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皇宮的盛夏午夜,暖閣外的星軌藤被夜色浸成深綠,唯有葉片上的星軌文泛著淡金,與天際漸次亮起的九星遙相呼應。星軌鼎穩(wěn)穩(wěn)立在暖閣中央,鼎內四族脈息水與淵心露的混合液泛著微光,林昭儀正用銀勺輕輕攪動,“祖父的手記說‘九星臨凡前,鼎水需三沸’,”她盯著水面泛起的細泡,“第一沸用北狄的獸骨炭,第二沸加西域的香料枝,第三沸投西荒的熒石碎,這樣才能讓鼎內脈息與九星頻率完全同步,商隊用的普通木炭可不行?!?/p>
蘇嬪妃捧著個銅制炭爐走來,爐內燃著截泛著青光的獸骨炭,“老向導說這是‘星軌炭’,”她將炭爐挪到鼎下,“商隊的工匠用沉星淵的黑石與獸骨混合燒制,燃燒時能釋放與九星共鳴的脈息,比單純的獸骨炭效果好三倍。林姐姐若堅持三沸之法,不妨在第二沸時加些商隊的‘香露枝’,比香料枝更易出味,還能中和熒石碎的寒氣?!?/p>
林昭儀翻開手記的“九星篇”,其中一頁畫著炭爐與鼎的位置示意圖,標注著炭火與鼎底的最佳距離,“手記說‘火距鼎底三寸,方得溫而不烈’,”她用尺量出精準間距,“祖父當年為這三沸試過十九種炭火,最終選定獸骨炭,就是因為它的脈息最穩(wěn)。商隊的星軌炭雖好,卻多了黑石的燥氣,需用歸墟井水浸泡半刻,才能與鼎內脈息相融?!?/p>
蘇嬪妃從商隊的貨箱里取出個銀制隔火板,板上刻著細密的星軌紋,“我讓人按林姐姐的間距做了這‘定距板’,”她將隔火板墊在炭爐與鼎之間,“板紋能過濾黑石的燥氣,比浸泡更方便。第三沸的熒石碎,也按這個法子處理如何?商隊的‘熒石粉’更易溶解,加入鼎水后能讓星軌文更亮?!?/p>
兩人正為“炭火與熒石的處理方式”輕聲爭執(zhí),皇后帶著周太傅進來,周太傅手里捧著平衡鑰,鑰身的光芒已與天際第一顆亮星連成一線,“距九星連珠只剩一個時辰,”皇后將平衡鑰放在鼎旁的玉座上,“小長公主的純脈已準備妥當,禁海派的余黨也已肅清,就等鼎水三沸,啟動三才鎮(zhèn)星陣?!?/p>
小長公主戴著引脈玉坐在鼎側,玉面的紅光隨鼎水的溫度漸次增強,“母后跟我說,等九星連成線,我要把玉貼在鼎上,”她指著鼎身的星軌紋,“玉玉說這樣能讓鼎里的水更有力氣,護住大家?!北娙送ィ灰姸λ牡谝环幸阎?,水面泛起的細泡竟順著星軌紋爬升,在鼎口凝成道淡淡的光帶。
林昭儀與蘇嬪妃對視一眼,默契地按各自的法子調整——林昭儀用歸墟井水輕灑星軌炭,蘇嬪妃將熒石粉與熒石碎按五五分混合。鼎水很快迎來第二沸,香露枝投入的瞬間,水汽中飄出清甜的香氣,與星軌藤的淡香交織;第三沸時,熒石粉融入水中,鼎身的星軌文突然亮起,與天際的九星形成道無形的連線。
“成了!”周太傅激動地展開星象圖,圖上的九星軌跡與鼎身紋路完全重合,“《星軌秘錄》說這是‘天人合一’的吉兆,星軌鼎的脈息已脈引動,就能激活三才鎮(zhèn)星陣!”
就在此時,暖閣外突然傳來輕微的異動,蘇嬪妃商隊的護衛(wèi)匆匆來報:“禁海派的余孽在星舟的船底裝了‘蝕脈雷’,說要在九星連珠時引爆,炸毀星軌橋!”林昭儀立刻翻到手記的“破雷篇”,其中記載著“以鼎克雷法”:取星軌鼎內的沸水滴在蝕脈雷的引信上,“讓護衛(wèi)取些鼎水來!”她指著鼎口,“祖父說這水含有的星軌素能熔斷引信,比商隊的滅火粉更有效?!?/p>
蘇嬪妃讓人取來商隊的“探雷鏡”,鏡能透過船板找到蝕脈雷的位置,“我?guī)б魂犎巳バ侵鄄鹄?,”她抓起案上的凈蝕劑,“林姐姐留在暖閣守護星軌鼎,咱們分頭行動,務必在九星連珠前解決!”皇后點頭:“周太傅隨蘇嬪妃去,我與林昭儀、長公主留下激活陣眼,保持通訊,隨時呼應?!?/p>
蘇嬪妃與周太傅趕到星舟時,蝕脈雷的引信已開始冒煙,周太傅用探雷鏡鎖定位置,蘇嬪妃將鼎水精準滴在引信上——青煙瞬間熄滅,引信的蝕脈紋也隨之淡化。“還有三枚!”護衛(wèi)喊道,眾人分頭行動,用鼎水與凈蝕劑配合,終于在九星連珠前一刻,將所有蝕脈雷拆除干凈。
與此同時,暖閣內的星軌鼎已迎來關鍵時刻。小長公主的引脈玉貼在鼎身,玉面的紅光與鼎水的金光交織,順著連線涌向天際的九星——第一顆星的光芒驟然增強,照得暖閣如同白晝,星軌鼎內的水開始旋轉,漸漸凝成顆與平衡鑰相似的光球。
“是共生核的雛形!”林昭儀指著光球,“祖父的手記說這是‘九星之力所化’,能凈化一切異息,還能讓星軌橋永久穩(wěn)固!”皇后讓人將平衡鑰投入光球,鑰身融入的瞬間,光球爆發(fā)出刺眼的光芒,順著星軌藤蔓延,將整個皇宮都籠罩在淡金的光暈中。
蘇嬪妃與周太傅趕回暖閣時,正看到天際的九星連成一線,星軌橋的虛影在光暈中顯現,橋的另一端,未知域的宮闕清晰可見,那個戴玉的女孩正舉著平衡璽,璽光與光球的光芒遙相呼應,“兩璽共鳴了!”小長公主拍手笑道,“她在跟我打招呼呢!”
