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條件都行!"張玥兒眼睛驟然發(fā)亮。
"一,只教養(yǎng)生拳法,不得貪圖高難;二,若身體不適立刻停止;三,每日必按時服藥,不得挑食。"
"一言為定!"張玥兒歡呼雀躍,仿佛得到天大喜訊。
從此,張玥兒每日酉時準時來到后院,由張煜軒親授拳法。起初張煜軒格外小心,生怕累著妹妹,但漸漸發(fā)現(xiàn),小玥兒雖身體柔弱,心性卻異常堅韌,從不喊累,也不輕言放棄。
"大哥,為何這招要如此擺手?"張玥兒不解地問。
"拳法講究氣息周流,手隨心走。"張煜軒耐心指導,"你且閉目,感受氣息在體內(nèi)流動的軌跡。"
張玥兒照做,卻怎么也感受不到所謂氣息。她有些挫敗:"大哥,我是不是太笨了?"
"非也。"張煜軒摸了摸妹妹的頭,"每個人體質(zhì)不同,感悟自然各異。你且按此法緩慢習練,日久自會明白。"
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小玥兒竟真的有了長進,面色也漸漸紅潤起來。連府中大夫也稱奇,說這孩子體內(nèi)生機漸足,較往昔強健不少。
"大哥萬歲!"一日練功后,張玥兒忍不住歡呼雀躍。
"瞧瞧,誰又在胡鬧了?"一道清冷聲音傳來,張家三姑娘張玉簫邁著優(yōu)雅步伐走近。
張玥兒連忙收斂笑容:"三姐。"
張玉簫年方十六,生得冰肌玉骨,又習醫(yī)術(shù)有成,京中不少名門子弟慕名而來,無奈她性情清冷,待人疏離,唯對醫(yī)術(shù)一道專心致志。對這個小妹,也從不似其他人般多加關(guān)愛,處處規(guī)勸。
"你怎么又練拳了?"張玉簫皺眉,"昨日我配的藥可有按時服用?"
張玥兒低下頭:"服了。"
"那為何脈象還是這般紊亂?"張玉簫不悅道,隨后轉(zhuǎn)向張煜軒,"大哥,你怎么能縱著她胡來?"
張煜軒苦笑:"三妹,玥兒已大好許多,適當習武有助氣血運行。"
"她體內(nèi)陰陽不調(diào),哪里能如常人般習武?"張玉簫態(tài)度堅決,"若再胡鬧,怕是會前功盡棄。"
張玥兒抬起頭,眼中蓄滿不甘:"三姐,我不想一輩子都被當作病人。"
"你本就不如常人,這是事實。"張玉簫語氣冷硬,"倘若因一時逞強,落得終身病痛,又有何益?"
張玥兒被這一席話刺痛,眼眶泛紅,卻倔強地不肯落淚。張煜軒看不下去,打圓場道:"好了,今日練功已畢,我送玥兒回房休息。三妹也莫要過于擔憂。"
張玥兒沉默著離去,心頭卻滿是委屈。為何家中人總視她為易碎之物?難道她注定要做籠中鳥,不得自由嗎?
回到閨房,張玥兒取出藏在床榻下的小木盒,里面裝著她偷偷記錄的武功口訣和心得。她輕聲念著,不知不覺間竟睡著了,夢中她如飛鳥般輕盈,飛過山川河流,不再有任何束縛。
三、
張府東院,一陣瓷器碎裂聲打破了清晨的寧靜。
"又是你!"丫鬟們驚叫著退開,只見一名少女默默蹲下,收拾著散落的茶具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