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點十七分。
進修學院宿舍的日光燈管滋滋作響,照得曾巖的黑眼圈泛著青。他抓狂地揉著一頭亂發(fā),面前的論文草稿上畫滿了紅圈和問號。
“完了完了……”他哀嚎一聲,癱在椅子上,“‘實驗數(shù)據(jù)’寫成‘實驗數(shù)居’,‘方法論’寫成‘方輪法’——我這是要創(chuàng)造新漢字嗎?!”
堯青頭也不抬,鋼筆在稿紙上沙沙走著:“第三頁第七行,你把‘彈簧勁度系數(shù)’的單位‘N/m’寫成了‘m/N’?!?
曾巖撲過來搶他的筆記:“給我抄抄!”
“自己改?!眻蚯嘤酶觳仓鈸踝∷?,“你那個掃把柄實驗的創(chuàng)意值八十分,別讓錯別字毀了?!?
曾巖悻悻坐回去,忽然瞥見堯青的額頭冒出冷汗。
“又疼了?要不你去休息剩下的交給我?!?
“沒事?!眻蚯喑冻鲆粋€笑,“就是暖氣太干?!?
堯青眨了眨眼,試圖聚焦,但心臟突然傳來一陣尖銳的刺痛。他下意識按住胸口,呼吸變得短促。
“別勉強了。你倒在這我可背不動你?!?/p>
“我真沒事……”堯青擺擺手,但手指已經(jīng)開始發(fā)抖。
曾巖一把奪過他手里的鋼筆:“去躺著,剩下的我來?!?
“還有三組數(shù)據(jù)沒處理——”
“我他媽又不是文盲!”曾巖瞪他,“你躺床上口述,我寫,行不行?”
堯青沒再堅持。他慢慢挪到床邊,從背包里摸出藥瓶,倒出兩片含在舌下??酀奈兜涝诳谇焕飻U散,心跳的鈍痛稍稍緩解。
曾巖背對著他,肩膀繃得緊緊的,筆尖在紙上劃出沙沙的聲響。過了很久,他突然說:“你知不知道,你現(xiàn)在的臉色跟死人一樣?”
堯青笑了:“那你還讓我口述?不怕我說到一半斷氣?”
“閉嘴吧。”曾巖頭也不回,“真斷氣了我給你做人工呼吸——反正我媳婦兒不知道?!?
堯青胸口發(fā)疼,但這次是笑的。
窗外,北京城的燈火漸次熄滅,只剩他們這一扇亮著的窗。
第二天早晨,堯青被一陣急促的敲門聲驚醒。
“醒醒!八點了!”曾巖的聲音隔著門板傳來,“答辯九點開始,你再不起來咱倆就得裸奔去會場了!”
堯青猛地坐起,眼前一黑。他緩了幾秒才看清時間——確實八點了。他昨晚居然睡著了,連曾巖什么時候?qū)懲甑恼撐亩疾恢馈?
洗漱時,鏡子里的男人臉色慘白,眼下兩片青黑,活像被吸干了精氣。堯青往臉上潑了把冷水,強行打起精神。
走廊上,曾巖正跟個女老師搭訕:“……對,就是那個用掃把柄做實驗的!您看了報紙沒?我們組照片拍得特帥——”
女老師捂嘴笑著走了。曾巖轉(zhuǎn)身,看見堯青,立刻變臉:“祖宗!你怎么連領(lǐng)帶都不打?”
他從兜里掏出一條深藍色條紋領(lǐng)帶,三兩下給堯青系好:“我媳婦兒非要我?guī)?,說‘萬一見著領(lǐng)導呢’——結(jié)果便宜你了?!?
堯青低頭看了看:“……這是你結(jié)婚那條吧?”
“咋的?嫌棄???”曾巖拽著他往會場走,“告訴你,這上頭可有喜氣,保準咱倆答辯順利!”
上午九點,進修學院禮堂。
評委席坐著五位教育界泰斗,最中間的是北師大物理系主任高中閣——當年嚴柏昌的老同學。堯青在簽到表上看到自己的名字被排在倒數(shù)第三組,和曾巖的論文題目并在一起:《基于生活化實驗的物理教學創(chuàng)新——以胡克定律替代方案為例》。
“緊張?”曾巖捅捅他。
堯青搖搖頭,但是他隨后又點點頭“有點,上次論文答辯還是在大學畢業(yè)的時候?!?/p>
前面幾組的答辯波瀾不驚。有個東北來的老師講到激動處,突然掏出一把二胡,說要演示“聲波共振”,被評委禮貌打斷;還有個女教師展示自制的電磁炮教具,結(jié)果電路短路,炸飛了PPT激光筆。
“第十組,請準備?!?
