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境戰(zhàn)報如雪片般飛來,一封比一封緊急。
姜璃站在紫宸殿外,聽著里面激烈的爭論聲。自上次朝會為父親平反后,邊境局勢急劇惡化。北狄大軍壓境,鎮(zhèn)北將軍林驍節(jié)節(jié)敗退,已經(jīng)丟失了五座城池。
"皇上,雁門關(guān)一旦失守,北狄鐵騎將長驅(qū)直入!臣請即刻增兵!"這是兵部尚書急切的聲音。
"增兵?糧餉從何而來?國庫空虛已久!"戶部尚書立即反駁。
"夠了!"宇文曜的聲音如寒冰碎裂,"林驍手握二十萬大軍,卻連丟五城。朕看不是兵不足,而是將無能!"
殿內(nèi)霎時寂靜。姜璃能想象林肅此刻的臉色有多難看——林驍正是他的長子。
"皇上明鑒。"林肅終于開口,聲音陰沉,"北狄此次來勢洶洶,恐有內(nèi)應(yīng)。老臣建議徹查朝中與北狄有往來者。"
姜璃心頭一跳。這老狐貍分明是在轉(zhuǎn)移話題,還想反咬一口!
"丞相此言有理。"宇文曜竟順著說了下去,"既如此,朕決定御駕親征,親自坐鎮(zhèn)雁門關(guān)。朝中事務(wù),就交由丞相與六部共議。"
什么?姜璃差點驚呼出聲。御駕親征?這不是自投羅網(wǎng)嗎?北狄與太后勾結(jié),林驍又屢戰(zhàn)屢敗,宇文曜此去兇多吉少!
朝臣散去后,姜璃被單獨召見。紫宸殿內(nèi),宇文曜已換下龍袍,一身戎裝,英氣逼人。他正俯身查看沙盤上的地形,聽到腳步聲也未抬頭。
"來了?"
"皇上真要親征?"姜璃顧不上禮節(jié),"這太危險了!北狄與太后..."
"朕知道。"宇文曜直起身,眼中閃爍著冷冽的光芒,"正因如此,朕必須去。"
他走到姜璃面前,遞過一枚龍紋令牌:"這是朕的暗衛(wèi)令,可調(diào)動三百暗衛(wèi)。朕離宮期間,你負責(zé)監(jiān)管后宮,特別是...慈寧宮。"
姜璃接過令牌,沉甸甸的觸感讓她意識到責(zé)任的重大:"皇上信任臣妾,臣妾自當(dāng)竭盡全力。但北境..."
"朕自有安排。"宇文曜打斷她,"記住,無論聽到什么消息,都不要輕舉妄動。太后和林肅若有異動,先自保,等朕回來。"
他的語氣如此篤定,仿佛只是去郊游而非奔赴戰(zhàn)場。姜璃突然有種沖動,想拉住他的衣袖,求他別走。但她知道,身為帝王,宇文曜別無選擇。
"皇上保重。"千言萬語最終只化作這一句。
宇文曜凝視她片刻,突然伸手撫上她的臉頰:"姜璃,若朕有什么不測..."
"不會的!"姜璃急急打斷,"皇上洪福齊天,必能凱旋。"
宇文曜輕笑一聲,收回手:"借你吉言。"
次日黎明,宇文曜率禁軍精銳離京。姜璃站在城樓上,望著漸行漸遠的隊伍,胸口像壓了塊大石。青柳在一旁小聲啜泣:"小姐,皇上會平安回來的,對吧?"
