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xué)樓的陰影籠罩下來,帶著一種特有的涼爽。
和外面陽光燦爛的街道不同,這里的光線顯得有些昏暗。
空氣里的味道更加濃郁了。
粉筆灰,舊書本,還有某種消毒水的刺鼻氣味,蠻橫地占據(jù)了他的嗅覺。
記憶深處,這味道總是伴隨著沉悶的課堂,還有做不完的試卷。
如今再次聞到,卻奇異地沒有了那份厭煩。
只有一種疏離的審視感。
他像一個游客,踏入了一片早已荒廢的故園。
走廊悠長,水磨石地面被打掃得還算干凈,映著窗外透進(jìn)來的,被切割成塊狀的光。
光影在他腳下緩慢移動。
偶爾有穿著同樣校服的學(xué)生匆匆跑過,帶起一陣風(fēng)。
他們的臉上帶著焦急,或是剛睡醒的迷糊。
沒有人特別留意他。
一個沒背書包,獨自慢行的學(xué)生,在早自習(xí)即將開始的混亂中,并不算太扎眼。
這讓他稍微放松了一些。
腳步依然不快。
體質(zhì)提升帶來的輕盈感,讓他有種不真實的漂浮錯覺。
似乎一用力,就能跳得很高。
他克制著這種沖動,目光掃過兩邊的墻壁。
墻上貼著一些宣傳畫報,還有名人名言。
有些已經(jīng)微微泛黃卷邊。
“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擠,總還是有的?!?/p>
魯迅先生的話,此刻看來,別有深意。
他確實擠出了大把的時間。
從死亡的終點,回到了青春的起點。
只是這“海綿”,代價未免太大。
前方樓梯口,幾個女生正低聲討論著什么,不時發(fā)出壓抑的笑聲。
看到林默走近,她們下意識地收聲,好奇地瞥了他一眼,又很快移開目光,繼續(xù)剛才的話題。
是陌生面孔。
也可能,是過去的自己從未留意過的同學(xué)。
他的高中生涯,大部分時間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對周圍的人和事,關(guān)注得太少。
這也是遺憾之一。
他順著記憶,走向右側(cè)的樓梯。
高三的教室,在三樓。
樓梯的扶手是深棕色的木質(zhì),上面有些刻痕和涂鴉,時間留下的印記。
手掌撫摸上去,有種粗糙又溫潤的觸感。
一步,一步。
皮鞋踩在水泥臺階上,發(fā)出輕微而清晰的聲響。
在相對安靜的樓道里,這聲音顯得有些突兀。
他能聽到自己的呼吸聲。
平穩(wěn),綿長。
不再像過去那樣,爬幾層樓就有些氣喘。
二樓。
三樓。
走廊里的人明顯多了起來。
各個班級門口都有學(xué)生進(jìn)出。
喧鬧聲,讀書聲,桌椅拖動的聲音,交織在一起。
熟悉的環(huán)境音。
他停下腳步。
前方不遠(yuǎn)處,就是(七)班的教室門牌。
白底黑字,簡潔明了。
門是開著的。
里面?zhèn)鞒霾凰阏R,但充滿活力的讀書聲。
英語。
是他高中時代最頭疼的科目之一。
那些曾經(jīng)無比熟悉,后來又逐漸模糊的面孔,就在這扇門背后。
他站在原地,沒有立刻走進(jìn)去。
像一個遲到的訪客,在門外猶豫。
里面的人,會發(fā)現(xiàn)他的不同嗎?
那個死氣沉沉,成績中游,對一切都漠不關(guān)心的林默,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眼神沉靜,帶著秘密,仿佛從未來歸來的幽靈。
他整理了一下并不存在的衣領(lǐng)。
調(diào)整了一下呼吸。
然后,抬腳,朝著那扇敞開的門走去。
光線從教室的窗戶透出,將門口的地面照亮。
他即將踏入那片光亮。
也即將,踏入他既熟悉又陌生的,十七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