子,后來被允許了,為了養(yǎng)活自己,這應(yīng)該是白老的黑歷史了,但是誰都是為了活著,所以店主原諒了他。
注解:街子一般是沒有家的,賣完藝,有點閑錢都給木匠了,吃飯錢是夠的,如果被發(fā)現(xiàn)并且不原諒,那幾乎白老會凍死在那條街上,會沒有人愿意給他食物,確實算一筆黑歷史了,余下來的錢肯定不夠吃一個月,給完木匠,平常吃喝,剩點錢是有的,一般都是街頭賣藝的給彩頭錢,但是白老沒有錢,差點兒就傳不到我了。
17年秋,白老學(xué)會了十孔,而一般是學(xué)到十孔需要十年,白老其實是一個很有天賦的人,用了八年,他在那年發(fā)誓,一定要把散傳承下去,即使死了也不會遺憾,最終的結(jié)果表示,他做到了。
17年秋,很多人都抵制散了,而且散又有不好的寓意,白老為了養(yǎng)活自己改了行。
注解:因為當(dāng)時背景是在清朝晚期,但是其實富人生活還挺不錯,但是因為散被抵制,所以在賣藝掙錢是會被打的,轉(zhuǎn)行他轉(zhuǎn)行了笛子,當(dāng)時笛子其實是要比散簡單的,也算個新鮮東西了。
17年秋,他的姥姥得了一場病,而白老想治,但那個年代掙錢多難呀,打賞錢也沒幾個,普通吃喝還好,但是治病錢是真拿不出來,白老回憶這段回憶的時候,是覺得“雖然我知道救的方法,但我無能為力”(不是原話,是大概意思)。
注解:上文中寫到白老身邊沒有親人了,現(xiàn)在又寫有姥姥,不是錯誤,白老的爸爸結(jié)婚以后,是住在爸爸的家里,而兩地其實相差很遠(yuǎn),而且爸爸的長輩叫爺爺,奶奶,媽媽的長輩叫姥爺,姥姥,這是我們這邊的叫法,不同地區(qū)有不同的叫法,可能有差異。
17年冬,雖然賣藝都是吹笛子,在背地里其實是吹散的,雖然這個冬天那么寒冷,白老又改行了,改成了買賣了,但是因為沒有什么文化,交易的很少,但至少能養(yǎng)活自己。
注解:冬天是給送喜錢的,如果要賣藝的話是不太好做的,而且白老家有一個傳統(tǒng),因為白老家人就是賣藝的,所以有一個規(guī)矩,死了家里人,就停止賣藝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