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初陽請假的第三天,祝晨曦站在圖書館的檢索終端前,指尖懸在鍵盤上方。
屏幕上顯示著最近借閱記錄:
《天體物理簡史》— 祝晨曦(2022.11.5)
《天體物理簡史》— 陸初陽(2023.4.8)
兩條記錄像雙星系統(tǒng)般緊緊相鄰。
晨曦鬼使神差地輸入自己的學號,系統(tǒng)突然彈出37條借閱歷史——每本后面都跟著相同的備注:「有鉛筆批注」。更詭異的是,這些書在過去三個月里,全部被陸初陽重新借閱過。
圖書館最角落的G區(qū)3層,晨曦找到了那本《時間簡史》。
書脊貼著泛黃的借閱卡,上面是跨越三年的記錄:
2020.3.14 陸初陽(初中部)
2022.11.5 祝晨曦(高中部)
2023.4.15 陸初陽(高中部)
當她翻開扉頁,呼吸突然停滯——整張襯頁寫滿了微小的「?!棺郑E從稚嫩到工整,明顯是不同時期留下的。最新的一行寫著:
"在所有的平行宇宙里,我們都會在G區(qū)3層相遇——因為這是最穩(wěn)定的時空褶皺。"
書頁間夾著一張?zhí)煳呐_門票,日期是2021年晨曦參加數(shù)學夏令營的那天。票根背面是鉛筆速寫:扎馬尾辮的女孩正在黑板上演算,窗外銀河傾瀉而下。
她突然想起那個夏令營的怪事——每天清晨,儲物柜里都會出現(xiàn)一顆包著數(shù)獨題的巧克力。
回到家,晨曦翻出初中紀念冊。在2020年市數(shù)學競賽的合影里,她終于發(fā)現(xiàn)了端倪——頒獎臺側后方,一個穿別校制服的清瘦少年正低頭記筆記,他胸前π形徽章的反光正好落在她馬尾辮上。
放大照片,那本筆記的封面赫然寫著:觀測日志No.3。
手機突然震動。初陽發(fā)來一張照片:紫金山天文臺的穹頂,玻璃上反射著兩個模糊人影。
「今天幫我爸整理舊資料發(fā)現(xiàn)的。猜猜這是哪一年?」
晨曦放大圖片——玻璃反光里,年輕的研究員身旁站著穿高中校服的初陽,而窗臺上攤開的書本正是她那本批注過的《數(shù)學分析》。
深夜,晨曦在初陽的社交賬號發(fā)現(xiàn)一條三年前的動態(tài):
「在奧賽考場看見一個用左手解偏微分方程的女生。她思考時會咬鉛筆尾端,頻率≈1Hz?!?/p>
配圖是偷拍的背影,日期顯示:2020.3.14。
第二天清晨,晨曦站在初陽家樓下。
當他推開窗時,她舉起那本《時間簡史》,翻到第227頁——那里有她去年寫下的批注:「時間箭頭是否意味著所有相遇都是命中注定?」
現(xiàn)在有人用紅筆在旁邊補上:「不,是我們讓相遇成為必然解?!?/p>
初陽下樓時帶著一個鐵盒。里面裝著:
- 2019年晨曦參加朗誦比賽的門票
- 2020年她掉在競賽考場的草稿紙
- 2021年數(shù)學夏令營的每日數(shù)獨題原稿
「平行宇宙理論說……」他的聲音很輕,「每個選擇都會分裂出新的時間線?!?/p>
晨曦拿起最底下那張照片:2022年圖書館,初陽躲在書架后,鏡頭對準正在看書的她。照片邊緣寫著:「今天終于和她呼吸同一立方米的空氣?!?/p>
黃昏的光線將兩人的影子拉得很長。初陽突然指向梧桐樹下的光斑:
「知道嗎?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陽光,是8分20秒前從太陽出發(fā)的?!?/p>
他翻開《時間簡史》最后一頁,露出新寫的一行字:
「而我對你的關注,比光穿越地日距離還要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