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的時候,姚青竹悄悄請教姚山河,詢問爺爺是不是一直有打罰學生的習慣,以前有沒有把學生打壞的先例。
姚山河嘴角抽抽的感嘆道:“兒子,你爺爺如今都好多了,估計是年紀大了,慈祥了,已經(jīng)很少動手了,以前……你爺爺年輕的時候……脾氣有點急,估計也是學生老是學不會,又氣又急,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被打過……”
“包括你和二叔?”
姚青竹知道,父親和二叔也是姚爺爺?shù)挠H自教導的學生。
看著兒子亮晶晶的眼睛,滿臉好奇,姚山河赧然的搓搓自己的下巴,難為情的回答:
“對,包括我和你二叔。”
姚山河暗自腹誹,人家是親生兒子軟和點,自家老頭是自家人下手更狠。
接著解釋了,當初他們兄弟和其他族人一起在姚爺爺?shù)膶W堂上學習,幾乎都被打過手心,有的甚至屁股開花,反正是學不會就挨打,學不會就挨打,有時候上一次的紅腫還沒消下去,下一次的板子又落手上了,唉……反正沒有退學就得繼續(xù)。
“兒子,不要怕,你爺爺有分寸的,我和你二叔是實在沒天賦,怎么也學不會文章,不是害怕挨打……你不一樣,你爺爺說,你比他的天賦還高,說不定能實現(xiàn)咱家的愿望呢?!?/p>
姚青竹聽著父親強調(diào)自己不是害怕挨打,無語的暗自反駁,說不定就是因為挨打多了所以厭學了呢。
學會背和讀,又開始寫。
姚青竹發(fā)現(xiàn),這可比認字難多了。
“六萬,你說我以前怎么沒去學學書法呢,現(xiàn)在才開始從執(zhí)筆和磨墨開始,哎喲,這連這墨水都要求濃淡恰巧合適,真是考驗耐心啊。”
“現(xiàn)在學也不晚,反正學不學有什么關系,如果沒有記憶,你學了也白學?!?/p>
也是,本來他是要求封印記憶的,誰知道會出錯呢。
科舉要求字面整潔,而且聽爺爺說字寫的好,以后還可以賺錢。
最簡單的就是可以抄書掙錢,不過爺爺說,這是小道,就賺個辛苦費用。
因為如今的書籍要么是雕刻印刷,要么人工抄寫,后來姚青竹回憶,貌似活字印刷這個時候還沒出來,所以人工抄寫書籍還是寒門學子的一門賺錢手藝。
當姚青竹詳細了解才知道,書店不是誰抄的書都能賣出去的,你起碼要抄著很工整,字體要大小一致,一張紙一個字都不能錯。
這樣的要求就導致每個抄書的人都抄得小心翼翼,熟練工一本一千字的書都要抄七八天到半個月,除去筆墨紙硯的成本,利潤就少很多,只在100-200文之間,錯的越多,利潤就越少。
就目前姚青竹的毛筆字,就完全不合格,還帶著現(xiàn)代化的烙印,經(jīng)常不自覺的會冒出來少一筆或者多一劃,再加上就有錯字涂改的痕跡,或者被墨水污染的地方,字體也不大一致,有些還有點潦草,這樣的抄寫,爺爺說人家書店壓根就不會收,只能砸在手里了。
爺爺說抄書,一方面是練字賺個辛苦錢,一方面是增加藏書,畢竟寒門子弟藏書很少,買書花銷很大,爺爺當年是在哪里看到自己沒有的書籍就想方設法的抄寫回來,特別是那種有名人名士筆記的書籍,不說價值千金,還是有很多讀書人哄搶的。
爺爺還說,如果書法小成,也是很能省錢的事情,因為成為讀書人,除了筆墨紙硯和書籍費錢之外,還有就是人情往來的禮物最為費錢;
畢竟老師同學,甚至出仕做官,同事上司過年過節(jié)都需要送個禮物,老是在外面買太過浪費銀錢,如果有一手好的書法和丹青的才藝,那么送禮也就可以用自己的作品,這樣既能省錢,又拿得出手,甚至還可以交流才藝,可謂一舉多得。
姚青竹想起劇情中,盛纮因為一筆好字,直接從籍籍無名的小官中脫穎而出,被皇帝夸獎,記憶深刻,不禁感嘆好字簡直是讀書人的另外一張臉面呀。
猶記得姚爺爺感嘆,說如果書法大成,那簡直就是藝術(shù)品,價值千金,甚至或者說價值連城,歷史留名的大師啊。
哎呀,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再光輝的未來,也得要從一筆一劃的寫字開始,姚青竹手起筆落開始在紙上練習起“永”字來。
—————————————————————————————————
作者小竹子謝謝各位寶寶們的收藏、評論、點贊、花花、金幣、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