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馳對投資生出興趣,坊間總說或許和他與劉鑾雄的交情有關。劉鑾雄是城中出了名的投資能手,兩人往來時,席間談資難免繞不開市場動向、資產(chǎn)布局,耳濡目染間,周星馳眼里也漸漸有了對“投資”的琢磨——不再只盯著劇本里的故事,也開始留意現(xiàn)實里的“機會”。
后來他拿下天比高地皮,力排眾議要建四幢獨立屋時,不少人覺得冒險:地段雖好,可這般低密度的豪宅,真能有人接盤?他卻咬著牙推進,從設計圖紙到建材挑選,連庭院里該種哪幾棵樹都親自過問,倒有幾分拍電影時的較真。
等屋子落成,白墻襯著綠植,隱在綠蔭里像藏著的珍珠。沒過多久,其中兩間便以天價成交的消息傳開,比當初預估的價格高出近三成。買主贊屋子“藏得好、用料實”,圈內(nèi)人這才嘆:周星馳哪里只是會拍喜劇,看投資的眼光,照樣毒得很。
他自己倒沒多張揚,只是某次和宋南希路過那片宅子,指著遠處的屋頂笑:“你看,當年有人說我瞎折騰,現(xiàn)在倒成了‘有眼光’?!彼文舷0ぶ局肫鹚疽垢膱D紙時的樣子,輕聲接:“哪是運氣,是你不管做什么,都肯花心思磨?!彼D頭看她,眼里的光比談成生意時更軟——或許從跟著劉鑾雄學看市場,到自己摸著石頭試水溫,支撐他的從來不是“跟風”,是想把日子過扎實的心思,就像當年他攥著南希遞來的炒股筆記時,那份“要把家護好”的篤定。
媒體總愛琢磨周星馳的“多面”,說他沒有分裂人格,卻藏著好幾重模樣,像塊被陽光折射的棱鏡,不同角度看,是全然不同的光。
戲里他是跳脫的喜劇魂,擠眉弄眼間能把市井小人物的癡與暖演活;戲外卻常被說“片場暴君”——拍《喜劇之王》時,一場尹天仇喊“努力!奮斗!”的戲,他盯著監(jiān)視器磨了十七遍,連群演的站位都要親自挪,助理遞水都被他揮手打斷:“別分神!”可轉頭看見場記小姑娘蹲在角落哭,又會放軟聲音問“是不是被罵了”,塞給她顆糖說“剛是我急了,對不住”。
有人說他小氣,當年拍電影連道具都要反復用,一件戲服縫縫補補穿三回;也有人記著,混音師結婚缺輛車撐場面,他二話不說把自己的法拉利開過去,只說“小心點,別蹭了”,連油錢都沒提。合作過的演員怨他苛刻,一場哭戲能讓女演員吊足一下午情緒;可跟他熟的老搭檔都知道,他會把最好的臺詞留給配角,說“小人物才更要發(fā)光”。
宋南希有時會笑他“活得像本矛盾集”,他卻只是低頭給嘉荔擦手,聲音輕:“哪有那么復雜。片場要較真,是怕對不起觀眾;私下里對人好,是怕虧了良心?!被蛟S他從不是刻意活成多面,只是把“認真”和“柔軟”分了場合——對作品,他是寸步不讓的匠人;對在意的人,他藏著不聲張的溫吞,就像他肯把法拉利借出去,不是大方,是記著混音師熬夜改音效時的拼;片場急眼,也不是苛刻,是怕那束“努力奮斗”的光,沒能真的照進戲里。
這些兩極的評論,說到底,不過是他把“對事”和“對人”拆得太分明——事要做到極致,人要留三分暖,便成了旁人眼里猜不透的“多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