光球順著星軌橋的虛影延伸,與平衡璽的光芒相接,形成道橫跨兩域的光帶。光帶所過之處,沉星淵的殘余異息化作青煙,星軌橋的斷痕漸漸修復,連無底淵的地脈都泛起了淡金的脈息。周太傅激動地記錄著:“《星軌秘錄》說這是‘共生終極之境’,兩域的星軌徹底相連,異息本源被永久凈化!”
林昭儀這時發(fā)現,星軌鼎內的水已凝成幅完整的星軌全圖,圖上標注著“星軌之心”的位置——竟在未知域宮闕后的“星砂山”上,“祖父的手記終于應驗了!”她指著全圖,“手記說星軌之心是所有星軌碎片的本源,找到它,就能讓散落的星軌重歸完整!”
蘇嬪妃的商隊這時傳來消息,未知域的純脈者派使者乘跨星船趕來,帶來了“域外星砂”——砂能讓星舟的速度提升十倍,還能與星軌之心產生共鳴,“老巫說這砂是星軌之心的伴生物,”蘇嬪妃捧著砂,“使者說他們的星軌也有散落的碎片,想與咱們合作,一起尋找星軌之心,讓所有星軌重歸完整。”
皇后看著光帶中漸漸清晰的跨星船,輕聲道:“這就是共生的真諦,不是一方守護,而是雙方攜手。從今往后,中原與未知域,四族與遺族,都將在同一片星軌下共生,再無隔閡?!碧笤趯m女的攙扶下走進來,手里捏著先帝的玉佩,玉佩在光暈中泛起微光,“先帝若泉下有知,定會為今日的景象欣慰。”
新的伏筆已在光暈中悄然埋下:星軌全圖的邊緣,隱約有幾處從未標記的星軌碎片,使者說那是“域外星軌”,藏著比星軌之心更古老的秘密;域外星砂在光帶中會浮現出細小的人影,既非已知域也非未知域的脈息,周太傅推測是“更遙遠星域的脈守”;林昭儀的祖父手記最后一頁,有行被光暈照亮的小字:“星軌之心非終點,是共生新程的起點”,暗示未來還有更廣闊的探索之路。
暖閣的星軌藤在光暈中輕輕搖曳,葉片上的星軌文與天際的九星、星軌橋的光帶連成一體,像一張覆蓋四海的共生之網。林昭儀將祖父的手記與星軌全圖并置,封皮內側的星軌紋在光中泛著微光,仿佛在訴說著兩代人守護星軌的夙愿終于實現。
蘇嬪妃在給兄長的信里詳細描述了九星連珠的景象,“讓商隊準備好更多星舟,”她寫道,“未知域的使者說星砂山的路不好走,需要咱們的星軌藤苗鋪路,林姐姐的手記里有星砂山的地形記載,咱們一起去尋找星軌之心,開啟共生的新程。”
小長公主的引脈玉與平衡璽的光芒仍在共鳴,光帶中,已知域與未知域的孩子們正隔著星軌橋揮手,星軌鼎的光芒映出他們的笑臉,像一顆顆綻放的共生之花。林昭儀與蘇嬪妃并肩站在暖閣中央,看著這跨越星域的共生之景,之前因古法與新術產生的所有分歧,都在這一刻化作了默契的微笑。
天際的九星漸漸淡去,星軌橋的光帶卻未消散,成了連接兩域的永恒通道。宮廷的晨鐘響起時,暖閣的星軌鼎仍在泛著微光,鼎內的星軌全圖清晰地標注著星砂山的位置,等待著眾人踏上新的征程。而那些散落的域外星軌碎片,正在光帶的邊緣閃爍,像一顆顆等待被點亮的希望之星。
這場始于宮廷的星軌守護之戰(zhàn),終于在九星連珠的光芒中落下帷幕,卻也在共生的榮光里,開啟了跨越星域的新篇。中原的星軌藤,終將順著星軌橋的光帶,在未知域的土地上扎根、開花,將共生的綠意,鋪滿更遙遠的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