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歷史情節(jié)有部分改編,各位看個樂呵就好,不要當成正史看
忘川使者(看了看面前幾卷《史記》,想起此前之事)
今日午時,忘川使者如往常一般處理完公務后,回至桃源居,而后發(fā)現(xiàn)自己的書桌上多了幾卷未曾見過的《史記》竹簡
忘川使者《史記》?這個樣式并非是桃源居所藏,或許是哪位名士不小心落下的?
于是,忘川使者將《史記》放在一旁,坐在書桌前繼續(xù)處理其他事務。半晌過后——
忘川使者(不知為何十分在意桌邊擺放的《史記》)我打開看看有沒有什么痕跡標志,應該不要緊吧?這樣應能更快地找到失主
只是在打開《史記》竹簡后,忘川使者不知不覺就被其中的文字故事所吸引,渾然不曉何時昏睡過去
忘川使者(思索)或許麒麟知道這些竹簡是誰落下的
忘川使者麒麟
忘川使者(心覺異常)嗯?麒麟?
忘川使者(轉了一圈,沒有找到麒麟)
忘川使者(焦急)麒麟!
忘川使者(忽然察覺,今日的桃源居無人亦無聲,仿佛靜止一般)
忘川使者(嘗試離開桃源居)
忘川使者(訝異)為何走不出去?
忘川使者我……被困在此處了?(恍然)就像先前的牢獄一樣
忘川使者或許可以說,我被困在了“最熟悉的桃源”之中?
忘川使者(撿起竹簡查看)這片上寫的是……東皇鐘、崆峒印、太極圖?傳說中的三神器?好似曾經(jīng)在路邊的書冊上見過
忘川使者這片畫著幾個圖案,好似是一把斧頭和一棵桃花樹?
忘川使者(莫名感覺熟悉)這些文字和圖案代表著什么?
忘川使者(試圖從腦海中尋找相關聯(lián)系后,卻總覺得難以集中思緒)
忘川使者(不禁看向書桌上擺放的竹簡,思索先前夢中所見情形)
忘川使者剛剛夢中見到的是《史記》作者司馬遷……也許,問題還是出在這幾卷《史記》上
忘川使者(回到書桌前,用三世鏡查看《史記》)
恍惚間,忘川使者重新走入夢境,與司馬遷重逢。此時的他正匍匐于書桌前,撰寫著那本《太史公書》
忘川使者太史公,請問這里是……
司馬遷噓。(專注于撰寫手中的竹簡)
眼前的司馬遷面容憔悴枯槁,神情失魂落魄。他死死地盯著眼前的竹簡、筆毫、墨跡,好似這個世上除了它們再無他物
其實忘川使者早已知曉歷史中司馬遷在獄中的決斷,也曾在讀《報任安書》時想象過他的痛苦。然而,終究不如親眼所見來得震撼
忘川使者(作揖)太史公
司馬遷是你啊。(嘆息)現(xiàn)在我這副樣子已如朽木,就連大聲說笑都已失去力氣,怕是無法好好招待來客了,還請見諒
忘川使者(欲言又止)太史公你……
司馬遷閣下看上去仍是沒有變化
司馬遷(低頭淺笑,似有些自嘲意味)或許你想聽聽,我是如何變成這副模樣的?
忘川使者嗯
司馬遷(朝遠方看去)人的一生,也許本就是一片風雨交加的原野啊……
今日出蠶室者——司馬遷
“你看他,好一個褪去“蠶蛹”的太史令”
“偏要為那李陵說話,不得是這個下場?”
“就當是眾人皆醉,只他一個度度“腥”著”
司馬遷我不曾想過,有朝一日,我會懼怕天上的太陽和地上的風
司馬遷還有那廟堂高殿,錦帽綬帶
司馬遷我已垂垂老矣,就連握筆的力氣也沒有了
司馬遷但還是要寫下去,寫下去
“寫下去?!?/p>
司馬遷今時今世,“司馬遷”三字已滿是恥辱,所以我只能繼續(xù)執(zhí)筆,讓一本宏偉巨著在后世為我、為司馬氏正名
司馬遷從前,我寫史是為理想、信念、父親遺志、家族傳承,為探究天人之際、古今之變,也為后人以此為鑒
司馬遷但是,如今卻多了一份不得不為之的無奈
忘川使者(心酸)可是先生理想如此雄偉,信念如此篤定,何必為今時今世的口舌評價而痛苦?先生要相信,此作此舉必定留名千古
司馬遷(呢喃)理想、信念……我和它們相伴自年輕走到現(xiàn)在,它們依舊璀璨,只是我老了
司馬遷或許,我如今心中的痛苦根源,就是這理想與信念
忘川使者(詫異)為何?
司馬遷如若我不曾擁有信念,從來不信什么“是非禮義”,我何苦在風吹傾倒的朝堂上獨自屹立,為李陵求情?
司馬遷再或者,如若我不曾懷抱理想,我又何必攀上高高的廟堂?就算攀上了高處,又何必畏懼跌落泥沼?
司馬遷沒有理想信念的人,不怕名字蒙塵,處在現(xiàn)在這般境遇之中也應當覺得知足吧。(苦笑)甚至,還能把這中書謁者令之職當作莫大的榮耀
司馬遷(閉眼想象)那樣的一生該有多么幸福?
忘川使者(沉思)痛苦源于理想與信念嗎……
司馬遷只可惜,這世上終究是懷志之人多,無心之人少
司馬遷如我、如游俠、如刺客、如日者等等,誰人不是懷揣著各自的理想信念行走于世間?誰人心中又少得了一二兩苦楚?
司馬遷我無法割舍心中的苦楚與悲憤,只能在這樣的夜晚將手中的文字繼續(xù)書寫下去
司馬遷(嘆息)等到晨光乍現(xiàn)的時候,我就離開這張書桌、這間屋子,站在帝王的身旁,把頭顱深深垂下,只做一個謁者理應做的事
忘川使者此時意識到,自己過去似乎從未認真思考過理想信念究竟為何,更無意找尋自己真正的理想信念?,F(xiàn)在不禁向內探尋——
忘川使者我的理想信念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