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月兒一拍桌子,桌上的一雙筷子便彈射而出,被她一把抓住,然后快準狠的沿著鰻魚頸部的刀口插進去,筷子旋轉(zhuǎn),把里面的內(nèi)臟裹挾帶出。
沒有破裂,十分完整,處理得又十分干凈。
周圍看著的人也為這看起來柔弱的小娘子勁爽的手法稱奇。
但旁邊的余師傅的動作也不遜色于她,他今天要做的是一道紅燒黃魚,聽起來簡單,但是各種工序并不簡單。
他刀起刀落,那黃魚就被刨除內(nèi)臟,剮除鱗片。
云月兒將鰻魚頭尾去掉,一手刀也是使得又快又好,隱隱感覺到刀光劍影。
處理好的鰻魚段扣在碗里,加入蔥結(jié)、姜段、黃酒,放進蒸籠當中,用旺火蒸。
這個蒸的時間也要把握得很好,要把肉蒸得酥爛。
然后用豬肉,煸炒蔥姜,把黃酒、醬油等調(diào)料加進去和蒸酥的鰻魚小火慢燒。
聽上去不復雜,主要是前面處理鰻魚的粘液和內(nèi)臟,以及改刀的時候很是繁瑣。
但這道菜要很好的把握火候和時間,云月兒已經(jīng)漸漸的有一種大道至簡的感覺,做什么菜都力求本真,所以菜本身的鮮美滋味很容易就出來了。
而這個時候余師傅的菜也好了,掀開蓋子的時候,那香味一下子就逸散了出來。
前面的人都有些嘩然了。
而云月兒的菜卻沒有他那樣香味四散,卻也不可忽視。
那些有評判資格的吃了頭湯,兩邊都吃了,然后兀自沉思,還剩些的,那些沒有評判資格的百姓湊個熱鬧也有份吃。
這個時候云月兒在吃余師傅的紅燒黃魚。
余師傅的黃魚處理方法和她處理鰻魚的有異曲同工之妙,在剛門上開刀,用剪刀夾住魚鰓連同魚腸一起拉出。
這條魚在紅燒之后也不減魚的焦香味,因為用油滑鍋的時候,腌漬好的魚有被煎炸過。
其中還有冬菇、筍片的香味,魚肉軟嫩鮮甜,回味鮮美悠長。
而余師傅也要品嘗云月兒的鰻魚,這道鍋燒鰻魚色澤光亮,筷子夾起,竟然有些顫巍,汁水滴落,鰻魚段不碎。
一入口,他的眼睛突然間睜開,這道鰻魚不見半點腥味,肉質(zhì)嫩糯酥爛,汁水充盈。
那種被保存的香味現(xiàn)在才在唇齒當中炸裂開來,難怪剛才她的香味并不四處逸散。
而吃了之后,這香味和這鮮味還縈繞唇齒。
其實不用投票他也知道了,他輸了。
后來這些民眾投票也是多投她,唯二的十多票給他,也算是挽尊了。
這一場比試下來他也算是服氣,關(guān)于蟹醬的秘方和注意事項給云月兒又怎么樣?
云月兒也投桃報李給了他幾道秘方,不能說指點,只能說是同行討論一下烹飪的一些細節(jié)之處。
回到自己住的那間客棧的時候,已經(jīng)是有些晚了。
她走進去,一樓竟然罕見的沒有什么人,靠著窗子的桌子邊,坐著一位身穿白衣的人。
白衣服?云月兒額心一跳,想起了西門吹雪,也是一身的白衣服,從里到外都是。
剛開始的時候云月兒還以為他是一個非常冰冷的人,后面才發(fā)現(xiàn)他又冷又騷。
現(xiàn)在看見穿白衣服的,她的神情也會有些古怪。
她本來只想路過,那邊傳來的淡淡的聲音卻分毫不差的傳入她的耳朵。
“怎么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