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村的黎明,帶著濃重的煙火氣和血腥味到來。
李懷林一夜未眠。他守在孫二床邊,看著老鄭用草藥捻成的粉末敷在孫二的傷口上,看著那蒼白的臉漸漸有了一絲血色,才松了口氣。
“李郎君,孫小哥命硬,應(yīng)該能挺過來?!?老鄭擦了擦額頭的汗,聲音沙啞,“就是這傷,怕是以后再難揮刀了?!?/p>
李懷林點點頭,心里五味雜陳。孫二是他來到這個時代后,第一個算得上“朋友”的人,如今卻落得如此下場。他輕輕拍了拍孫二的肩膀:“好好養(yǎng)傷,以后……我養(yǎng)你?!?/p>
走出屋子,晨曦中的殘村一片狼藉。倒塌的木石墻、燒焦的草堆、尚未清理干凈的血跡,無聲地訴說著昨夜的慘烈。
幾個幸存的村民,正默默地收拾著廢墟,眼神里有悲傷,卻沒有絕望。王大娘帶著幾個婦女,在村口的空地上架起了大鍋,熬著稀得能照見人影的野菜粥——這是他們僅剩的糧食了。
“李郎君?!?一個中年流民走了過來,他叫王二柱,是昨天戰(zhàn)斗中表現(xiàn)最勇猛的幾個年輕人之一,此刻手里捧著幾枚從土匪身上搜出來的五銖錢,“這是從匪首身上找到的,還有這些……” 他又指了指旁邊一堆土匪留下的破爛皮甲和武器,“都給您?!?/p>
李懷林看著那幾枚銹跡斑斑的五銖錢,又看了看王二柱真誠的眼神,搖了搖頭:“錢和武器都留下,錢用來買糧食,武器分給大家防身。從今天起,咱們村不分你我,有飯一起吃,有難一起扛?!?/p>
他頓了頓,提高了聲音:“昨天,我們失去了三個兄弟,兩個老人。但我們守住了村子,保住了家!現(xiàn)在,家破了,我們就重建!糧食沒了,我們就去種!只要人還在,就有希望!”
村民們停下手中的活,看著李懷林年輕卻異常堅定的身影,眼神里漸漸燃起了火焰。
“對!李郎君說得對!重建!” 王二柱第一個響應(yīng),舉起了手里的鋤頭。
“重建!” 其他人也紛紛附和,聲音不大,卻很整齊。
【叮!雞肋提示器觸發(fā):領(lǐng)地“殘村”進入“重建階段”,村民勞動積極性提升20%(短期)。系統(tǒng)友情提示:重建需大量人力物力,當(dāng)前資源嚴(yán)重不足(糧食:1天;木材:短缺;工具:破損)。建議開展“生產(chǎn)自救運動”,具體方案:1. 開荒種地;2. 修補工具;3. 去附近山林砍柴(注意安全,近期有熊出沒的傳聞)?!?/p>
“熊?” 李懷林皺了皺眉,隨即又釋然了。比起土匪,熊似乎還更容易對付些。
他將村民分成幾隊:年輕力壯的跟著王二柱,清理廢墟,修補圍墻;婦女和老人跟著王大娘,處理野菜,嘗試用土匪留下的雜糧種子,在村后的空地上開墾一小塊菜園;老鄭和另外兩個懂點手藝的村民,負(fù)責(zé)修補那些破損的鋤頭、鐮刀,還有土匪留下的武器。
李懷林自己,則帶著小石頭,去附近的山林里砍柴。他需要足夠的木材,不僅要修補房屋,還要加固防御。
山林里果然有熊的蹤跡——幾棵被撞斷的小樹,還有一堆新鮮的熊糞。但兩人足夠小心,只在邊緣活動,砍了些枯枝,沒深入核心區(qū)域。
“頭兒,你看!” 小石頭突然指著遠(yuǎn)處的山路,那里有幾個身影正蹣跚走來,像是……流民?
李懷林瞇起眼睛,仔細(xì)觀察。是三個大人帶著兩個孩子,衣衫襤褸,面黃肌瘦,手里提著一個破包袱,正朝著村子的方向張望,眼神里充滿了警惕和猶豫。
“是流民。” 李懷林低聲道,“小石頭,你先回去報信,讓大家別緊張,我去看看。”
他迎著那幾個流民走去。對方看到他,嚇得連忙后退,其中一個漢子還將孩子護在身后,手里緊緊攥著一根木棍,警惕地看著他。
“別害怕,我不是壞人。” 李懷林停下腳步,盡量讓自己的語氣溫和,“你們是從哪里來的?要去哪里?”
