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似箭。
秋雨綿綿,溫曇與藍曦臣御劍來到原監(jiān)察寮所在地。
這座黑色高塔曾是周邊百姓的噩夢,如今牌匾已被換成"岐山南境第一守望塔"。
塔內(nèi),二十名修士正在接受訓練。
令人驚訝的是,他們穿著不同家紋的服飾——溫氏、藍氏、甚至還有幾個小家族的弟子。
"混編巡邏隊?"藍曦臣頗為意外。
溫曇點頭:"各派弟子搭檔,既能互相監(jiān)督,又能促進交流。"
她指向墻上巨大的地圖,"我們將轄區(qū)劃分為三十六區(qū),每區(qū)設(shè)守望點,百姓有難可點燃特制信號香。"
正說著,一名藍氏弟子匆匆進來:"報告,西南三十里處發(fā)現(xiàn)狼妖蹤跡,已傷三人。"
"我去。"溫曇立即起身。
藍曦臣按住她:"讓巡邏隊處理吧。你該學會信任自己的制度。"
溫曇猶豫片刻,終于點頭。她轉(zhuǎn)向一名年輕修士:"聶氏的小子,你帶隊去。記住,首要任務(wù)是救人,其次才是除妖。"
那聶氏弟子精神一振:"遵命!"
待隊伍出發(fā),溫曇坐立不安地踱步。
藍曦臣輕撫琴弦,一曲《靜心》緩緩流淌。
溫曇漸漸平靜,卻仍忍不住隔一會兒就看地圖——上面有代表巡邏隊的移動光點。
兩個時辰后,隊伍凱旋,不僅斬殺狼妖,還救出了被困山中的采藥人。
百姓們送來親手編的草鞋,那聶氏弟子紅著臉推辭。
溫曇突然道:"收下吧。守望塔的規(guī)矩——價值超過一銀的禮物不能收,但心意無價。"
待人群散去,她低聲對藍曦臣道:"看到?jīng)]?那個聶家小子,上月還罵溫氏都是劊子手,今天卻為救百姓拼上性命。"
藍曦臣微笑:"這就是你想要的改變?"
"這才剛開始。"溫曇望向遠方,"我要讓'溫'字不再讓人恐懼,而是像'藍'字一樣,讓人想起便覺安心。"
*
明德書院開院半月后,溫曇在藍曦臣建議下舉辦了首次溫氏改革后的"清談會"。
地點選在岐山著名的火焰楓林中,石桌石凳錯落有致地擺在楓樹下,中間留出演示場地。
到場的除了各派代表,還有明德書院第一批優(yōu)秀學子。
令人驚訝的是,平民學子與世家弟子分坐兩邊,涇渭分明。
"這樣不行。"溫曇皺眉,"得打破隔閡。"
她突然起身走到場地中央:"今日清談會,我先拋磚引玉。"
說罷抽出灼陽劍,一套精妙劍法施展開來,火焰隨劍勢游走,在空中繪出絢麗圖案。
最后一招收勢,火焰不散,反而凝結(jié)成一把赤色古琴。
溫曇盤膝而坐,竟彈起了《洗華》——這是藍氏秘傳琴曲。
藍曦臣微微一驚,隨即會意,取出裂冰簫相和。
琴簫合鳴中,溫曇周身靈力流轉(zhuǎn),竟在頭頂凝聚出一道符箓虛影,符光又化為丹爐形狀,爐中隱約有劍影沉浮。
"一道通,萬法明。"收勢后,溫曇對目瞪口呆的學子們說,"修行如登山,路徑不同,頂峰卻一。"
這番演示效果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