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午夜共鳴
左奇函盯著電腦屏幕上的空白音軌,手指無意識地敲打著桌面。距離下一期節(jié)目錄制只剩48小時,而他連一個像樣的動機都沒寫出來。
"該死。"他猛地合上筆記本電腦,揉了揉太陽穴。錄音室里只剩下他一個人,窗外的天色早已暗沉,練習室的玻璃上反射出他疲憊的面容。
自從和楊博文合作的那期節(jié)目播出后,網絡上的反響超出所有人預期。他們的合作曲《邊界消融》一夜之間沖上各大音樂平臺榜首,他和楊博文在舞臺上對視的瞬間被粉絲做成動圖瘋狂轉發(fā)。節(jié)目組趁熱打鐵,立即調整了后續(xù)賽制,要求每位嘉賓都要找一位評委合作創(chuàng)作。
理所當然地,所有人都期待他和楊博文再次搭檔。
左奇函煩躁地抓了抓頭發(fā)。壓力像一塊巨石壓在胸口——上次的成功有很大運氣成分,這次他必須證明那不是偶然。但越是想寫出超越《邊界消融》的作品,大腦越是空白。
"還沒走?"
一個熟悉的聲音從門口傳來,左奇函猛地抬頭。楊博文倚在門框上,手里拿著一個牛皮紙袋,依舊是那副看不出情緒的表情。他今天穿了件深藍色高領毛衣,襯得膚色更加冷白,在練習室慘白的燈光下像一尊精致的冰雕。
"楊老師?你怎么在這?"左奇函下意識坐直了身體。
楊博文走進來,將紙袋放在桌上:"來取忘在這里的耳機。沒想到這么晚還有人。"他瞥了眼左奇函面前的設備,"新歌?"
左奇函不自在地移開目光:"嗯,沒什么進展。"
出乎意料的是,楊博文沒有離開,而是拖了把椅子在他旁邊坐下:"主題是什么?"
"'蛻變'。"左奇函有些詫異于楊博文的舉動,"節(jié)目組今早剛公布的。"
楊博文點點頭,沉思片刻,突然伸手按在左奇函的筆記本電腦上:"別強迫自己。創(chuàng)作不是流水線作業(yè)。"
左奇函愣住了。這是楊博文第一次對他表現(xiàn)出近似關心的態(tài)度。
"我...只是不想讓你失望。"話一出口,左奇函就后悔了。這聽起來太像某種奇怪的告白。
楊博文似乎也怔了一下,月光般的眼睛里閃過一絲異樣的光芒。他站起身走向角落里的鋼琴:"來。"
左奇函不明所以地跟過去。楊博文修長的手指在琴鍵上隨意按下幾個音符,是一段他從未聽過的旋律,憂郁而深沉。
"這是我十六歲時寫的第一首歌,"楊博文的聲音很輕,"當時我父親說這是'垃圾'。"
左奇函屏住呼吸。這是楊博文第一次提起自己的私事。
"后來呢?"
"后來我花了三年時間證明他是錯的。"楊博文的手指繼續(xù)在琴鍵上流淌,"但在這個過程中,我差點忘了最初為什么喜歡音樂。"
左奇函注視著楊博文的側臉,突然意識到這個看似冷漠的男人內心深處的柔軟。他鼓起勇氣,伸手覆蓋在楊博文的手上,讓旋律戛然而止。
"教我。"左奇函說,聲音里帶著自己都沒察覺的懇切,"不是技巧,而是...你感受音樂的方式。"
楊博文轉過頭,他們的臉靠得極近,左奇函能聞到他身上淡淡的雪松香氣。時間仿佛靜止了幾秒,然后楊博文輕輕點頭,往旁邊挪了挪,給左奇函讓出半邊琴凳。
"閉上眼睛,"楊博文低聲說,"不要想觀眾,不要想評價,只聽你內心的聲音。"
左奇函照做了。黑暗中,他感到楊博文的手引導著他的手放在琴鍵上。
"現(xiàn)在,告訴我你第一次愛上音樂的時刻。"
左奇函的思緒飄回十年前那個悶熱的夏夜。那時他十四歲,躲在被窩里用老舊的MP3聽電臺,偶然聽到一首不知名的英文歌,歌手沙啞的嗓音唱著關于遠方的夢想,讓他第一次感受到音樂能觸及靈魂的力量。
"我...我想起來了。"左奇函的聲音有些顫抖。
"那就彈出來。"楊博文的聲音近在耳畔,溫熱的氣息拂過他的耳廓。
左奇函的手指開始在琴鍵上摸索,起初是笨拙的幾個音符,然后逐漸連成一段旋律。它不完美,卻真實得令人心痛——那是十四歲的左奇函在悶熱夏夜里感受到的一切:渴望、孤獨、和對未知遠方的向往。
當他彈完最后一個音符,睜開眼睛時,發(fā)現(xiàn)楊博文正凝視著他,那雙通常冷靜自持的眼睛里閃爍著左奇函從未見過的光芒。
"這就是你的答案,"楊博文說,聲音異常柔和,"'蛻變'不是變成別人,而是找回最初的自己。"
左奇函的心臟在胸腔里劇烈跳動,他無法移開視線。在這個安靜的午夜,在狹小的鋼琴前,他感到某種無形的東西在他和楊博文之間悄然改變。
"謝謝。"左奇函輕聲說,不確定自己究竟在感謝什么——是音樂上的指導,還是那個罕見的、真實的楊博文。
楊博文只是微微點頭,但嘴角的弧度比平時柔和了許多。他站起身,拿起那個牛皮紙袋:"不早了,你該休息了。明天再繼續(xù)。"
左奇函看著他走向門口,突然脫口而出:"明天...你還會來嗎?"
