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業(yè)的GTD軟件: 全焦。(IOS/Mac)、事物3(IOS/Mac)、蜱蟲(跨平臺)、附件二(跨平臺)。這些軟件通常內(nèi)置了GTD的清單結(jié)構(gòu)和功能,可以很好地支持整個流程。
- 筆記軟件: 概念、Evernote、OneNote。這些軟件更靈活,你可以根據(jù)GTD的原則自己搭建清單和組織結(jié)構(gòu),同時也能方便地存儲參考資料。
- 簡單的任務(wù)清單App: 微軟要做的事情、Google任務(wù)。功能相對簡單,適合剛開始實踐GTD的人,或只需要管理簡單的任務(wù)。
- 日歷App: Google日歷、Outlook日歷。用于安排有確定截止日期或時間點的事項。
選擇工具的原則是:易用性、跨平臺同步(如果需要在不同設(shè)備上使用)、符合你的使用習(xí)慣、能夠支持GTD的核心流程。
你可以從一個簡單的工具開始,比如一個筆記本加一個待辦事項App,隨著實踐的深入和需求的增加,再逐步升級和調(diào)整你的工具組合。
關(guān)鍵不在于工具本身有多高級,而在于你如何運用工具來支持你的GTD流程。就像圖書館的條形碼掃描儀、自動化借閱系統(tǒng),它們只是工具,真正重要的是背后的管理理念和流程。
GTD不僅僅是一種時間管理方法,更是一種思維方式,一種讓你的大腦從瑣事中解放出來,專注于重要事情的方式。它幫助你建立一個外部的、可靠的系統(tǒng),來承載和管理你工作和生活中的一切。
想象一下,你的大腦不再是一個擁擠不堪的倉庫,而是一個高效的處理器。所有的“貨物”(信息、任務(wù))都井井有條地存放在外部系統(tǒng)中,需要時能夠快速調(diào)取。你的頭腦變得清明,不再被無數(shù)的待辦事項所困擾,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當前的任務(wù)中。
這就是擁有一個“外腦”的強大之處。它不僅提升了你的效率,更帶來了內(nèi)心的平靜和掌控感。
從今天開始,試著實踐GTD的五個步驟吧。從建立你的“收集籃”開始,將所有讓你分心的事情都“扔”進去。然后,每天或每周花時間去處理、組織和回顧。
不要期望一步到位,建立一個善的“外腦”需要時間和實踐。就像圖書館的管理系統(tǒng)也是在不斷地發(fā)展和善。
但只要你邁出第一步,并堅持下去,你會逐漸感受到大腦的解放和效率的提升。你會發(fā)現(xiàn),那些曾經(jīng)讓你感到 不堪重負(不知所措)的事情,變得有條不紊,可控可行。
你的生活,就像那個世界上最大的圖書館,充滿了無限的可能性和寶藏。而GTD這個“外腦”,就是幫助你打開寶藏、導(dǎo)航知識海洋的那把鑰匙和那套系統(tǒng)。
去構(gòu)建你的“外腦”吧,去掌控你的信息流,去把事情做。
構(gòu)建“外腦”的旅程,不會一帆風順。就像任何一個復(fù)雜的系統(tǒng)在搭建初期都會遇到各種bug和需要磨合的地方一樣,你的個人管理系統(tǒng)也一樣。你會遇到阻力,可能會偷懶,可能會覺得流程繁瑣,甚至懷疑這套方法是否真的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