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天違背君上的命令?
焚天滟姬,我可不敢
滟姬你怎么知道她會明白你的意思?
焚天懶得多言,也不想再多費口舌,捏了個訣就消失在桃林之中
作者以下為番外篇
作者曌舒妃,嫻妃線
林鶴月,是尚書府的小姐,是陵王之妻亦是嫻妃
十五歲,天真爛漫的年紀,一眼誤終生,林家的掌上明珠愛上了陵王,那是先皇最喜愛的兒子,也是最有資格繼承大統(tǒng)的皇子,她從不愿被規(guī)矩束縛,喜愛向往自由,絕算不上端莊大方的世家小姐,但就是這樣一個姑娘緊緊系住了陵王的心
他們兩情相悅成了夫妻,在月下共談未來,在院子里種下枇杷樹,等著多年后的豐收,先皇身體一日不似一日,他的兄弟們都對那個位置垂涎若渴
被寄予厚望的他卻只想要安穩(wěn)的日子,不愿和兄弟殘殺,也不愿坐上那個冰冷的象征至高無上權力的座位,可皇位之爭豈是一句不愿就能避開的,陵王最終還是死了,他被算計,死在了他最疼愛的三弟手中
失去摯愛的林鶴月本想跟隨陵王而去,但她腹中有了他的孩子,而弒父殺兄繼位的三皇子早早就覬覦他這位溫婉貌美的嫂嫂,他罔顧道德,在哥哥尸骨未寒的情況下冊封了嫂嫂為嫻妃
因此她被天下人唾棄,但為了她的孩子為了林家,她別無選擇,宮闈之中從不缺像她一樣的可憐人,而皇后蕭元荷是她暗無天日生活里僅剩的光
皇上與林鶴月做了約定,答應留下陵王僅存的血脈,隨著她月份漸漸大了,蕭元荷滿心歡喜的為這未出世的孩子準備東西,她們都很期待這個小生命的到來,可她們沒能護住他,那是個已成型的男孩,出生時還有微弱的呼吸,但他還是死在了林鶴月的懷里
后來才知,都是那位皇上的手筆,他怎會允許陵王的孩子作為皇長子平安出生,他怎會真的接受并非自己血脈的孩子
宮中后來又有了很多新面孔,其中包括同她們一樣的曌淑妃葉常溪,她和蕭元荷先后有孕,生下的兩位皇子十分要好,但大皇子天賦不佳,他深信勤能補拙,渴望獲得皇上贊揚,最后竟活活累死了自己,大皇子去世后蕭皇后徹底失去了活下去的動力,身體一日比一日差,一碗又一碗湯藥喝下去成效并不大,因為,那是心病
幾年過后她也有了孩子,她不喜皇上連帶著討厭這個孩子,這個孩子依舊平安降生,望著襁褓中健健康康的四皇子她總是不自覺想到之前那個可憐的孩子,她從不關心四皇子,整日禮佛,對他更是時常閉門不見,盡管那是他的兒子
其實最主要的還是四皇子和皇上太像了,每每看他林鶴月總是遮掩不住滿心滿眼的恨意厭惡,后來她又生下六皇子,也許是因為過了太久太久,也許是因為她看淡了,對待六皇子并不像之前對四皇子那樣冷漠
林鶴月的一生都在被迫做選擇,她和蕭元荷葉常溪一樣,是不能主宰自己命運的可憐人,可蕭元荷最后還是為自己做了一次選擇,葉常溪早已離她而去,如今,只剩下她一人了,又只剩下她一人了
她在深宮中又度過了不知多少個春秋,尋常的一天,平靜的午后,她,終于又做回自己了,那個肆意灑脫的自己,恍惚中,陵王好似向她伸出了手,他來接她了,來接她回家了
兩人并肩,共同走過枝繁葉茂的枇杷樹,枝干間被高高掛起的風鈴傳來清脆一響,風鈴響,故人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