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會前十分鐘,祝晨曦的指尖死死摳著課本邊緣。
她看著母親——那位永遠梳著一絲不茍發(fā)髻的數(shù)學教授——正翻動她的課堂筆記。當修長的手指停在那頁畫滿函數(shù)圖像的草稿紙時,晨曦的呼吸幾乎停滯。
紙頁邊緣,一個鉛筆速寫的側(cè)臉藏在拉格朗日定理的證明過程中。畫中人睫毛低垂,右眼尾有一顆淡褐色小痣。
"這是......"母親的聲音像一把手術(shù)刀。
"輔助理解函數(shù)圖像的參照物。"晨曦迅速合上筆記本,"立體幾何需要空間想象力。"
母親沒說話,只是用指腹輕輕摩挲過那個被反復描摹的"陸"字。
走廊另一端,陸初陽的父親正皺眉翻看兒子的作文本。
這位航天研究所的首席工程師發(fā)現(xiàn),近三個月的所有習作里,"祝"字出現(xiàn)頻率異常之高:《祝酒詞》《祝融峰》《祝爾嘉詞》......
更可疑的是第17頁被撕掉的殘角——那里隱約能辨認出"晨曦"二字的壓痕。
"解釋。"父親敲了敲作文標題《論航天器軌道修正》。
初陽平靜地指向第三段:"這里需要引用《周髀算經(jīng)》'祝融氏定天地位置'的典故。"
玻璃窗外,一片櫻花飄落在"位置"二字上。
晨曦母親走向數(shù)學組辦公室時,與初陽父親擦肩而過。
兩人同時駐足——她注意到對方手里拿著的作文本上,有個墨水暈開的"祝"字;他則看見她臂彎里的筆記本露出半頁函數(shù)圖,圖形邊緣的側(cè)臉素描驚鴻一瞥。
空氣仿佛突然變成非歐幾何空間,所有平行線在此相交。
"您女兒很有天賦。"初陽父親突然開口,"她去年發(fā)表在《中學生數(shù)學》上的論文,引用了我們的軌道計算公式。"
晨曦母親捏緊筆記本:"您兒子那篇《古詩詞中的天體運行規(guī)律》......"
"——獲了教育部一等獎。"
走廊燈光將兩人的影子投在成績榜上,正好覆蓋并列第一的兩個名字。
家長會開始后,晨曦在走廊拐角撞見初陽。
他手里攥著被撕下的作文殘頁,她口袋里露出折成心形的草稿紙。兩人同時開口:
"你媽媽......"
"你爸爸......"
初陽突然拉起她的手,指紋擦過她掌心的薄汗:"概率論告訴我們,當兩個獨立事件同時發(fā)生的概率......"
"——等于它們單獨概率的乘積。"晨曦接上后半句,突然意識到什么,"等等,這根本不是獨立事件!"
教師辦公室里,林老師正在展示期中考的范文。
晨曦母親盯著屏幕上初陽的作文結(jié)尾:"'她驗算時馬尾辮掃過草稿紙的軌跡'......"
與此同時,初陽父親面前的顯示器正播放籃球賽錄像——解說員激動的聲音傳來:"根據(jù)祝晨曦同學計算的拋物線參數(shù),陸初陽這個三分球......"
兩位家長同時抬頭,目光穿過窗戶,落在操場邊并肩而坐的兩個身影上。
黃昏的光線將他們的影子拉得很長。初陽從書包里取出一個金屬盒:
"我爸給的航天級干燥劑,適合保存......"
"——我媽媽做的櫻花書簽。"晨曦遞過一枚真空封裝的書簽,花瓣里嵌著π形金絲,"她說......"
兩人突然同時噤聲。
書簽背面刻著"To陸初陽",干燥劑盒底標簽寫著"祝晨曦專用"。
回家路上,晨曦收到母親發(fā)來的照片——她初中時的奧數(shù)獎狀,邊角露出半本《航天動力學基礎(chǔ)》。
幾乎同時,初陽的手機震動。父親發(fā)來郵件附件:《中學生數(shù)學》2022年第3期,署名祝晨曦的論文被標黃處,正是引用自己課題組公式的部分。
深夜,晨曦翻開初陽悄悄塞給她的紙條:
"已知:
1. 家長認知度>0
2. 櫻花保存年限→∞
求:我們的未來定義域?"
她在臺燈下寫回信,筆尖在紙上投下顫動的陰影:
"解:
當t→+∞時,
解集唯一且收斂于
——'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