楊博文停下腳步,沒有回頭:"如果你需要的話。"
門輕輕關上,左奇函獨自坐在鋼琴前,手指不自覺地撫過剛才楊博文觸碰過的琴鍵。他突然明白自己要寫什么樣的歌了。
接下來的兩天像一場夢。楊博文確實如約而來,他們一起完成了《星火》——一首關于初心與堅持的歌。楊博文對編曲近乎苛刻的要求曾讓左奇函多次抓狂,但每次爭吵后,作品都會變得更好。更讓左奇函驚訝的是,楊博文開始尊重他的即興創(chuàng)作,甚至會為他的某些靈感眼前一亮。
錄制當天,左奇函站在后臺,手心微微出汗。這次是他獨唱,楊博文負責鋼琴伴奏。雖然已經排練多次,但想到要在那個男人面前袒露自己最真實的音樂靈魂,他還是感到一陣緊張。
"緊張?"楊博文不知何時出現(xiàn)在他身旁,遞給他一杯溫水。
左奇函接過水杯,指尖不小心碰到楊博文的手,一絲微小的電流似乎從接觸點蔓延開來:"有點。這是我第一次在舞臺上唱這么...私人的歌。"
楊博文沉默片刻,突然說:"我父親會看今晚的節(jié)目。"
左奇函驚訝地抬頭。這是楊博文第二次主動提及自己的父親。
"所以...你想證明什么?"左奇函小心翼翼地問。
楊博文的眼睛直視前方,聲音低沉:"證明我選擇的道路沒有錯。"
左奇函突然明白了楊博文參加這個綜藝的原因——和他一樣,都在尋求某種認可。這個認知讓他心頭一熱,情不自禁地握住了楊博文的手腕:"我們會驚艷所有人的,包括你父親。"
楊博文低頭看著左奇函的手,沒有掙脫,只是輕輕"嗯"了一聲。
舞臺上,當左奇函唱到副歌部分,轉身與鋼琴前的楊博文對視時,他看到了那雙月光明眸中閃爍的肯定。在那一刻,所有的觀眾、評委、甚至攝像機都不復存在,只剩下他們和這段共同創(chuàng)造的音樂。
表演結束,掌聲雷動。評委們一致給出了比上次更高的分數(shù),盛贊這首歌的"真實與深度"。左奇函站在聚光燈下,目光卻不自覺地尋找著楊博文。當他看到站在舞臺側幕的楊博文對他微微點頭時,一種前所未有的滿足感充盈了胸腔。
當晚,#左奇函星火#和#楊博文鋼琴#雙雙登上熱搜。粉絲們瘋狂轉發(fā)他們在舞臺上對視的瞬間:
【我發(fā)誓楊老師看左左的眼神絕對不一樣了!】
【這是什么神仙合作!歌詞和鋼琴對話的感覺!】
【求你們出正式錄音室版!我要循環(huán)一百遍!】
左奇函躺在床上刷著手機,嘴角不自覺地上揚。手機突然震動,是楊博文發(fā)來的消息:「下周有個私人音樂沙龍,幾個業(yè)內朋友的小型聚會。有興趣嗎?」
左奇函的心跳加速,手指飛快地回復:「當然,把地址發(fā)我?!?/p>
放下手機,他盯著天花板發(fā)呆。一個月前,楊博文還是他眼中那個傲慢苛刻的評委;現(xiàn)在,他卻開始期待每一次見面。這種轉變讓他既困惑又莫名期待。
窗外,一顆流星劃過夜空,轉瞬即逝,卻在黑暗中留下了淡淡的光痕。左奇函想,或許有些相遇也是如此——短暫卻足以改變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