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皇宮的初冬,暖閣內(nèi)的星軌藤已綴滿淡紫色的花,花瓣邊緣泛著淡淡的金光,與窗外飄落的初雪相映,倒像天地間織了道彩色的簾。林昭儀正用銀剪小心翼翼地剪下一朵盛放的花,放進祖父傳下的青瓷瓶里,“這花能活七日,”她往瓶里添了些歸墟井水,“祖父的手記說星軌藤的花‘承天樞之氣’,放在書房能讓人心靜,解讀古籍時不易出錯?!?/p>
蘇嬪妃捧著個錦盒走進來,盒里鋪著北狄的青羊毛,上面放著三粒圓潤的籽——是西荒傳來的“共生籽”,籽身泛著與新蕊花瓣相似的淡紫,表面還布著細密的星軌紋,“商隊的人說這籽剛從地脈精上摘下來,”她用指尖輕輕碰了碰籽,“守石族的老巫說每粒籽都有靈性,需用各族的地土培育才能發(fā)芽?!?/p>
林昭儀湊近看了看,發(fā)現(xiàn)籽上的星軌紋與《星軌源考》扉頁的圖案分毫不差,“祖父寫過‘共生籽三分,天、地、人各一’,”她翻到手記的某一頁,上面畫著三粒籽的種植法,“天籽用歸墟井的地脈土,地籽用西荒的黑石土,人籽需混中原、北狄、西域、西荒的土各一份,象征四族共生?!?/p>
蘇嬪妃從商隊的貨樣里取出四個陶罐,分別裝著歸墟土、黑石土、中原的稻土、北狄的草原土,“西域的沙土和西荒的黑石土我讓人快馬送來了,”她將陶罐依次排開,“老巫說人籽最難培育,需用長公主的純脈之氣浸潤,不然難以破土?!?/p>
兩人正準備動手,皇后帶著周太傅進來,周太傅手里拿著幅新繪的“共生籽培育圖”,圖上標注著各粒籽的生長周期,“《星軌源考》的補遺里說,”周太傅指著圖中,“天籽與地籽需在冬至日種下,人籽要等各族使者齊聚時再種,這樣才能應(yīng)‘天時、地利、人和’之兆。”
林昭儀突然想起件事:“祖父的手記里夾著張守石族的‘土契’,說當年他用中原的絲綢換了黑石峪的一塊地,專門用來培育共生相關(guān)的草木,”她從匣子里取出泛黃的土契,上面的狼首印與石生帶來的入峪牌一模一樣,“這地契或許能讓守石族更放心地與咱們合作,畢竟早有淵源?!?/p>
蘇嬪妃也補充道:“蘇文彥說西域的城邦愿意提供最好的沙土,還說要派最懂種植的花農(nóng)來中原,跟著尚農(nóng)局的人學習培育共生籽,以后西域也能種出星軌藤。”皇后點頭:“這才是共生的真意,不僅要在中原結(jié)果,更要讓各族的土地都能滋養(yǎng)它?!?/p>
正說著,李嬤嬤端來一盆新采的“星落梅”——花瓣雪白,花心卻泛著淡紫,像極了星軌藤的花色,“尚食局的王嬤嬤說這梅是昨夜星軌偏移時開的,”李嬤嬤將花盆放在共生籽旁,“用梅花瓣煮水澆籽,能讓籽的靈性更足。”
林昭儀取來梅花水,正要往陶罐里倒,暖閣的星軌藤突然劇烈晃動,花瓣紛紛落在共生籽上——三粒籽竟同時泛出紅光,與小長公主頸間的引脈玉遙相呼應(yīng),“是長公主的純脈在呼應(yīng)!”蘇嬪妃驚喜道,“西荒的傳書說長公主此刻正在古碑旁祈福,沒想到這里的籽能感應(yīng)到?!?/p>
周太傅翻開《星軌源考》,指著其中一句“籽感純脈則生慧”,“這說明共生籽認主,長公主的純脈就是最好的‘引籽符’。”他提議道:“不如讓快馬送去長公主的一縷發(fā)絲,混在人籽的土里,既不用勞煩長公主特意回來,又能讓籽吸收純脈之氣?!?/p>
皇后覺得妥當,立刻讓人去取長公主的發(fā)絲,“順便讓使者帶些歸墟井的水去,”她叮囑道,“西荒的地脈精剛結(jié)果,需用歸墟水滋養(yǎng),才能讓天籽與地籽的靈性相通。”林昭儀補充道:“讓使者帶上祖父的土契,守石族的人最重承諾,見了契書定會全力相助?!?/p>
午后,林昭儀與蘇嬪妃在御花園的暖房選種植共生籽的地。暖房是尚農(nóng)局新修的,用星軌藤纖維織的布當頂,既能透光又能保溫,“這里的地氣與歸墟井相通,”林昭儀用手捏了捏土,“老圃說底下三尺就是地脈線,種天籽正好?!?/p>
蘇嬪妃則看中了暖房東側(cè)的空地,那里的土混了商隊從各地帶來的樣本,“人籽就種在這里,”她讓人在四周插上四族的圖騰旗,“北狄的狼旗、中原的龍旗、西域的蛇旗、西荒的鹿旗,旗影落在土里,也算四族共護?!?/p>
兩人正規(guī)劃著,突然發(fā)現(xiàn)暖房角落的星軌藤上,竟纏著縷極淡的金光,像從西荒飄來的,“是地脈精的靈氣!”林昭儀指著金光,“祖父說星軌藤能傳遞地脈之氣,這定是西荒的地脈精在與咱們的藤呼應(yīng)?!碧K嬪妃也道:“看來天籽與地籽就算相隔萬里,也能通過藤的靈氣相連,這才是真正的‘共生’?!?/p>
