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歷史情節(jié)有部分改編,各位看個樂呵就好,不要當成正史看
書生我的追求啊……
書生(淺笑垂眸,似有羞怯之感)我自認以寫史為己任,自認要為世間明辨是非、決斷禮義
書生(昂首)自認要將古今賢者、義者、能者、勇者、智者、奇者等故事盡數(shù)訴諸筆墨,以此告慰千古,告慰奮發(fā)不屈之努力、矢志不渝之信念
忘川使者先生既要寫史,又要寫關(guān)于人的故事?
書生不錯,我要寫的就是一本關(guān)于“人”的史書
書生天地上下千年,萬萬人自人間走過。天道有時不公,君子不總是得利,小人亦不總是遭難
書生若無文記載,無卷稱誦,千年過后眾家皆為黃土,又如何能說賢者之賢、義者之義?
書生如此之遺忘,何以對得起走過這世間的萬萬人,這難道不可說是人世之大過嗎?
忘川使者(小聲自問)遺忘是……一種罪過?
書生況且,這天地之史本就是關(guān)于“人”的歷史,創(chuàng)造、撰寫、銘記、傳送者,皆為人
書生(遙望遠方,好似看到一道幽長的河流)歷史自遠古傳來,經(jīng)由此時此地流向前方
書生所有人的經(jīng)歷、評說都匯聚其間才造就了它的浩浩湯湯——包括你我
書生(看向使君眼睛)故而,銘記自己來時的路,即是銘記歷史;而銘記歷史,亦是銘記自己來時的路
忘川使者我過去的經(jīng)歷回憶也是歷史?
書生嗯,所有人都是。而歷史又會告訴你:你帶著什么烙印,為何會走到如今
忘川使者(不禁回望)我從一縷靈氣走到現(xiàn)在,路的兩旁是忘川、桃源居、街道、名士……只是再之前、在那之前,好像另有一段故事
忘川使者關(guān)于我的過去,關(guān)于天地的歷史,我到底遺忘了什么、遺忘了多少……
書生此外,天與人如何相系?古與今因何流轉(zhuǎn)?這亦是我與筆下之史所要探究之事
忘川使者以史鑒今,同時預(yù)測未來?
書生(頷首)任何一人,現(xiàn)在是誰、未來如何都由他過去的經(jīng)歷所決定。同樣的,一個國家、文明的歷史經(jīng)歷,也會決定它們現(xiàn)今怎樣、未來如何
書生誰不想看看自己與國家的未來?那便需要讀史、記史、寫史,并且讓它代代相傳!
書生個人、國家、民族,應(yīng)都能從那千萬字之史中,找到自己該走的那條路——(目光炯炯,向前望去)
忘川使者心覺震撼,追隨眼前之人的目光向前探去,竟發(fā)覺眼前的牢獄恍若不存,自己與他正共立于一座豐碑面前
眼前之人熱烈赤忱地望著前方的石碑,仿佛正在凝望自己的理想抱負
仔細看去,那豐碑上篆刻的標題為——《太史公書》
忘川使者(頓悟)他是司馬遷?
司馬遷(高聲吟誦)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忘川使者(對司馬遷行禮)
忘川使者(作揖)太史公
司馬遷(繼續(xù)高聲吟誦)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忘川使者(心感敬仰,再次行禮)
忘川使者太史公之志,令我感佩不已
司馬遷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司馬遷只是,唉——(長久嗟嘆)
豐碑消失,牢獄之景重現(xiàn)眼前
忘川使者太史公這是……?
司馬遷(自嘲)只是為了這理想抱負、世間前途,先得熬過易服之辱、牢獄之辱、皮肉之辱、名節(jié)之辱,以及最終那腐刑之辱
司馬遷自決斷起,當世之人必定會恥笑于“司馬遷”三字;就算百年之后,應(yīng)當也無顏面見祖祖輩輩
司馬遷此等之“生”,如何熬過?唉——
司馬遷(起身往前走)
忘川使者太史公?
忘川使者(走到司馬遷消失處)
忘川使者太史公為何消失不見了?
忘川使者(注視此地的黑暗詭譎處)
???被你發(fā)現(xiàn)了嗎?我不想出現(xiàn)的
忘川使者這一切都是你做的?
???不是,我是想保護你的!雖然她是妹妹、親人,但她不該、不該讓你知道……
忘川使者(她在說什么?什么妹妹?什么不該?)
忘川使者你說清楚!
???(捂住耳朵喊叫)我、我不能說!
???我不能說,也不想被發(fā)現(xiàn)……不要在這盯著黑暗,多看看光亮的地方,好不好?(聲音沒入黑暗)
忘川使者(皺眉)這座牢獄,好似沒有可行的出口
忘川使者(看著燈光與旁邊的一卷竹簡,陷入沉思)我究竟為何被困在此處?她又到底是誰?她的長相好像與我有所相似……
忘川使者(突然驚醒)
忘川使者(發(fā)現(xiàn)自己正在桃源居)
忘川使者桃源居?原來只是一場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