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金號本是長安一家還算有點名氣根基的金店,跟宮中有點來往,勉強也襯得上是皇商。雖說不能和長安城中那些達官貴人、官宦之家相比,卻也算是不錯了。
只是這幾日,鑒金號的掌事丁來喜卻十分煩惱——
丁來喜本想購置一座金山來承辦朝廷金器的采金和打金工序,金家兄弟為哄得她高興、放權(quán)讓他們執(zhí)掌家業(yè),開了高價去請求金山老板割愛。
誰知道他們竟是遇上了騙局,買下花了大價錢買下的“金山”并非丁來喜想要的金山。
如此一來,錢花出去了,金山卻沒拿到。鑒金號一時間陷入了財政危機不說,還將要失信于朝廷,金家和鑒金號幾乎可以說是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了。
丁來喜當年為鑒金號老板娘所救,因感念其大恩大德而一直悉心為金家打理家業(yè)。到了如今這時候,她也不愿對金家兄弟多加責備,只琢磨著如何解救金家。
可說到底,她也只是一個鑒金號的掌事,便是和朝廷有點聯(lián)系,也單純就是利益關(guān)系,誰會無緣無故伸手幫她呢?
這段時間,不愿眼睜睜看著金家敗落乃至于被問罪的丁來喜可謂是絞盡了腦汁兒的在想法子給金家兄弟擦屁股。
你還別說,還真讓她想到了一個法子!
吐蕃國內(nèi)政權(quán)變動,新任吐蕃王松贊干布派遣特使祿東贊向大唐提親,求娶貴主兒,如今使者已經(jīng)在前來長安城的路上了。
這事兒在長安也算不上什么秘密,大家伙兒私底下都在討論,丁來喜也跟著聽了一耳朵。
聽聞,圣上和諸位重臣都傾向于答應(yīng)吐蕃的求娶——
一來吐蕃所處的位置海拔極高,大唐的將士們到哪里便會水土不服、戰(zhàn)斗力大損,若無完全準備,還是暫且和吐蕃維持和平。
二來嘛……他們家這位圣上近來不知道為什么有意對高句麗用兵,便是眾人怎么勸也不管用,既然如此,那就更要為大唐暫時爭取一個和平的外部環(huán)境了。
當然,這些背后的事情,以丁來喜所處的階層都是無處得知的。
但也沒關(guān)系,她本也就不在意這些背后之事,她在意的是——
吐蕃乃是蠻夷之邦,聽說吐蕃人茹毛飲血、人可共妻,若真嫁過去怕真是比死還難受。更何況,松贊干布如今已有一名皇后,即便大唐公主過去不可能為妾,也太委屈了一點。
當今圣上與皇后所出的晉陽公主尚且年幼,便是適齡,帝后也不可能讓她遠嫁;而先帝所出的幾位公主中,大多都已經(jīng)出嫁,那么便只有一位昭陽公主了。
丁來喜從前便耳聞?wù)殃柟髯畹孟鹊蹖檺?,一?yīng)待遇冠絕諸皇女,寵的她張揚跋扈。
雖說自先帝退位、駕崩之后,昭陽公主便一直在為先帝祈福、極少在外走動,她也沒再聽說過關(guān)于昭陽公主的消息,可料想她的脾性應(yīng)當也不會大變。
如此,這位昭陽公主絕不可能愿意遠嫁。
而想要拒絕遠嫁,最好的方法便是先定下一門婚事,再挑一個宗室女加封公主,遠嫁吐蕃,這樣一來,便是吐蕃也不能說什么。
丁來喜不禁一嘆——
昭陽公主脾性這樣大,若真嫁入金家,那可真是委屈多祿、多壽他們了。
完全沒想過自家和皇家到底差距有多大、自家兒子到底配不配得上公主的丁來喜一時間糾結(jié)極了。多祿和多壽二人,一個是她看著長大的孩子,一個是她的親子,手心手背都是肉的,委屈哪個都讓她心疼!
可誰叫她們家如今正撞上這么要命的時候了呢?為了不讓金家敗落下去,也只能委屈一下孩子了。
丁來喜這樣的想法顯然在金家是普遍存在的,她一和眾人提起,眾人都是一副極為不愿、極為委屈的樣子。
最后,在她“曉以大義”的說服下,金家次子多祿終于愿意站出來,選擇“犧牲”自己,迎娶公主來解救金家危機。
眾人一時間都感動極了,上演了好一出合家和睦的畫面,最后還是太夫人問道,“咱們?nèi)缃瘢绾胃嬷獙m中,讓她們知道我們愿意求娶公主呢?”
見眾人面面相覷,丁來喜心念一轉(zhuǎn),道,“昔年高祖不是御賜您一只夜光杯么?便將此物送入宮中,想來皇后娘娘會愿意見一見我們的?!?/p>
至于見了之后人家會不會答應(yīng)……
怎么可能不答應(yīng)嘛!
太夫人贊道,“還是來喜你有主意,那咱們就按你說的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