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來說,九雅堂現(xiàn)在這樣的情況,桑舜華應當在穩(wěn)定局面之后便先行告辭,然后擇日再找個時間來說程少商過繼之事。
不過桑舜華和姒玉都覺得擇日不如撞日,反正蕭元漪也只是一口氣上不來才撅了過去,大概等到程始和程止兄弟兩個回來之后,她也就能醒過來了,完全不耽誤說事兒的。
……
“今日是怎么回事兒?。俊?/p>
程始從外頭大步進來,而程止則慢了一步跟在后頭,“我聽人說的糊里糊涂的,家里頭這到底是出了什么事兒了?!”
家里頭鬧成這幅模樣,這些被派出去的下仆哪能不清楚事情的嚴重性?
幾人一路火花帶閃電的就去喊人了,偏這些事到底屬于不能外揚的家丑,幾人也不敢說的清清楚楚讓外人知道,于是只能一邊什么要緊的也不說,一邊讓讓程始二人不管在做什么都趕緊回去,把兄弟二人搞得一頭霧水。
“婿伯回來了?”
桑舜華溫和一笑,道,“婿伯還是先去瞧一瞧姒婦吧,等她醒了之后,咱們再來說是。”
“???”
程始一聽蕭元漪出事,面上的表情就維持不住了,匆匆忙忙的往內室跑,“元漪!元漪你怎么了?!”
程始去了內室,程止自然不可能跟著進去,此刻便坐到桑舜華旁邊,輕聲問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傳話的人支支吾吾的,偏又急得不行,我還沒問出個所以然來,就被他們拉著回來了?!?/p>
“其實也不是什么大事?!?/p>
桑舜華柔柔一笑,將今日發(fā)生的事情春秋筆法的說來,“……就是這么一回事,姒婦處事不公,惹惱了兩個孩子,如今提出了過繼之事,我瞧著也挺好的?!?/p>
程止:“……”
這還不是什么大事???
他家女兒火力全開都把大伯母給氣撅了過去,還不是什么大事?
程止的目光不由得落在姒玉的身上,姒玉完全沒什么后悔啊害怕啊的想法,只挑了挑眉,表示就是我做的、你打算怎么樣。
程止:“……”
TM的還能怎么樣?
當然是站在老婆女兒這邊了!
十幾年不見一次的大哥和大嫂,怎么比得上他最親愛的老婆和女兒?!
“這個……咳嗯!”
程止緩了一緩心神,道,“這個確實也稱不上什么大事……是吧?不就是要把嫋嫋過繼到三房來嘛,反正她本來就是在我們三房長大的,如今也就缺了這個名分了。”
左右他大哥大嫂膝下孩子挺多的,也不缺這個女兒,那讓給他們又能怎么樣?
他們給你們夫妻養(yǎng)了這么多年的女兒,如今提一點“小小”的要求怎么啦?!
就是吧……
程止想了想,還是道,“今日鬧成這個樣子,長房和三房的這點子情分算是徹底沒了,日后抬頭不見低頭見的……”
姒玉聽到這里,回了句,“那就分家1??!”
程家的幾房人本來過得就能分了家的人家似的,索性現(xiàn)在就分了嘛!
*
白茶釀酒1關于分家,因為絕大部分小說里都有因為“父母在不分家”的規(guī)定而憋屈的斗極品親戚的情節(jié),所以我就查了一下——
白茶釀酒秦朝商鞅變法之后,鼓勵百姓們分家析產,一個家里有兩個男丁就必須分家,否則就要加倍繳納賦稅;漢朝初期應該和秦朝差不多,等到漢武帝獨尊儒術之后,才漸漸有了父母在不分家的說法(因為儒家講究父母在無私產和孝道),但這時候應該也只是鼓勵,我沒查到具體的律法規(guī)定;我查到的最早的明文規(guī)定是唐朝開始,如果父母還在子女就提出分家的話就是犯罪,而清朝乾隆也發(fā)布過父母在子女提分家就要挨一百大板(統(tǒng)治者把幾世同堂這種當成自己的功績了,比如乾?。?。
白茶釀酒所以在星漢燦爛里小輩提分家應該是不觸犯律法的,頂多就是被人在背后說幾句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