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入感太強,玄凌被刺激的夠嗆,現(xiàn)在就是想效仿親爹,來上一個玄武門之變的程度。
大唐嘛,出了名的武德充沛、父慈子孝,就算搞宮廷政變都是光明正大的。
不過這到底不是說干就能干的事,最起碼,現(xiàn)在是不可能的。
*
六月己卯,長孫皇后病逝于立政殿。
發(fā)妻的病逝并沒能喚醒了這個無底線寵愛昭陽公主的皇帝。
哪怕他給皇后上了“文德”的謚號,可依舊沒有對她留下的一雙兒女多加眷顧。相反,在沒有了皇后勸諫之后,他對昭陽的寵愛幾乎到了無所不興的地步。
一時間,朝野側目。
作為文德皇后嫡親兄長的長孫無忌無疑是反應最激烈的一個——
他本沒有將一個浣紗女所出的公主放在眼里,哪怕皇帝追封浣紗女為賢妃、冊封其女為昭陽公主,可到底不過是一個早逝的妃子、一個無依無靠的公主。
能算的了什么呢?
他的妹妹長孫皇后與皇帝少年夫妻,多年來相互扶持,又育有太子和永河公主這一雙兒女。這樣深厚的情分,哪里是旁人可以比的?
可他萬萬沒想到,皇帝竟然半點不顧及夫妻情誼,生生的把他妹妹給氣死了!
沒錯,在長孫無忌看來,若非昭陽公主的頂撞、皇帝的無情,他的妹妹必然不會留下一雙兒女,早早就撒手人寰!
從文德皇后臥病開始,他就開始明里暗里的勸諫皇帝,等到文德皇后薨逝,他一怒之下直接聯(lián)合了魏征等人在朝堂之上諫言,請求皇帝嚴懲跋扈的昭陽公主。
只可惜,如今皇帝已經(jīng)不是那個能聽得進去諫言的皇帝了。
他一心袒護昭陽公主,便是如長孫無忌、魏征這樣的肱股之臣都被他斥責,認為他們“心眼小”、“容不下昭陽這個幼童”。
長孫無忌:“……”
我看你真的是昏了頭了!
眼見著皇帝油鹽不進,一眾重臣們不禁心下一沉——
若只是寵愛一個庶出公主還好,左不過多給一點封邑的事情,可是,都已經(jīng)寵愛到了能不辨是非的地步,那就……要出事了?。?/p>
看著皇帝那毫不猶豫退朝的身影,眾臣不禁心中悲戚。
這到底是怎么了呢?
他們那個英明睿智的陛下,那個能聽諫言的陛下,怎么突然就變成了這個樣子了呢?
如今的朝堂上,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魏征等一眾凌煙閣功臣仍在,他們都是立志與皇帝一起開創(chuàng)盛世的人物。
哪怕沒有長孫皇后之事,他們也不可能眼睜睜看著皇帝因為一個昭陽公主失去原有的英明、敗壞從前的名聲。
因此,不管皇帝上不上朝、愿不愿意聽,他們都在不停的勸諫。
皇帝對此很不滿。
在他看來,他這個女兒自幼流落在外,不知道吃了多少苦,他如今不就是想彌補一二,怎么這么多人出來反對?!
臣子們越反對,皇帝就越覺得昭陽可憐,越要大張旗鼓的寵愛她。
群臣也有點心灰意冷——
皇帝到底是變了。
不再是當年那個意氣風發(fā)的秦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