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假期,我們當(dāng)然沒有什么休息的資格。
這才假期第二天,我就要先完成五十遍的錄音,麒麟劇社大部分是晚場,所以白天陶陽也是在家的。
我錄音也是在陶陽面前錄的,據(jù)說從前還沒有這樣的情況,只是我的某位師大爺曾經(jīng)拿過錄好的磁帶騙師爺,我愣了一下,這是天才啊,要是我早出生幾年,這個方法的專利是不是就是我的了?
一上午的時間都耗費(fèi)在了這里,等我們兩人走出書房的時候,才覺得都已經(jīng)餓的饑腸轆轆且沒有什么精力提起鍋鏟來了。
“咱定外賣吧。”我提議道。
“行,吃啥?!?/p>
“您看著點(diǎn)就行。”
要說陶陽也是有些懶在身上的,找了半天,還是點(diǎn)了小區(qū)外面那家拉面館的拉面,因?yàn)榫嚯x過近,老板直接自己上陣跑了一趟,然后說以后要吃什么就給他打電話,比美團(tuán)上還便宜些。
吃過了飯,陶陽就帶著我去了三慶園,今天上的戲目是全本的《四郎探母》。我一般都在后臺或者側(cè)幕條上或聽或看,一般情況下,除了返場觀眾要求,陶陽也不會讓我太多的出現(xiàn)在觀眾面前。
我坐在后臺的小凳子上,看著其他演員們上妝,偶爾幫忙遞個東西什么的。
“這節(jié)目已經(jīng)定了,怎么偏偏就在這個時候出了事兒呢?”
在后臺我從來都不像在外面那樣,后臺說話的禁忌很多,倒不如保持木訥,保持沉默,起碼不至于錯了規(guī)矩。
“韓姐的嗓子今兒怕是唱不了了?!?/p>
雖說臨場換演員是大忌,但也有一句話叫“救場如救火”。
“要不唱雙簧?”有人提了一個意見。
“可是現(xiàn)在咱們后臺上哪兒找一個唱得了旦角又熟悉臺本的???”
“筱苒,過來?!?/p>
“是,師父。”
“《四郎探母》的臺本熟嗎?你唱這后臉行嗎?”
“筱苒愿全力一試。”
臺上。
我躲在側(cè)幕條,看著臺上唱楊延輝的師父,說不緊張是假的。
“要相逢除非是夢里團(tuán)圓——”
到這里的時候,飾演丫環(huán)的兩位老師已經(jīng)到了側(cè)目條,韓姨在她們后面,我跟在韓姨后面,
“丫頭——”
“有——”
“帶路哇——”
“是啦——”
看著韓姨上了臺,一步步走到中央,我手心里是直冒汗,“芍藥開牡丹放花紅一片,艷陽天春光好百鳥聲喧,我本當(dāng)與駙馬消遣游玩。呀~怎奈他終日里愁眉不展。”
好在沒出什么差錯,等這一出唱完,大家也算是松了一口氣。
因?yàn)楹竺嬗幸粓霰I令箭的戲,兩場戲前后挨著,所以鐵鏡公主一角由兩位演員飾演,個別時候可能需要三個演員來回倒。第二場盜令就不需要我在側(cè)幕條唱了。
“好孩子,好孩子。”韓姨卸完妝就一把拉住我,“好孩子啊?!?/p>
“韓姨,您這樣說我怪不好意思的。”
我專業(yè)本就是主攻青衣,結(jié)果突然間讓我唱花衫,花衫是結(jié)合了青衣和花旦兩個行當(dāng)?shù)奶厣诤隙傻囊粋€新的行當(dāng),同樣也是旦角的一類。今天這一場,才是真的趕鴨子上架。
“今兒唱得不錯,喊了一上午,又唱了這兩個小時,有什么感覺嗎?”說話間陶陽也卸完了妝。
“感覺……”我試著發(fā)了一些氣泡音,這是我跟著一個教配音的博主學(xué)的,說是這樣擬音更容易一些,而且也方便試音,“感覺還好?!?/p>
“大家今兒也辛苦了,晚上一起聚一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