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王若弗已察覺到華蘭與顧庭煜似有情分,故而今日見了白氏,便一直在套話。方知,顧侯爺已故的大秦氏作為嫡長媳進門四年,一不管家,二不侍奉公婆,三不生兒育女,這讓公婆很不滿意,幾度要顧偃開休妻再娶。顧偃開與那大秦氏情深似海,遲遲不愿休妻再娶,又受不了父母逼迫,最后直接帶著大秦氏到西南戍邊。在大秦氏進門的第六年,顧廷煜出世,寧遠(yuǎn)侯府還來不及為這個期盼已久的嫡孫欣喜,就大難臨頭了。皇帝發(fā)現(xiàn)戶部欠有三百多萬兩的虧空,俱是多年來權(quán)爵功勛所為,皇帝震怒之下,厲行重罰,勒令不還清的便要奪爵抄家!無奈之下,只好去求娶有百萬嫁妝的白氏,但白老太爺瞧不上紈绔子弟的顧家四郎、五郎,又不愿自己的獨女去給顧偃開做妾室。最后顧老侯爺、老夫人只能趕到西南逼著顧偃開休妻再娶。那大秦氏本就體弱多病,生下嫡長子顧庭煜后身子越發(fā)不濟,因著此事更是病上加病,不久后便抑郁而終。...
顧庭煜1歲多時,白氏入府,入府后白氏的大半嫁妝皆用來填補顧府的虧空以保全爵位免遭抄家之難。然而顧府上下并不感念白家的恩情,只覺得是白家攀了高枝,連同顧偃開亦將大秦氏的死遷怒于白氏。白氏在西南守了活寡一年多,起初她并不明白是為著什么,只以為是自己出身微賤,又不如已故的大秦氏賢惠,故而不討顧偃開喜歡。這期間白氏悉心照料顧偃開的起居及年幼且先天不足的顧庭煜,心里只盼著日久見人心,安生的過日子,終有一天顧偃開會看見她的好。誰知顧庭煜2歲時,顧老侯爺去世了,顧偃開帶著白氏及顧庭煜回京守孝。
三年孝期,白氏的賢良讓顧老夫人很是滿意,念著白氏的恩情加之白氏擅理家管事,又對顧庭煜視若己出,顧老夫人便勸說顧偃開與白氏同房。白氏有了身孕后,東昌侯府的秦夫人與小秦氏便時常上門做客,說是顧庭煜是已故大秦氏的唯一血脈,作為舅母與姨娘心中不免掛念,故而時時探望。顧庭煜雖先天不足,但白氏一直重金聘請醫(yī)術(shù)高超的大夫診治調(diào)養(yǎng),已無大礙。可自從秦家三不五時的登門后,顧庭煜的身子又開始不好了。為這顧偃開便時常數(shù)落白氏,罵她這些年對顧庭煜的好都是裝得,一旦自己有了孩子便再不管顧庭煜死活。白氏雖也委屈,自己并未冷待顧庭煜,卻又無從辯駁,更不知是哪里出了問題。想要再找原先那位名醫(yī)再來診治,卻不巧那名醫(yī)竟云游了。最終是顧偃開拍板定了秦家推薦的張大夫為顧庭煜調(diào)養(yǎng)。從那時起,每當(dāng)秦家來人,顧庭煜的身體便有起色,若有時日不來,便身體抱恙。自那時起,顧庭煜與白氏之間便不如以往那樣親密無間。直到顧庭煜6歲時,白氏生下嫡次子顧廷燁。白氏并未偏心于誰,仍舊事事關(guān)愛于顧庭煜,才使得母子關(guān)系沒有破裂,卻也十分微妙,不如此前親密。此時顧老夫人已纏綿病榻,并不管事。
