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貞內禪
歷史背景
805年,唐德宗去世,太子李誦繼位,是為唐順宗。
順宗即位后,重用王叔文、王伾等人進行改革。他們和彭城人劉禹錫、河東人柳宗元等人一起,形成了以"二王劉柳"為核心的革新派勢力集團。他們維護統(tǒng)一,主張加強中央集權,反對藩鎮(zhèn)割據(jù),反對宦官專權,并積極推行革新,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史稱“永貞革新”。
但順宗的永貞革新進行得并不順利。由于準備不足,順宗本人對改革決心不堅定,且急功近利,最終導致宦官俱文珍等聯(lián)合部分藩鎮(zhèn)一起向順宗施壓,囚禁順宗,要求順宗廢除改革。順宗無奈,只得眼睜睜看著自己的重臣王叔文、王伾等被貶,“二王劉柳”集團被迫解散,核心人物都遭到了流放,史稱“二王八司馬事件”。王叔文、王伾后被賜死。
貞元二十一年(805年)三月,宦官俱文珍、劉光琦等人聯(lián)合劍南西川(今四川成都)節(jié)度使韋皋、荊南(今湖北江陵)節(jié)度使裴鈞等人的力量,迫使唐順宗立李淳(李純)為太子,八月又禪位于李純,是為唐憲宗,改元永貞,史稱“永貞內禪”。永貞內禪的結果使得王叔文被貶為渝州司戶。一百四十六天內發(fā)生的“永貞革新”全盤被推翻。
順宗被拜為太上皇僅半年后,就歸西了。永貞元年(公元806年)正月十八日,憲宗下詔告知天下太上皇染病,次日,憲宗宣布太上皇不治,駕崩,這突如其來的一切看起來太離奇了,像演戲一樣。有人說順宗是被人謀殺,也有人說順宗是自然病死的。這其中的原因,史學界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不過,明眼人應該都能看出來,從順宗禪位前后,這里邊肯定是有貓膩的。很多人認為,唐順宗之死為謀殺,唐傳奇小說《辛公平上仙》即為映射這一事件。
失敗原因
一,時運不濟。
順宗由于身體羸弱,實際當皇帝才半年多。就在這幾個月里,也是重病在身,口不能言??偘l(fā)動機停轉,改革產品當然下線。
二,權力基礎薄弱。
唐朝中后期,國家權力長期掌握在宦官和藩鎮(zhèn)手中,盤根錯節(jié)。改革者只是一小群地位較低的新人,有筆無劍。比如宦官拒不交出兵權,二王一點辦法沒有?!岸鮿⒘币欢阮^腦發(fā)熱,互相吹捧是伊尹、周公、管仲再世,豪壯得意、不可一世。這種狂熱不但引發(fā)了普遍的妒忌和敵意,而且也無法冷靜駕馭復雜政局,處理多方面牽扯關聯(lián)?;鹿偌瘓F則依靠實力強大的藩鎮(zhèn)和老臣,實施反擊。改革者的權力如同圖畫山岳,一戳就破,基礎太脆弱了。
三,“休克療法”操作太急。
德宗積弊已深,企圖采用“休克療法”或“震蕩療法”,短短幾個月就煥然一新,很難奏效。只有循序漸進,方為上策。但“二王劉柳”擔心順宗不久于世,以百米跑速度接連推出力度很大的改革措施,結果欲速而不達。
四,涉嫌腐敗。
改革集團仍然未能逃脫人性弱點。他們在運動中忙于升官,急于求成,一個接一個提拔朋友和熟人。只要團體內有人說“某甲可以擔任某官”,過不了兩天某甲便已得到這個職位。二王得勢時,門庭若市。王伾還專門做了一個收藏禮金的大木柜,夫婦二人在大柜子上睡覺,享受金錢快感,結果授人口實。
五,內訌。
改革深入之后,王、韋產生不同意見,竇群事件就是個例子。另外,王叔文要殺劉辟,韋執(zhí)誼竭力勸阻。還有個叫羊士諤的人指責革新運動,王叔文也要殺他,韋執(zhí)誼以為不可。王叔文氣得不得了。其實韋執(zhí)誼的用意,是為了緩解改革者與眾多朝官的緊張。韋執(zhí)誼派人向王叔文解釋說:“我并不是違背約定,只是多方設法成就老兄的事情罷了?!钡跏逦牟荒苋萑?,甚至想殺掉韋執(zhí)誼。
六,不善于妥協(xié)。
對立雙方都陷入了你死我活、魚死網(wǎng)破的斗爭哲學之中,不能自拔。王叔文固然勇氣有余計謀不足,韋執(zhí)誼在最后關頭也拒絕了與新皇帝憲宗妥協(xié)的余地,實為遺憾。
主要影響
順宗的禪位,標志著“永貞革新”成為一次失敗的政治改革,革新運動被扼殺, 唐朝政治更加黑暗,從此唐朝又創(chuàng)了一個新的惡例,每個皇帝都把自己任用的人當作私人,繼位的皇帝對前帝的私人,不論是非功過,一概予以驅除。宦官擁立皇帝,朝官分成朋黨,本來就有相沿成習的趨勢,在唐憲宗以后,都開始表面化了。
勘誤
“永貞內禪”并不是發(fā)生在唐順宗永貞年間,而是在唐德宗李適去世后。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發(fā)生了被迫禪位于李純的事件,順宗被拜為太上皇。此時距離春節(jié)還有四個月,為了紀念順宗,憲宗李純規(guī)定明年為順宗永貞元年。實際上,順宗在位的一年多(公元805年),唐年號仍為貞元,唐順宗即位還未來得及改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