姜璃沒有回答。她握緊袖中的暗衛(wèi)令,轉(zhuǎn)身下了城樓。現(xiàn)在不是傷感的時候,她肩上的擔(dān)子比想象中更重。
景仁宮很快成了后宮焦點。每日清晨,各宮妃嬪都來請安,表面恭敬,眼中卻藏著嫉妒與算計。最顯眼的缺席者是林慕云——自皇帝離宮后,她就稱病不出,但姜璃的眼線報告她經(jīng)常秘密前往慈寧宮。
"姜美人,這是今日各宮用度清單。"內(nèi)務(wù)府總管恭敬地呈上賬冊。自從姜璃查出貪腐案后,這些人的態(tài)度恭敬了許多。
姜璃仔細查看,發(fā)現(xiàn)慈寧宮的炭火用量突然增加了三倍:"太后宮中近日很冷嗎?"
總管一愣:"這...奴才不知。"
"去查查,多余的炭火用在了何處。"姜璃合上賬冊,"另外,近日可有生面孔出入宮中?"
"回美人,丞相府近日送了幾名侍女入宮,說是伺候林小姐的。"
姜璃眼中精光一閃。果然開始行動了。她借口散步,帶著青柳來到靠近慈寧宮的花園。假山后,她低聲喚道:"影七。"
一個黑影悄無聲息地出現(xiàn),單膝跪地:"屬下在。"
這是宇文曜留給她的暗衛(wèi)首領(lǐng),負責(zé)傳遞消息和執(zhí)行秘密任務(wù)。
"派人盯緊丞相府送來的侍女,特別是她們接觸過的人和物。另外,查查慈寧宮多余的炭火去向。"
"遵命。"
三日后,影七帶回驚人消息——那些"炭火"根本沒有送入慈寧宮,而是在宮外一處偏僻院落被制成火藥!而丞相府送來的侍女中,有一人經(jīng)常深夜與宮外人士接觸,那人說話帶有北狄口音。
"果然要謀反..."姜璃喃喃自語。太后和林肅打算趁皇帝不在,發(fā)動政變!
更糟的是,北境傳來消息,宇文曜遭遇埋伏,生死未卜。姜璃心知這必是調(diào)虎離山之計,但朝中已經(jīng)人心惶惶。
"影七,必須警告皇上。"姜璃下定決心,"派你最得力的手下,務(wù)必把這封信送到皇上手中。"
她從妝匣深處取出一張薄如蟬翼的絹紙,上面用特制墨水寫滿了密報。這是她和宇文曜約定的暗語,記錄了太后的火藥陰謀和林肅的兵力調(diào)動。
影七領(lǐng)命而去。姜璃則開始為最壞情況做準(zhǔn)備。她秘密轉(zhuǎn)移了重要文書,還在景仁宮寢室床下挖了一個暗格,藏入應(yīng)急銀兩和藥物。
正當(dāng)姜璃焦頭爛額之際,蘇婉清匆匆來訪:"姜姐姐,大事不好!太醫(yī)院剛接到命令,準(zhǔn)備大量金瘡藥和麻醉散,說是為前線將士準(zhǔn)備的。但那劑量...足夠放倒整個禁軍!"
姜璃心頭一震。這是要對付留在京中的皇帝親信!
"婉清,你父親可知此事?"
蘇婉清搖頭:"父親被派去北境隨軍,現(xiàn)在太醫(yī)院由林肅的人把持。"
情況比想象的更緊急。姜璃立即派另一名暗衛(wèi)追上影七,補充這一新情報。同時,她決定親自會一會太后——既然對方已經(jīng)行動,不如打草驚蛇,拖延時間。
慈寧宮內(nèi),太后正在佛前誦經(jīng),一副慈眉善目的模樣。見姜璃來訪,她笑容和藹:"姜美人今日怎么有空來看哀家?"
"臣妾聽聞太后近日鳳體違和,特來請安。"姜璃恭敬行禮,余光卻在打量殿內(nèi)陳設(shè)。佛龕旁多了一個陌生侍女,眼神銳利,不像普通宮女。
"哀家無礙,只是年紀(jì)大了,怕冷罷了。"太后示意姜璃坐下,"皇上離宮多日,姜美人監(jiān)管后宮,辛苦了。"
"臣妾分內(nèi)之事。"姜璃故作憂慮,"只是近日北境戰(zhàn)報不利,臣妾憂心忡忡。"
太后嘆息:"是啊,皇上年輕氣盛,不該貿(mào)然親征。"她話鋒一轉(zhuǎn),"姜美人聰慧過人,可有良策?"
