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紐約肯尼迪機場時,時差給林初瑤帶來的眩暈感與航站樓里嘈雜的英文廣播交織在一起,林初瑤拖著兩個沉重的行李箱,在海關(guān)通道前深吸一口氣,手機在口袋里震動,姐姐發(fā)來消息:"會議室臨時加了場研討會,你先打車來公寓,密碼還是生日后四位。"
自動門滑開的瞬間,深秋的冷風裹挾著汽車尾氣撲面而來,林初瑤站在路邊招手,一輛黃色出租車緩緩停下,司機轉(zhuǎn)頭用帶著口音的英語問:"去哪兒,女士?"她盯著手機地圖上的地址,磕磕絆絆地報出街道名,掌心的汗把打印的地址條洇出褶皺,
公寓在曼哈頓西區(qū)的老建筑里,狹窄的樓梯間彌漫著消毒水與木質(zhì)地板混合的氣味,打開家門,玄關(guān)處整齊碼放著姐姐的高跟鞋,
餐桌上留著便簽:"冰箱有速凍披薩,微波爐轉(zhuǎn)三分鐘,明早八點帶你去學校注冊,你現(xiàn)在先自己應(yīng)付一下吧瑤瑤"林初瑤把行李推進臥室,窗外的街景讓她愣住——霓虹燈牌在雨幕中暈染成斑斕色塊,樓下披薩店飄來的香味,混著遠處地鐵駛過的轟鳴聲,
第二天清晨,林初瑤踩著雨洼走進哥倫比亞大學,姐姐的手袋里裝滿文件,邊走邊叮囑:"文學創(chuàng)作課的教授很嚴格,記得提前讀《第二十二條軍規(guī)》......"話沒說完,她的手機響起,匆忙在教學樓前道別:"下午三點校門口見!"
階梯教室里坐滿金發(fā)碧眼的同學,林初瑤縮在后排翻開筆記本,教授用激光筆指著PPT上的??思{語錄,連珠炮般的語速讓她頭皮發(fā)麻,當被突然點名回答問題時,她結(jié)結(jié)巴巴的英語讓課堂陷入短暫沉默,鄰座的女孩悄悄遞來便簽:"別緊張,教授只是想活躍氣氛。"
下課后,林初瑤在圖書館待到閉館,頭頂?shù)牡鯚魧⒂白永L投在《美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她邊做筆記邊用翻譯軟件查生詞,手機屏幕亮起,是國內(nèi)閨蜜發(fā)來的消息:"九尾最近比賽又拿了MVP,你真不看直播???"她快速劃過消息,點開寫作課作業(yè)要求——以"錯位時空"為題創(chuàng)作短篇小說,
地鐵在隧道里呼嘯而過時,林初瑤總在手機備忘錄里寫片段,唐人街打工的華裔留學生、中央公園喂鴿子的獨居老人、深夜便利店值夜班的墨西哥小哥......這些面孔拼湊成她筆下的故事,凌晨三點的公寓,鍵盤敲擊聲與冰箱壓縮機的嗡鳴相伴,她反復修改著電競題材的小說大綱,試圖把九尾操作時專注的眼神,寫成文字里最動人的光,
周末的自由市場,林初瑤支起小攤位賣自制書簽,牛皮紙上手繪的曼哈頓天際線,搭配燙金英文短句,吸引不少行人駐足。"這個書簽上的字體很特別,是你自己設(shè)計的?"戴著圓框眼鏡的中年女士拿起書簽端詳,林初瑤緊張地用英語解釋:"靈感來自百老匯的霓虹燈,每個字母都像在舞臺上跳躍。"
收攤時下起小雨,她抱著沒賣完的書簽往地鐵站跑,突然聽見身后有人喊:"等等!"那個中年女士舉著傘追上來:"我是出版社編輯,這是我的名片,我們最近在找新銳作者,你的創(chuàng)意很有趣......"林初瑤攥著名片,雨水順著傘骨滴落,在名片邊緣暈開深色痕跡。
深夜的廚房,林初瑤煮著泡面翻看郵件,出版社的約稿函靜靜躺在收件箱,要求試寫五千字樣章,她咬著筷子望向窗外,時代廣場的巨型屏幕在雨霧中明明滅滅,手機再次震動,這次是姐姐發(fā)來消息:"通宵做論文,冰箱有剩飯,熱一熱再吃。"
創(chuàng)作瓶頸期來得猝不及防,當她對著空白文檔枯坐到天亮,突然想起九尾在咖啡館分析線索時的模樣——邏輯清晰,抽絲剝繭,她打開電腦,調(diào)出KPL比賽錄像,把選手操作拆解成文字節(jié)奏,團戰(zhàn)爆發(fā)的瞬間對應(yīng)故事高潮,經(jīng)濟差轉(zhuǎn)化為角色矛盾,晨光爬上鍵盤時,她終于敲下小說第一章的最后一個句號,
“大功告成,終于寫完第一章了,實在不易吶蕪湖?!?/p>
在異國他鄉(xiāng)的第三個月,林初瑤接到出版社的電話,編輯興奮的聲音穿透聽筒:"你的故事太特別了!電競與文學的結(jié)合讓人眼前一亮!"掛斷電話后,她站在飄雪的窗前,看著玻璃上自己的倒影,曾經(jīng)那個被輿論淹沒的女孩,此刻正用文字搭建新的世界,
姐姐帶著蛋糕回家時,林初瑤正在校對樣稿,奶油香氣混著油墨味彌漫在房間里,姐姐翻看著書頁感嘆:"原來你天天熬夜在寫這個。"林初瑤笑著搶過書:"別劇透,等正式出版送你簽名版。"
窗外的雪越下越大,遠處傳來消防車的鳴笛聲,卻蓋不住她內(nèi)心的雀躍——那些獨自在圖書館查資料的夜晚,在地鐵上構(gòu)思故事的清晨,終于凝結(jié)成鉛字,在異國的土地上綻放,
林初瑤在微博上發(fā)了一條日常:
#紐約的雪很大,也很冷,卻格外的浪漫,雖說異國他鄉(xiāng)甚是想念國內(nèi),其實吧用心去感受一下一切應(yīng)該都是最好的安排……#致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