顧庭煜8歲半時,王若弗在王老太師的喪禮上遇見白氏,告知白氏底細(xì)。白氏鬧開來,求到顧老夫人處,在顧老夫人的幫助下徹查府內(nèi),才發(fā)現(xiàn)秦家人一直聯(lián)合張大夫在顧庭煜的藥里做了手腳,雖不致命,卻可以致使顧庭煜氣血雙虧,身子羸弱。而秦家這樣做的目的,也不過是利用顧庭煜纏上上顧家,進而挑撥顧偃開與白氏的關(guān)系,最好白氏也能難產(chǎn)而死或是抑郁多病,好方便小秦氏上位。白氏震怒,她從未想過這侯府里,權(quán)貴中竟是這樣骯臟惡毒。在顧老夫人的幫助下,發(fā)賣了大秦氏留下的一眾仆從,且明令
不許秦家人再來。一番周折后,白氏突然腹痛不止,大夫診后才知白氏已有兩個月的身孕,卻因數(shù)日勞累、怒火攻心而致小產(chǎn)。
白氏小產(chǎn)后,顧偃開頗覺愧對白氏,亦對秦家心生厭惡,但忌于著顧秦兩家的臉面,并沒有將那張大夫送官亦沒有為難于秦家。
不久后,妾室邱姨娘生下庶長女顧婉婷。這邱姨娘原是大秦氏的陪嫁,本已與青梅竹馬的表哥定了親,不曾想被大秦氏臨終指給了顧偃開做妾,只為了惡心白氏。這次秦家下毒的事兒,也有邱姨娘從中舉報的功勞。顧老夫人本想也一起打發(fā)了這邱姨娘,但念在她肚子里的骨肉,才將她留了下來。
白氏為了永絕后患,勸顧偃開趁此機會找秦家把邱姨娘的父母兄妹皆買過來,以免日后秦家以家人做要挾要邱姨娘再做一些危害顧家的事。顧婉婷出生后不久,顧老夫人便離世了。臨終前,要求顧偃開善待白氏,為白氏請封誥命。顧偃開遵循顧老夫人遺囑,要為白氏請封誥命卻被白氏攔了下來,白氏表示若要請封誥命也應(yīng)該是為大秦氏請封,自己作為繼室填房不能僭越。大秦氏的誥命文書下發(fā)后,顧偃開對待白氏的態(tài)度便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zhuǎn)彎。正當(dāng)白氏開心的認(rèn)為自己終于守得云開見月明時,東昌侯府的小秦氏亦認(rèn)為自己的轉(zhuǎn)機來了。
此時的小秦氏已二十五歲了,在旁人眼中已是位嫁不出去的老姑娘。因而小秦氏的兄嫂便打算將小秦氏給三司使張希元做填房,這張希元年長小秦氏足足三十歲,是當(dāng)今張貴妃的親伯父深得圣上信任。小秦氏的兄嫂為了攀附權(quán)貴,又因為這張大人實在比小秦氏年長得太多了,故而不需要出什么嫁妝,因而東昌侯夫婦(小秦氏的兄嫂)極力主張這門親事。
小秦氏貴為東昌侯府的嫡幼女,自小也是千嬌萬寵長大的,如何肯受這般委屈。見顧偃開為大秦氏求封了誥命,便知顧偃開心里還是有姐姐的。便偷偷求到顧偃開的面前,求顧偃開留下她,即便是做妾她也不愿嫁給張希元。顧偃開實在是看她可憐,卻又不能擅自做主,最后顧偃開找來白氏。白氏表示,迎她入府做妾,于秦顧兩家并無好處,還會連累兩家的名聲,若小秦氏愿意,便由顧偃開做媒,給她另尋一門親事,且愿意從自己的陪嫁中拿出三十萬兩給她置辦十里紅妝,只要求小秦氏日后不再做有損顧庭煜的事。因此事實在耽擱不得,顧偃開火速給小秦氏尋了一位在西南軍中任職六品將軍的武官,年二十二,因自幼家貧,小小年紀(jì)便去從了軍,從最低等的士兵一點點升上來的,也因此二十二了尚未娶親。近些年也攢了些家底,雖不富貴,卻也算是小康,家中已無父母兄弟,孑然一身。小秦氏對此十分滿意,但東昌侯夫婦卻不滿意嫌其太過貧寒。為此小秦氏只能以死相逼,要么同意這門婚事,要么自己就死在嫁給張希元的花轎里。東昌侯夫婦思來想去,最終同意了這門婚事,不過顧府給的三十萬兩嫁妝,到小秦氏手里的時候只剩下了十萬兩,其余皆被東昌侯夫婦私吞了下來。