這是在試探!姜璃垂眸:"臣妾一介女流,哪懂軍國大事。只盼皇上早日凱旋。"
"若...皇上回不來了呢?"太后突然問,眼中精光暴射。
姜璃心跳如鼓,面上卻不露分毫:"太后何出此言?皇上洪福齊天..."
"夠了!"太后厲聲打斷,"姜璃,哀家知道你是皇上的人。但識時務(wù)者為俊杰。林家與哀家已經(jīng)準(zhǔn)備周全,宇文曜必死無疑。你若聰明,就該知道站在哪邊。"
如此直白的威脅,說明政變已經(jīng)箭在弦上!姜璃假裝惶恐:"臣妾...臣妾不明白太后意思。"
太后冷笑,對那侍女使了個眼色。侍女捧出一個錦盒,打開后,里面是一道空白圣旨,蓋著玉璽!
"先帝留有遺詔,若宇文曜昏庸無道,可另立新君。"太后輕撫圣旨,"姜美人若愿配合,日后仍是后宮之主。"
赤裸裸 北境戰(zhàn)報如雪片般飛來,一封比一封緊急。
姜璃站在紫宸殿外,聽著里面激烈的爭論聲。自上次朝會為父親平反后,邊境局勢急劇惡化。北狄大軍壓境,鎮(zhèn)北將軍林驍節(jié)節(jié)敗退,已經(jīng)丟失了五座城池。
"皇上,雁門關(guān)一旦失守,北狄鐵騎將長驅(qū)直入!臣請即刻增兵!"這是兵部尚書急切的聲音。
"增兵?糧餉從何而來?國庫空虛已久!"戶部尚書立即反駁。
"夠了!"宇文曜的聲音如寒冰碎裂,"林驍手握二十萬大軍,卻連丟五城。朕看不是兵不足,而是將無能!"
殿內(nèi)霎時寂靜。姜璃能想象林肅此刻的臉色有多難看——林驍正是他的長子。
"皇上明鑒。"林肅終于開口,聲音陰沉,"北狄此次來勢洶洶,恐有內(nèi)應(yīng)。老臣建議徹查朝中與北狄有往來者。"
姜璃心頭一跳。這老狐貍分明是在轉(zhuǎn)移話題,還想反咬一口!
"丞相此言有理。"宇文曜竟順著說了下去,"既如此,朕決定御駕親征,親自坐鎮(zhèn)雁門關(guān)。朝中事務(wù),就交由丞相與六部共議。"
什么?姜璃差點驚呼出聲。御駕親征?這不是自投羅網(wǎng)嗎?北狄與太后勾結(jié),林驍又屢戰(zhàn)屢敗,宇文曜此去兇多吉少!
朝臣散去后,姜璃被單獨召見。紫宸殿內(nèi),宇文曜已換下龍袍,一身戎裝,英氣逼人。他正俯身查看沙盤上的地形,聽到腳步聲也未抬頭。
"來了?"
"皇上真要親征?"姜璃顧不上禮節(jié),"這太危險了!北狄與太后..."
"朕知道。"宇文曜直起身,眼中閃爍著冷冽的光芒,"正因如此,朕必須去。"
他走到姜璃面前,遞過一枚龍紋令牌:"這是朕的暗衛(wèi)令,可調(diào)動三百暗衛(wèi)。朕離宮期間,你負責(zé)監(jiān)管后宮,特別是...慈寧宮。"
姜璃接過令牌,沉甸甸的觸感讓她意識到責(zé)任的重大:"皇上信任臣妾,臣妾自當(dāng)竭盡全力。但北境..."
