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大禹的時候,扶蘇的眼睛明顯亮了一下,興奮的說到:
扶蘇堯舜禹皆是圣王,我自然知道!
蕭隆緒點了點頭,然后開口到;
蕭隆緒那三人為何被人稱之位圣王呢?
扶蘇堯舜禹三位皆是將地位禪讓給了賢德之人!
扶蘇且三人統(tǒng)治期間,治理好了黃河,而且禹也是因此被推上了君位!
蕭隆緒那么公子認(rèn)為他們是聰明的人,還是愚蠢的人呢?
扶蘇自然是聰明之人!
蕭隆緒圣王皆是聰明之人,那么聰明的人都會把家業(yè)傳給自己的兒子,沒有兒子的也會傳給兄弟,那么圣王為何沒有將君位傳給自己的兒子?
扶蘇這……
蕭隆緒公子你要知道,有時候我們個人所有的權(quán)利越大,那么其就越很少能代表自己。換句話來說,一個權(quán)利很大的人,他代表的是其背后一部分人的利益!
蕭隆緒堯為了考察舜,將自己的兩個女兒嫁給了他,請問這是在考察什么?
蕭隆緒考察其是否能娶兩個老婆?
蕭隆緒還是這是拉攏的手段?
蕭隆緒公子以為呢
扶蘇我不知道!
蕭隆緒舜繼位后,因大禹治水有功,便將君位禪讓給了禹!
蕭隆緒這就好比君王讓大將軍出征,大將軍得勝歸來,積累了超過君王的名聲,那么大將軍還朝,君王不能殺了大將軍,那么該怎么處置大將軍?
扶蘇?。?/p>
扶蘇這……
扶蘇大將軍功高震主,若不能殺,只能將自己的位置禪讓出去!
蕭隆緒禹將君位禪讓給了伯益,但是卻被禹的兒子啟奪了去,這是為何?
扶蘇這……
蕭隆緒若啟的名聲沒有超過伯益,那么啟是如何奪得王位的?
蕭隆緒如果啟的名聲超過了伯益,那么禹為什么把王位傳給伯益?
扶蘇想破了腦袋也想不出來,而且內(nèi)心漸漸滋生了憤怒,一種被儒生愚弄的憤怒,也是對于自己不能察納雅言的憤怒,天天聽那些儒生說堯舜禹是如何的賢德,卻是并沒有說堯舜禹究竟賢德在何處,也沒有說他們是如何治理天下的!
扶蘇請先生教我!
蕭隆緒請公子言!
扶蘇先生反駁了儒家至圣先師孔夫子所推崇的三位圣王,那么先生必然知道儒家其優(yōu)劣!
扶蘇扶蘇只學(xué)得皮毛,不知其大意!
蕭隆緒無論是儒家,法家又或是其它學(xué)派都有其局限性!
蕭隆緒先說公子所說的儒家!
蕭隆緒因為生產(chǎn)力的改變,各自耕作的效率明顯不如協(xié)同耕作的效率,于是井田制便誕生了!
蕭隆緒這是周朝的立國之本!
蕭隆緒因為生產(chǎn)力提高,土地可以種出更多的糧食,但是賦稅卻并沒有改變,便可以養(yǎng)活大量的軍隊,而且還可以拿多余的糧食去收買人心!
蕭隆緒帝辛作為商朝的國君,周朝想要奪得商的天下,必然要將其最后一位國君刻意抹黑,以此讓自己站在道德的至高點,讓自己獲得更多的擁護。
蕭隆緒但是如果最后一位國君并不昏庸,殘暴公子認(rèn)為該如何?
扶蘇商紂王-帝辛,荒淫無度,殘暴不堪,先生為何說他并不昏庸,這是為何?
蕭隆緒公子還記得我所說一個人并不能代表自己嗎?
扶蘇先生的意思是,帝辛的行為是其背后那群人的原因?
蕭隆緒沒錯,所以對于他們來說,他們做的只是每個人都會做的事情,受時代的局限性,我們當(dāng)然認(rèn)為那殘暴,但是在當(dāng)時來說,那就是很正常的事情!
蕭隆緒活人祭祀,那都是世代相傳下來的,而且祭祀之人也不能是尋常之人,地位也要很高的!
蕭隆緒面對此,公子若是周朝開國之君,如何把商朝之人拉攏過來?
扶蘇其必然是答應(yīng)這些人,不會祭祀他們!
蕭隆緒除此之外呢?
扶蘇增加自己的名聲,那么自己給他人的條件比帝辛更優(yōu)越就好了!這樣自己的名聲就提高了!
蕭隆緒善!
蕭隆緒正是如此!篡位是目的,增加名聲是手段,公子可區(qū)分其二,便可知天下八九成事情的真相了!
扶蘇先生說儒家為何說其了周朝!
蕭隆緒儒家是建立在周禮的基礎(chǔ)上,所以說想了解儒家必先了解周禮!
蕭隆緒周禮又離不開周朝!
蕭隆緒所以要說一下。
蕭隆緒公子知道周禮是如何誕生的嗎?
扶蘇請先生解惑!
蕭隆緒周代商,其最大的輿論就是謀權(quán)篡位!
蕭隆緒那么如何防止他人和自己一樣謀權(quán)篡位便成了第一要考慮的事情。
蕭隆緒這就是分封制的由來!
蕭隆緒把權(quán)利,國土分出去,當(dāng)然這些權(quán)利,國土都沒有天子的國土多,沒有天子的軍隊多,也沒有天子的權(quán)利大。
蕭隆緒這些得到實惠的,公候伯子男,得到的是篡位后周天子的冊封,那么如何證明自己所得的封號名正言順?
扶蘇承認(rèn)天子的合法性!
蕭隆緒公子認(rèn)為秦得天下,該郡縣制,還是分封制?
扶蘇分封天下,可以承認(rèn)天子的合法性!
扶蘇郡縣制,破壞太多人的利益了,就像是先生所說的!
蕭隆緒歷史的車輪是向前的!
蕭隆緒公子認(rèn)為,分封制下的周朝是如何滅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