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再平叛亂
乾清宮內(nèi)燭火搖曳,康熙將密折重重拍在龍案上,案幾上的銅鶴香爐被震得輕晃,裊裊青煙突然凌亂?!皞髦迹≈f小寶、小濤即刻入宮!”皇帝話音未落,殿前太監(jiān)已尖著嗓子將旨意傳向宮闕深處。
半個時辰后,韋小寶和小濤跪在冰涼的金磚地上??滴踟撌至⒂隗待堉?,龍袍下擺掃過地磚發(fā)出細微的聲響:“天壇刺殺雖已瓦解,但叛軍余孽竟在山西大同屯兵兩萬,吳應熊那逆子妄圖擁兵自重。朕命你們即刻領兵平叛!”
“臣遵旨!”兩人齊聲應道。退下時,韋小寶瞥見康熙鬢角新添的白發(fā),忽然意識到這場叛亂遠比想象中棘手——叛軍敢在天子腳下蟄伏三年,必然謀劃周全。
次日清晨,校場點兵。小濤身披玄鐵甲胄,手持鎏金虎頭湛金槍,正在沙盤前推演戰(zhàn)術。沙盤上,用染了紅藍顏料的木屑標記著山川地勢,幾枚青銅棋子代表叛軍部署?!按筌姺秩愤M發(fā),中路正面佯攻,左右兩翼趁夜包抄?!彼钢潮P上的山谷說道,“此處地勢險要,若能搶占制高點,便可居高臨下壓制叛軍。”
韋小寶則穿梭在軍械庫與糧倉之間,一邊清點糧草,一邊與商賈周旋。他深知,打仗不僅靠武力,后勤補給更是重中之重?!皬埨习澹@批糧草若是能提前三日送到,我保你明年的鹽引生意!”他拍著晉商的肩膀,狡黠地笑道,“當然,若是誤了軍情......”話音未落,商賈已連連稱是,承諾連夜啟程。
十萬大軍旌旗蔽日,浩浩蕩蕩出了居庸關。一路上,百姓簞食壺漿相迎,只因小濤治軍極嚴,三令五申不許擾民。每到一處,韋小寶便命人張貼告示,宣揚朝廷平叛決心,安定民心。
第七日黃昏,大軍抵達大同城郊。遠處塵煙滾滾,叛軍的黑底繡金“吳”字大旗在風中獵獵作響。小濤手持令旗,高聲喊道:“將士們!今日破敵,保家衛(wèi)國!”話音未落,號角聲震天而起,中路軍如離弦之箭沖向敵陣。
混戰(zhàn)中,小濤忽見敵陣中央,一名銀甲將領左沖右突,所到之處清軍紛紛落馬。那人劍招狠辣卻不失章法,分明是出自名門的劍法——正是吳三桂之子吳應熊!小濤瞳孔驟縮,縱馬揮槍直取吳應熊:“叛賊!納命來!”
吳應熊勒馬轉身,面罩下露出一抹獰笑:“小濤,你以為憑你就能攔住我?”話音未落,長劍已化作漫天劍影。兩人槍來劍往,火星四濺。小濤只覺對方內(nèi)力雄渾,每一劍都帶著開山裂石之力,激戰(zhàn)三十回合,竟?jié)u漸落于下風。
千鈞一發(fā)之際,忽聽左側傳來陣陣喊殺聲。韋小寶率著五百藤牌兵,手持淬毒標槍,如鬼魅般從林間殺出。他們專攻下盤,叛軍騎兵紛紛馬失前蹄。吳應熊腹背受敵,眼神閃過一絲慌亂。
“著!”小濤瞅準破綻,一槍刺向吳應熊面門。吳應熊側身躲避,卻被小濤槍桿橫掃,整個人被擊飛落馬。不等他起身,幾把長槍已抵住他咽喉。
“主將已擒,降者免死!”清軍齊聲高呼。叛軍頓時作鳥獸散,跪地投降者不計其數(shù)。這場蓄謀已久的叛亂,在短短一個時辰內(nèi)便宣告平定。
捷報傳回京城,康熙大喜過望,親率文武百官到城門迎接。慶功宴上,皇帝將一對羊脂玉扳指賜給兩人,又加封韋小寶為驃騎將軍,小濤為鎮(zhèn)北大都督。然而,眾人歡笑間,卻無人注意到小濤扶著座椅的手微微發(fā)顫——在與吳應熊激戰(zhàn)中,他肋下已中了一記透骨釘,此刻毒性發(fā)作,劇痛鉆心。
三日后,韋小寶守在小濤床前,看著好友蒼白如紙的臉,心如刀絞。太醫(yī)院眾太醫(yī)圍著病榻,愁眉不展?!斑@透骨釘淬了苗疆蠱毒,毒性已侵入心脈......”為首的太醫(yī)話音未落,韋小寶已攥住他手腕:“不管用什么法子,一定要治好他!否則我拆了這太醫(yī)院!”
窗外細雨綿綿,打在芭蕉葉上沙沙作響。小濤緊閉雙眼,冷汗浸透了被褥。這場勝利來得太過慘烈,而真正的江湖,從來不是打打殺殺就能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