周太傅這時送來個好消息:“欽天監(jiān)觀測到西荒的星軌已完全穩(wěn)定,與中原的星軌連成一片,”他舉著星圖,“這意味著兩地的地脈徹底相通,共生籽種下后,就算不刻意照料,也能靠地脈的靈氣生長?!?/p>
太后聞訊趕來,看著暖房里的布置,笑道:“哀家讓人把先帝留下的‘星軌爐’搬來了,”她指著遠處被宮娥抬來的青銅爐,“這爐能聚集星軌之氣,天冷時放在籽旁,能保籽不被凍壞?!睜t身刻的星軌紋與共生籽上的紋路完全吻合,剛放在暖房中央,爐口便泛出淡淡的金光,與藤上的金光融為一體。
林昭儀與蘇嬪妃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欣慰。從最初的爭執(zhí)到如今的默契,她們都明白,這些看似繁瑣的準備,不僅是為了幾粒籽,更是為了讓“共生”的理念真正扎根。林昭儀的祖訓(xùn)、蘇嬪妃的商道、守石族的傳統(tǒng)、皇室的責任,最終都要落到這破土而出的新綠上。
“等開春籽發(fā)芽,”林昭儀望著窗外的雪,“我讓人在暖房外種滿番紅花,花開時金紅一片,定能護著籽茁壯成長?!碧K嬪妃笑著點頭:“我讓商隊從西域運些香料花籽來,與番紅花混種,花開時又香又好看,長公主定喜歡?!?/p>
傍晚時分,西荒的傳書再次送到,這次是長公主親手畫的畫——畫面上,她正將一粒共生籽埋進黑石土,身邊站著守石族的老巫與巴圖,遠處的古碑泛著金光,“長公主說地籽已種下,”傳書的小卒轉(zhuǎn)述道,“老巫用月牙玉圍著土坑畫了圈,說這樣能防異息侵擾?!?/p>
林昭儀將畫貼在暖房的墻上,與她們規(guī)劃的種植圖并排,“你看,”她指著畫中的月牙玉,“與咱們的星紋玉放在一起,正好是完整的星軌形。”蘇嬪妃也發(fā)現(xiàn),畫中長公主的引脈玉紅光,與暖房里爐口的金光,在紙上連成了一條直線,“這定是天意,”她輕聲道,“連相隔萬里的光,都在為共生籽引路。”
皇后看著這幅和諧的畫面,對周太傅道:“該開始籌備各族使者齊聚的事了,”她沉吟道,“就定在冬至后三日,那時天籽與地籽已扎根,正好見證人人籽破土。讓禮部擬定章程,北狄的使者由巴圖陪同,西域的由蘇文彥接待,西荒的就請守石族的老巫與石生,務(wù)必讓各族人都感受到中原的誠意?!?/p>
周太傅應(yīng)下,又補充道:“《星軌源考》說人籽破土時會‘綻光引星’,屆時需在暖房外設(shè)祭壇,用四族魂晶布陣,長公主的引脈玉放在陣眼,才能讓光引到星軌,完成最后的‘天人合’。”
夜色漸深,暖閣的星軌藤花漸漸合攏,暖房里的共生籽在星軌爐的金光下靜靜躺著,仿佛在積蓄破土的力量。林昭儀在整理祖父的手記時,發(fā)現(xiàn)最后一頁空白處,有行新添的字跡,像是守石族的老巫所寫:“星軌補,地脈通,共生籽落,四海同春?!?/p>
蘇嬪妃則在給兄長的信里,詳細描述了暖房的布置,“記得帶些西域的‘蜜香花’種,”她寫道,“老圃說這花的蜜能吸引傳粉的蜂蝶,對共生籽結(jié)果大有裨益?!毙拍?,她還畫了個小小的共生紋,旁邊標著“林姐姐說這紋要繡在各族使者的禮服上”。
暖房外的雪越下越大,卻掩不住星軌爐透出的金光,那光芒穿過暖房的布頂,在雪地上映出個巨大的星軌圖,像在等待著冬至日的到來。所有的伏筆都已悄然就位:祖父的土契連接了過去與現(xiàn)在,雙玉合璧補全了星軌的缺憾,新蕊結(jié)果孕育了共生的希望,而即將種下的籽,將是這一切的最終見證。
當?shù)谝豢|晨光刺破雪霧時,林昭儀與蘇嬪妃并肩站在暖房里,看著那三粒泛著淡紫的共生籽,突然明白,所謂宮廷爭斗,所謂族群隔閡,在“共生”二字面前,都不過是過眼云煙。真正能流傳下去的,是像這籽一樣,在不同土壤里都能扎根、開花、結(jié)果的包容與堅韌。
新的伏筆已在雪地里埋下——那星軌爐映出的巨大星軌圖,邊緣處隱約有個從未見過的圖騰,像鹿非鹿,像狼非狼,周太傅說《星軌源考》的殘頁里提過,這是“星軌之心”的印記,只在共生籽結(jié)果時才會顯現(xiàn)。而這“星軌之心”究竟藏在何處,又將引出怎樣的故事,或許只有等到來年春暖花開,籽芽破土時,才能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