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終于稍稍放松,坐在窗前思考著未來的路該如何走。既然已經(jīng)被卷入宮廷漩渦,就必須學會在其中游泳,否則只會被淹沒。
第二天,我照常去御書房幫皇帝整理文書。這一次,他給我的不是賬冊,而是一摞奏章。
「這些是各地官員上報的民生狀況,你替朕整理一下,特別關注災情和賦稅問題?!?/p>
我領命開始工作,很快就發(fā)現(xiàn)了一些有趣的現(xiàn)象。多地報告說收成良好,但申請減免賦稅;有些地區(qū)明明發(fā)生水災,卻稱糧產(chǎn)豐收。這些矛盾的報告背后,必有隱情。
我小心地在每份奏章上做了標記,并寫下自己的疑問。當皇帝看到我的批注時,嘴角微微上揚:
「林才人果然慧眼如炬。這些地方的官員,要么貪污瀆職,要么結黨營私。朕正愁找不到證據(jù),你這一整理,許多問題就顯露出來了?!?/p>
我驚訝地看著他:「皇上早就知道這些問題?」
「朕登基三年,深知朝中積弊甚多。但要清理這些蛀蟲,沒有確鑿證據(jù)是不行的?!顾馕渡铋L地看著我,「你的算術和縝密思維,正是朕需要的?!?/p>
我這才明白,皇帝讓我查賬,并不僅僅是為了揪出寧國公,而是要借我之手梳理整個朝堂的貪腐問題。
「皇上,臣女只怕才疏學淺,難當重任?!刮艺\惶誠恐地說。
「無妨,」皇帝笑了,「朕自會保你安全。你只需按照自己的判斷做事即可?!?/p>
從那天起,我的工作范圍從戶部賬冊擴展到了各地奏章,甚至包括一些朝中大臣的私人書信。我漸漸成了皇帝的一雙「隱形眼睛」,幫他發(fā)現(xiàn)那些隱藏在朝堂之下的秘密。
而隨著我掌握的秘密越來越多,我在宮中的處境也越來越微妙。一方面,皇帝對我愈發(fā)信任,經(jīng)常在深夜召我入宮密談;另一方面,朝中各派勢力也開始注意到我這個小小才人的異常影響力。
有一天,淑妃派人秘密邀我去她的宮中,我不得不前往。
「林才人,」淑妃開門見山,「皇上近來對你寵信有加,連皇后都有所耳聞?!?/p>
我立刻表明態(tài)度:「娘娘明鑒,臣女不過是幫皇上整理文書,并無非分之想?!?/p>
「我不是這個意思,」淑妃意味深長地說,「皇上器重你的才能,這是好事。但你要知道,宮中暗流涌動,稍有不慎就會萬劫不復?!?/p>
我謹慎地問:「娘娘有何指教?」
「寧家雖然暫時失勢,但他們在朝中根基深厚,不會就此罷休。而且,」她壓低聲音,「太子一派對你頗為警惕,認為你可能成為皇上廢太子另立新儲的棋子?!?/p>
我心中一驚:「臣女從未有此想法!」
「我相信你,」淑妃點點頭,「但宮中人多眼雜,流言蜚語難以避免。我今日叫你來,是想告誡你:保持低調,不要輕易卷入儲位之爭。」
我深深行了一禮:「謝娘娘提點,臣女定當謹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