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周追求真理,是向它求愛求婚;認識真理,是與它相親相依;相信真理,是用它盡興盡歡,所以真理才是人性的至富至善。
小周有種人神氣活現(xiàn),你對他恭維,他不推卻地接受,好像你還他的債,他只恨你沒有附繳利錢。另外一種假作謙虛,人家贊美,他滿口說慚愧不敢當,好象上司納賄,嫌數(shù)量太少,原壁退還,好等下屬加倍再送。不管債主也好,上司也好,他們終相信世界上還有值得稱贊的好人,至少就是他們自己。
小周這生命的軌跡往回呈現(xiàn)在我面前,仿佛與我無關,是發(fā)生在別人身上的事情。仿佛我至今的一生是一部長篇小說,一部別人寫的書,只不過唯獨我擁有打開這本書的鑰匙。
練社會現(xiàn)狀小說在近30年來很是時髦,但其情節(jié)松散,進而成為一系列互相沒有多少關聯(lián)的趣聞軼事,盡管故事本身都很有趣。短篇小說這種形式本身甚至都沒有出現(xiàn),直到近十年來現(xiàn)代作家讀了原版的或翻譯的西方文學,試圖寫一些類似的東西之后,它才初露端倪。
練小說這東西,難就難在它是現(xiàn)實生活的藝術,所以必須在現(xiàn)實中找尋它的審美性質,也就是尋找生活的形式。
練其實,無論是雜文還是評論,詩歌還是小說,抑或其他,每個寫作者都在尋找自己的表達方式,評論只是其中一種。而且,對于我個人而言,尋找適合自己的表達方式甚至是件比擴大自己的言論自由更嚴肅的事情。
小周但是,精神還有一個來源,就是對文學名著和經典的閱讀,這種閱讀也是為了擺脫虛無和孤獨的。
小周小說的相似之處是十分明顯的,二者都使用極為現(xiàn)實主義的技巧,都十分愛好對細節(jié)的詳述,在敘述故事時,他們都不喜歡西歐長篇小說常有的那種主觀性。雖有絲絲人扣的心理描寫,但倘若要作者再由此往前走一步,發(fā)揮一下自己的心理學知識,則很困難。
練作家從本質上都只描寫他們自己,所有的書都是自傳。他們所有的作品都來源于他們跟這個世界的接觸。
練只要找到這本書,在接下來的人生一次又一次的看這本書,這也就夠了。
練喜歡刀光劍影,所以喜歡武俠;喜歡胡思亂想,所以喜歡言情;喜歡古靈精怪,所以喜歡科幻。
練不管是一本漫畫,還是一本人物傳記;不管它是一本散文集,還是一本詩歌集;不管它是一本小說,還是一本報告文學;不管你是高興或是悲傷;不管是孤獨還是寂寞,只要是書中的只言片語能讓讀者心有同感,必會引起共鳴,樂而忘憂
練她說了很多很多同學看武俠、言情之類的書是走火入魔,荒廢學業(yè),甚至…
小周在這個寒假中,我還想要閱讀大量的課外讀物,至少十本書,以歷史和文學小說為主,再加上一本科普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