親事定下后,小秦氏以即將遠(yuǎn)嫁想臨行前再見一見外甥之名來到寧遠(yuǎn)侯府。屏退眾人后,小秦氏向白氏下跪賠禮,并向白氏傾述自己做出此等錯事亦是無可奈何。
小秦氏十歲的時候,大秦氏嫁進顧府。入府后,大秦氏既不服侍公婆又體弱不善生養(yǎng),在京城中將秦家姑娘名聲敗壞了,因而小秦氏在最適婚的年齡時,竟無一家上門求娶。后來小秦氏的父母相繼過世后,小秦氏作為在室女接連守孝四年,待孝期過了之后,小秦氏的兄嫂便日日在小秦氏的面前說顧偃開與大秦氏如何的恩愛,顧偃開是個多么好的良配,起先小秦氏并不聽從嫂子的話,亦反問過嫂子“那顧偃開已續(xù)弦娶了揚州白氏做填房,你還日日與我說姐夫的好處,難不成是要我與姐夫做妾嗎?”誰知東昌侯夫人舌燦蓮花地說道:“妹子呀,咱們東昌侯府的姑娘怎會與人做妾呢?便是低嫁也是不能的。嫂嫂并非那刻薄之人,實在是你年歲大了,好人家不容易找。你大姐夫怎么待你姐姐的,咱們?nèi)叶记宄?。你嫁過去他能待你差?別提那個卑賤的鹽商之女了,遲早被休!再說了,你大姐姐留下的人能叫她舒服了?嫂嫂也是為你好,只要能嫁到那寧遠(yuǎn)侯府,好處可都在后頭呢。煜哥兒那身子,唉,天生體弱實不是個長壽數(shù)的,只要你生下個哥兒,以后襲爵的還不是你兒子!白氏生的那個小兔崽子,你還怕收拾不了?”小秦氏雖心中明白,不過是兄嫂不愿給她出一份體面的嫁妝,嫁到寧遠(yuǎn)侯府便能省下這筆嫁妝錢,又不愿小秦氏低嫁以免影響日后自己女兒議親。若想高嫁,又因大秦氏敗壞了秦家姑娘的名聲,小秦氏自身年歲又大了,實在是不好找。權(quán)衡之下,顧偃開竟是小秦氏唯一的出路。因而小秦氏才配合兄嫂,買通了張大夫給顧庭煜下藥意圖借此挑撥顧偃開與白氏的關(guān)系,又方便時時出入寧遠(yuǎn)侯府以達(dá)到勾引顧偃開的目的。只是萬萬沒想到,顧偃開心中只有大秦氏又顧及禮法,小秦氏幾番勾引都未成功。白氏也沒有想象中的愚蠢,竟然能夠發(fā)現(xiàn)這其中的勾結(jié),并坐實證據(jù),迅速處理。如今小秦氏誠懇的向白氏道歉認(rèn)錯,并感激白氏愿意給她一條生路。故而又將如何謀害顧庭煜,以及其中的種種講述給了顧庭煜,以免顧庭煜對白氏仍心有芥蒂。
送走小秦氏后,顧偃開與白氏雖在孝期不能同房,但兩人的感情卻急速升溫。
顧老夫人的三年孝期服完后的一日晚上,白氏遍尋不見顧偃開,最后在顧家的祠堂看見顧偃開抱著大秦氏的靈牌哭訴。白氏不敢上前驚擾亦按捺不住內(nèi)心的好奇,便藏在門口,仔細(xì)的聽著。
聽了足足有半個時辰才聽明白,總結(jié)有兩點,一是顧偃開愧對大秦氏,未能履行一生一世只愛她一人的承諾。二是顧偃開情不自禁的對白氏動了真情。白氏喜不自勝,趕忙偷偷回房,以免被顧偃開發(fā)現(xiàn)自己偷聽。
一年后(顧庭煜13歲時)白氏再度有孕,十月懷胎后,白氏生下嫡女,取名顧舒婷。
待王若弗領(lǐng)著十歲的長柏上京趕考時,顧庭煜已16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