"朕自有安排。"宇文曜打斷她,"記住,無論聽到什么消息,都不要輕舉妄動。太后和林肅若有異動,先自保,等朕回來。"
他的語氣如此篤定,仿佛只是去郊游而非奔赴戰(zhàn)場。姜璃突然有種沖動,想拉住他的衣袖,求他別走。但她知道,身為帝王,宇文曜別無選擇。
"皇上保重。"千言萬語最終只化作這一句。
宇文曜凝視她片刻,突然伸手撫上她的臉頰:"姜璃,若朕有什么不測..."
"不會的!"姜璃急急打斷,"皇上洪福齊天,必能凱旋。"
宇文曜輕笑一聲,收回手:"借你吉言。"
次日黎明,宇文曜率禁軍精銳離京。姜璃站在城樓上,望著漸行漸遠的隊伍,胸口像壓了塊大石。青柳在一旁小聲啜泣:"小姐,皇上會平安回來的,對吧?"
姜璃沒有回答。她握緊袖中的暗衛(wèi)令,轉(zhuǎn)身下了城樓?,F(xiàn)在不是傷感的時候,她肩上的擔(dān)子比想象中更重。
景仁宮很快成了后宮焦點。每日清晨,各宮妃嬪都來請安,表面恭敬,眼中卻藏著嫉妒與算計。最顯眼的缺席者是林慕云——自皇帝離宮后,她就稱病不出,但姜璃的眼線報告她經(jīng)常秘密前往慈寧宮。
"姜美人,這是今日各宮用度清單。"內(nèi)務(wù)府總管恭敬地呈上賬冊。自從姜璃查出貪腐案后,這些人的態(tài)度恭敬了許多。
姜璃仔細查看,發(fā)現(xiàn)慈寧宮的炭火用量突然增加了三倍:"太后宮中近日很冷嗎?"
總管一愣:"這...奴才不知。"
"去查查,多余的炭火用在了何處。"姜璃合上賬冊,"另外,近日可有生面孔出入宮中?"
"回美人,丞相府近日送了幾名侍女入宮,說是伺候林小姐的。"
姜璃眼中精光一閃。果然開始行動了。她借口散步,帶著青柳來到靠近慈寧宮的花園。假山后,她低聲喚道:"影七。"
一個黑影悄無聲息地出現(xiàn),單膝跪地:"屬下在。"
這是宇文曜留給她的暗衛(wèi)首領(lǐng),負責(zé)傳遞消息和執(zhí)行秘密任務(wù)。
"派人盯緊丞相府送來的侍女,特別是她們接觸過的人和物。另外,查查慈寧宮多余的炭火去向。"
"遵命。"
三日后,影七帶回驚人消息——那些"炭火"根本沒有送入慈寧宮,而是在宮外一處偏僻院落被制成火藥!而丞相府送來的侍女中,有一人經(jīng)常深夜與宮外人士接觸,那人說話帶有北狄口音。
"果然要謀反..."姜璃喃喃自語。太后和林肅打算趁皇帝不在,發(fā)動政變!
更糟的是,北境傳來消息,宇文曜遭遇埋伏,生死未卜。姜璃心知這必是調(diào)虎離山之計,但朝中已經(jīng)人心惶惶。
"影七,必須警告皇上。"姜璃下定決心,"派你最得力的手下,務(wù)必把這封信送到皇上手中。"
她從妝匣深處取出一張薄如蟬翼的絹紙,上面用特制墨水寫滿了密報。這是她和宇文曜約定的暗語,記錄了太后的火藥陰謀和林肅的兵力調(diào)動。
影七領(lǐng)命而去。姜璃則開始為最壞情況做準(zhǔn)備。她秘密轉(zhuǎn)移了重要文書,還在景仁宮寢室床下挖了一個暗格,藏入應(yīng)急銀兩和藥物。
正當(dāng)姜璃焦頭爛額之際,蘇婉清匆匆來訪:"姜姐姐,大事不好!太醫(yī)院剛接到命令,準(zhǔn)備大量金瘡藥和麻醉散,說是為前線將士準(zhǔn)備的。但那劑量...足夠放倒整個禁軍!"
