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拉那拉夫人素來不喜歡宜修這個庶女,她身為孝誠仁皇后的族妹,論相貌、論學(xué)識、論能力樣樣精通,自是沒得挑。嫁給烏拉那拉大人,雖然門第上是門當(dāng)戶對,但也可以稱得上是下嫁了。驕傲如她,定是認定她的夫君會專一愛慕于她。
誰知進門后才發(fā)現(xiàn),烏拉那拉大人竟然有一個青梅竹馬的心儀之人孟氏。
孟氏不僅相貌平平,更是各方面都比不過她,而烏拉那拉大人竟還主動跟她提出納那個孟氏為妾,這讓烏拉那拉夫人難以接受。
為了惡心那個孟氏,烏拉那拉夫人將陪嫁侍女送上烏拉那拉大人的床,抬為二姨娘,孟氏便只能屈居為三姨娘。
誰知烏拉那拉夫人有孕之時,三姨娘竟也有孕了,僅比她晚了半個月。烏拉那拉大人更加看中三姨娘腹中的孩子,比較忽視她的,這讓烏拉那拉夫人更加不滿。
本來想對三姨娘下手,可是烏拉那拉大人護得嚴,讓烏拉那拉夫人無從下手。日子一天天的過去,她誕下了府中的嫡長女,卻不慎導(dǎo)致了不能再生育,這意味著她今后只能有宛宛這一個孩子了。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三姨娘生下來的也是一個女兒,這個女兒不但是庶女,論模樣,論性格,論聰慧,樣樣比不過她的宛宛??墒菫趵抢笕藚s更喜歡那個庶女,對她的宛宛頗為一般。
她所經(jīng)歷的一切,斷然不能讓她的女兒再次經(jīng)歷。烏拉那拉夫人做了個決定,想要除掉三姨娘,身邊的嬤嬤給她出了主意,誣陷三姨娘與人私通。
烏拉那拉夫人請了一個琴師來教授宛宛,又設(shè)計琴師和三姨娘相識相知,故意引得烏拉那拉大人誤會。三姨娘為證清白,留下血書,含淚自盡,卻被烏拉那拉夫人偷走血書,誣陷三姨娘為殉情而死。
烏拉那拉大人大發(fā)雷霆,趕走那琴師,又因愛生恨,將烏拉那拉宜修遷到最偏遠的院子中,從此不再見她。那時候,烏拉那拉宜修才四五歲大,長大后也忘記了曾經(jīng)也是被阿瑪寵愛過的,她的記憶里,她長姐烏拉那拉柔則極萬千寵愛于一身,阿瑪和嫡額娘的眼里只有長姐,她只是個透明人。
烏拉那拉夫人除掉三姨娘以后,得到了丈夫的回心轉(zhuǎn)意,哪怕烏拉那拉大人并沒有真正愛上她,有的只是相濡以沫的尊重,但是府中再沒有人能越過她,孟氏的女兒也再也越不過她的宛宛了。
作者我這里想給柔則和宜修的增加一個上一代人的恩怨,營造出一種因果循環(huán)的感覺。柔則的母親曾經(jīng)輸給了宜修的母親,選擇了誣陷她、害死她,也導(dǎo)致宜修擁有了一個悲慘的童年。成年之后,宜修嫁給了四阿哥,柔則的母親為了報復(fù)宜修和她的母親,設(shè)計讓四阿哥喜歡上了柔則,搶了宜修的正室之位,這也導(dǎo)致了柔則死于宜修之手。可憐人必有可恨之處,害人者也必有報應(yīng)。柔則的母親害死了宜修的母親,而柔則也被宜修害死。
作者以上設(shè)定純屬于私設(shè)。
作者最近染軒看劉亦菲的新劇<去有風(fēng)的地方>上了頭,想把完顏宓君的立繪設(shè)定為劉亦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