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領導,想的是員工效益最大化、公司利益最大化。員工想的就沒這么復雜。對于他們來說,能保住工作,能掙錢貼補家用就可以了。
每個店有每個店的問題。報告早在權芳的腦子里了,但是現(xiàn)在權芳不知道該如何寫,甚至自己該不該寫這個。要是真讓誰因此失業(yè),那她就是導致失業(yè)的直接“罪人”。
接下這個工作任務的時候,權芳就知道這是個容易拉仇恨的工作。但權芳需要工作還證明自己的能力,還是接下來了。她從就業(yè)到失業(yè)再到就業(yè),階段的轉變讓她十分理解打工人的無奈。
可是理解歸理解,她還沒有改變公司制度的權力,也不能真正為這些為生活而奔波的人做些什么。甚至,讓自己在公司的處境好一些都做不了。領導催,她只有趕緊寫好交上去這一個辦法可行。
當然了,報告也是她潤色過的。店員的毛病被她寫少了一些,看起來沒那么嚴重。權芳不知道自己做的對不對,只希望少一個人被辭退,她內心的愧疚感能少一些。
權芳公司有公司的考慮,員工有員工的難處。
權芳可這不是消極怠工的理由。這點我明白。
權芳哎!果然不是什么工作,誰都能勝任的!
好在,這是權芳需要去的最后一個地方。這份報告寫完,等于“暗查”任務告一段落。權芳再工作兩天就可以回去了。
所以,在寫完報告交上去后,權芳多發(fā)了一條郵件:什么時候回去上班。
做戲要做足。權芳既然接了這份工作任務,相應的材料是要改變的。都調到各個店鋪去了,得材料先回客服部,權芳才能回去工作??!
權芳心里隱約有種不好的預感。當初她答應下來,去各個賣場、店鋪工作尋找問題。不會等她真找到問題了,上面卸磨殺驢吧?
良久,主管才回復了一個“好的”。原來的“客服工作群”好像也和她沒什么關系了似的。聊天的內容權芳接觸不到,也沒人@她。果然,在場和不在場的感覺是不一樣的。
工作群里,依舊每天發(fā)布工作任務、工作消息還有活躍分子的表情包和圖片。權芳一個人的離開并沒有影響到客服部一點,只有權芳在懷念在客服部的工作。那一個“好的”不知道在回復權芳的那句話。
這兩個字之后,就沒有新的郵件了。權芳等了又等,等到睡著,也再沒有新郵件發(fā)過來。
這項工作任務,薪酬只給了一部分。剩下的還沒結呢!這項任務完成了,她還想回到她本來的崗位上工作呢!不是班長也不是副班長,但權芳工作的這幾個月,受到了幾次表揚,還得了兩個月的獎金。
她不是不勝任工作,她能把交給她的工作任務做好??墒强窗l(fā)展,好像不怎么好。權芳打算等太陽升起來了就去公司看看,別因為一時腿懶耽誤了最佳挽回工作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