姜璃心頭一震。這是要對付留在京中的皇帝親信!
"婉清,你父親可知此事?"
蘇婉清搖頭:"父親被派去北境隨軍,現(xiàn)在太醫(yī)院由林肅的人把持。"
情況比想象的更緊急。姜璃立即派另一名暗衛(wèi)追上影七,補充這一新情報。同時,她決定親自會一會太后——既然對方已經(jīng)行動,不如打草驚蛇,拖延時間。
慈寧宮內(nèi),太后正在佛前誦經(jīng),一副慈眉善目的模樣。見姜璃來訪,她笑容和藹:"姜美人今日怎么有空來看哀家?"
"臣妾聽聞太后近日鳳體違和,特來請安。"姜璃恭敬行禮,余光卻在打量殿內(nèi)陳設(shè)。佛龕旁多了一個陌生侍女,眼神銳利,不像普通宮女。
"哀家無礙,只是年紀(jì)大了,怕冷罷了。"太后示意姜璃坐下,"皇上離宮多日,姜美人監(jiān)管后宮,辛苦了。"
"臣妾分內(nèi)之事。"姜璃故作憂慮,"只是近日北境戰(zhàn)報不利,臣妾憂心忡忡。"
太后嘆息:"是啊,皇上年輕氣盛,不該貿(mào)然親征。"她話鋒一轉(zhuǎn),"姜美人聰慧過人,可有良策?"
這是在試探!姜璃垂眸:"臣妾一介女流,哪懂軍國大事。只盼皇上早日凱旋。"
"若...皇上回不來了呢?"太后突然問,眼中精光暴射。
姜璃心跳如鼓,面上卻不露分毫:"太后何出此言?皇上洪福齊天..."
"夠了!"太后厲聲打斷,"姜璃,哀家知道你是皇上的人。但識時務(wù)者為俊杰。林家與哀家已經(jīng)準(zhǔn)備周全,宇文曜必死無疑。你若聰明,就該知道站在哪邊。"
如此直白的威脅,說明政變已經(jīng)箭在弦上!姜璃假裝惶恐:"臣妾...臣妾不明白太后意思。"
太后冷笑,對那侍女使了個眼色。侍女捧出一個錦盒,打開后,里面是一道空白圣旨,蓋著玉璽!
"先帝留有遺詔,若宇文曜昏庸無道,可另立新君。"太后輕撫圣旨,"姜美人若愿配合,日后仍是后宮之主。"
赤裸裸的利誘。姜璃強忍憤怒,裝作猶豫:"太后要臣妾做什么?"
"很簡單。"太后微笑,"三日后子時,打開西門。事后,指認宇文曜是遭你下毒而亡。"
好狠毒的計策!不僅要奪權(quán),還要讓姜璃背黑鍋!她假裝思考片刻,緩緩點頭:"臣妾...遵旨。"
離開慈寧宮,姜璃后背已經(jīng)濕透。她必須盡快通知宇文曜,政變就定在三日后!
然而當(dāng)晚,一個更糟的消息傳來——影七派回的信使渾身是血地倒在景仁宮后門,只說了句"皇上中伏"就斷了氣。
姜璃如墜冰窟。宇文曜出事了?是戰(zhàn)報有誤還是...已經(jīng)遭遇不測?
她徹夜未眠,思考對策。若宇文曜真的遇難,她必須自保;若他還活著,她得設(shè)法阻止政變。無論如何,三日后西門是關(guān)鍵。
第二日,宮中氣氛明顯緊張起來。侍衛(wèi)調(diào)動頻繁,林慕云突然"病愈",趾高氣揚地在御花園散步,見到姜璃時還投來挑釁的目光。
"小姐,現(xiàn)在怎么辦?"青柳急得團團轉(zhuǎn),"要不我們逃吧?"