堯青深吸一口氣,突然被曾巖拽住袖子:“等等!咱倆的彈簧模型呢?”
兩人面面相覷——落在宿舍了。
“我去拿!”曾巖扭頭就跑。
堯青剛要追,主持人已經(jīng)念到:“……請堯青、曾巖老師上臺?!?
全場目光聚過來。堯青硬著頭皮走上臺,忽然瞥見評委席上的趙明德沖他眨了眨眼。
“各位專家?!彼€(wěn)住聲音,“我們的實驗器材出了點意外……”
禮堂后門突然撞開。曾巖氣喘吁吁地舉著個衣架沖進來——正是宿舍晾衣服的金屬支架,上面纏著幾根橡皮筋。
“替代方案!”他大喊,“就像我們論文里寫的!”
曾巖走上講臺,緊握著話筒,他自己其實也很緊張只不過在堯青面前強裝鎮(zhèn)定,他開場白堪稱災(zāi)難。
“各、各位老師好!”他結(jié)結(jié)巴巴地說,“我們的論文是……呃……關(guān)于低成本實驗教具的開發(fā)……”
臺下一位評委皺眉:“請具體說明研究對象?!?
曾巖卡殼了。堯青適時接過話頭:“我們以胡克定律為例,用掃把柄、橡皮筋等日常物品替代專業(yè)器材,誤差控制在3%以內(nèi)?!?
他的聲音很穩(wěn),仿佛昨晚那個虛弱的人不是自己。趙明德眼睛一亮,往前傾了傾身子。
隨著演示的深入,曾巖也放松下來。講到用自行車鈴鐺改裝靜電發(fā)生器時,他甚至活靈活現(xiàn)地模仿起學生們的驚呼聲:“‘老師!這玩意兒真能電人!’”
全場哄笑。趙明德帶頭鼓起掌來。
答辯比預想的順利。
曾巖用衣架和橡皮筋演示了胡克定律的變式實驗,堯青則用礦區(qū)卡車測加速度的案例,闡述如何將生活場景轉(zhuǎn)化為教學資源。講到“窮教師定律”時,評委席一位老教授笑得直拍大腿。
“最難能可貴的是?!壁w明德在點評時說,“你們把資源匱乏變成了教學創(chuàng)新的契機——這才是基層教師最需要的智慧。”
提問環(huán)節(jié),有個戴金絲眼鏡的評委突然發(fā)難:“你們的替代實驗雖然有趣,但高考物理會考晾衣架嗎?”
禮堂一靜。
堯青剛要回答,曾巖已經(jīng)抓起話筒:“這位老師,您覺得礦區(qū)的孩子是先認識彈簧秤,還是先認識衣架?”
他走到臺前,舉起那個簡陋的衣架:“我們班有個學生,就是用這個衣架想通了勁度系數(shù),去年高考物理考了89分——他爸是礦工,家里唯一的‘教具’就是煤塊和鐵鍬?!?
掌聲雷動。堯青看見趙明德悄悄豎起大拇指。
下午的結(jié)業(yè)式上,堯青被評為“優(yōu)秀學員”。他正低頭整理證書,手機在兜里震動起來——是翟航。
“怎么樣?”電話那頭背景音嘈雜,混著實驗室儀器的滴滴聲。
堯青把證書塞給曾巖:“還行吧,就是差點用褲腰帶當教具?!?
翟航大笑,突然壓低聲音:“晴雯在旁邊,非要跟你說話?!?
聽筒里傳來窸窣聲,接著是晴雯小心翼翼的呼吸:“堯老師……翟叔給我出的物理競賽題考94分。”
“不錯?!眻蚯嗖蛔杂X地微笑,“錯哪道題了?”
“最后一道大題,我沒考慮空氣阻力……”她的聲音忽然雀躍起來,“但翟叔叔說周末帶我去東湖做實驗!用風箏測阻力系數(shù)!”
背景音里翟航抗議:“喂!說好保密的!”
結(jié)業(yè)式的音樂聲響起,堯青不得不掛斷電話。曾巖湊過來:“閨女匯報成績?”
“嗯?!眻蚯喟咽謾C塞回兜里,“94分?!?
“嘖嘖?!痹鴰r搖頭,“你這老師當?shù)?,比親爹還上心?!?
堯青望向窗外。北京的雪停了,陽光穿透云層,在進修學院的旗桿上投下一道細長的影子。
他突然想起四年前在柳崗一中,第一次見到那個坐在教室第一排眼睛亮亮的女生,當時的她可能想不到自己能考上全國最好的物理競賽班。
窗外北京街道的霓虹燈閃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