"逃?"姜璃搖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能逃到哪里?"她握緊暗衛(wèi)令,"只能拼死一搏了。"
當(dāng)天深夜,姜璃秘密召集了所有可信的暗衛(wèi)。她將人馬分成三組:一組監(jiān)視慈寧宮,一組控制西門,最后一組保護景仁宮。同時,她派人秘密聯(lián)絡(luò)父親姜明德,讓他準(zhǔn)備接應(yīng)。
政變前夜,姜璃輾轉(zhuǎn)難眠。她起身來到書房,寫下所有已知情報和推測,藏在暗格中。若她明日遭遇不測,至少留下線索。
正當(dāng)她準(zhǔn)備就寢時,窗外突然傳來一聲輕響。姜璃警覺地抓起早已備好的匕首:"誰?"
"是朕。"
這聲音!姜璃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急忙開窗,一個黑影敏捷地翻入——正是宇文曜!他一身夜行衣,臉色蒼白,左肩還有血跡滲出。
"皇上!您受傷了?"姜璃急忙扶他坐下。
"小傷。"宇文曜咬牙,"你的信朕收到了。果然如你所料,北狄埋伏是假,引朕離京是真。朕假裝中伏,實則秘密回京。"
姜璃趕緊取出藥箱為他包扎。傷口雖不深,但已經(jīng)有些發(fā)炎:"皇上該好好休息..."
"沒時間了。"宇文曜抓住她的手,"太后和林肅明日行動?"
姜璃點頭,將太后的計劃全盤托出。宇文曜眼中寒光閃爍:"好個毒婦!朕這就調(diào)兵..."
話音未落,外面突然傳來一陣喧嘩。接著是青柳的尖叫:"小姐!有刺客!"
宇文曜和姜璃同時變色。怎么會?皇帝回宮的消息應(yīng)該無人知曉!
"砰"的一聲,房門被踹開。十幾個黑衣人持刀沖入,為首的竟是林慕云!
"果然在這里!"林慕云獰笑,"姜璃,你勾結(jié)外男,意圖謀反,人贓俱獲!"
姜璃瞬間明白了——這是個陷阱!太后故意透露假日期,引蛇出洞。而宇文曜的秘密回宮,正中他們下懷!
"放肆!"宇文曜厲喝,"朕在此,誰敢造次!"
林慕云卻大笑:"皇上?皇上正在北境重傷不醒呢!這必是姜璃找來的冒牌貨!來人,拿下這對奸夫淫婦!"
黑衣人一擁而上。宇文曜拔劍迎戰(zhàn),但寡不敵眾,加上傷勢影響,很快被逼入角落。姜璃想幫忙,卻被林慕云一把抓住。
"姜璃,你完了!"林慕云在她耳邊低語,"明日全京城都會知道,你勾結(jié)北狄刺客謀害皇上!"
"你血口噴人!"姜璃掙扎,"那是真正的皇上!"
"誰會信呢?"林慕云冷笑,"皇上'重傷在北境',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
姜璃如墜冰窟。她終于明白這個陰謀的全貌——太后和林肅不僅要奪權(quán),還要讓宇文曜"死兩次":一次在北境的"戰(zhàn)死",一次在宮中的"刺殺"。無論哪個版本,他們都能掌控大權(quán)!
混亂中,一支暗箭突然從窗外射入,正中宇文曜胸口!他悶哼一聲,踉蹌倒地。
"不!"姜璃撕心裂肺地喊道。
林慕云得意洋洋:"帶走!姜璃押入大牢,這'冒牌貨'...就地解決!"
姜璃拼命掙扎,卻被一掌擊昏。最后的意識里,她看到黑衣人舉刀走向倒在地上的宇文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