那漢子看了看李懷林身上的血跡和腰間的刀,又看了看遠(yuǎn)處隱約可見的村落輪廓,猶豫了半天,才低聲道:“我們……我們是從滎陽逃出來的,家鄉(xiāng)被兵禍毀了,一路討飯過來,聽說……聽說這邊有個村子,能……能給口飯吃?”
他的聲音帶著顫抖,顯然是餓壞了,也怕極了。
李懷林心里嘆了口氣。又是戰(zhàn)爭的受害者。他想起了自己剛穿越過來時的樣子,也是這樣茫然和無助。
“我們村剛打完仗,糧食不多,” 李懷林坦誠道,“但一口吃的還是有的。如果你們不嫌棄,可以跟我來?!?/p>
那漢子愣住了,似乎沒想到會這么順利,激動得語無倫次:“謝……謝謝大人!謝謝大人!”
李懷林帶著五個流民回到村子。村民們看到新來的人,眼神復(fù)雜——有同情,也有擔(dān)憂。
“李郎君,咱們自己都快沒吃的了,怎么還……” 王大娘忍不住開口。
“王大娘,” 李懷林打斷她,指著那兩個餓得直哭的孩子,“咱們不能見死不救。多五張嘴,是難了點,但也多了五個能干活的人。只要肯動手,總能找到吃的?!?/p>
他讓王大娘給新來的人盛了點稀粥,又安排他們在一間破損較輕的屋子里住下。那漢子叫趙大,是個老實巴交的農(nóng)夫,媳婦會紡線,還有個老母親和兩個孩子。
趙大喝了粥,緩過勁來,看到村里的廢墟和正在忙碌的村民,立刻帶著媳婦加入了修補圍墻的隊伍,干活格外賣力。
“李郎君是好人啊……” 趙大的老母親看著李懷林的背影,抹著眼淚念叨。
或許是“殘村能活下來”的消息傳開了,接下來的幾天,陸續(xù)又有流民找上門來,大多是拖家?guī)Э诘陌傩?,總共來了二十多人?/p>
村子一下子熱鬧了起來,但糧食問題也變得更加嚴(yán)峻。
“李郎君,真的沒糧了?!?王大娘將最后一點野菜倒進鍋里,愁眉苦臉,“再不想辦法,咱們都得餓死?!?/p>
李懷林看著鍋里幾乎全是水的“粥”,心里沉甸甸的。他知道,不能再等了。
“王二柱,趙大,你們跟我來?!?李懷林召集了兩個最得力的年輕人,“咱們?nèi)ヌ顺筛蘅h城,看看能不能換點糧食?!?/p>
他將上次從土匪那里繳獲的幾匹還算完好的布料、還有獨眼龍那柄雖然沉重但還算鋒利的鬼頭刀打了包——這是他們現(xiàn)在能拿出的最值錢的東西了。
成皋縣城離殘村不算太遠(yuǎn),半天路程就到了。
縣城里一片蕭條,街道上行人稀少,大多面黃肌瘦,偶爾能看到幾個穿著破爛鎧甲的士兵,懶洋洋地守在城門處,盤查著進出的人。
李懷林找了家看起來還算像樣的雜貨鋪,拿出布料和鬼頭刀,想換點粟米。
雜貨鋪老板是個精瘦的老頭,看到鬼頭刀,眼睛亮了一下,卻故意皺起眉:“這刀太兇,不好出手啊。還有這布,也就這樣……最多換五斗米?!?/p>
五斗米?連塞牙縫都不夠!
“老板,這刀可是正經(jīng)的軍器,這布也是好料子,怎么也得換一石米!” 王二柱急道。
“后生仔,現(xiàn)在是什么時候?” 老板冷笑,“米比金子還貴!要么換,要么走,別耽誤我做生意!”
就在這時,一個穿著青色長衫、看起來像個小吏的人走了進來,看到李懷林手里的鬼頭刀,眼睛一亮:“這刀……是獨眼龍的?”
李懷林心里一動:“大人認(rèn)識?”
“何止認(rèn)識,” 小吏哼了一聲,“這獨眼龍在成皋附近作惡多端,縣尉早就想收拾他了,就是沒抓到。你們是……”
“我們是附近村子的,這刀是我們殺了獨眼龍后繳獲的?!?李懷林如實說道。
“好!” 小吏大喜,“你們?yōu)槊癯?,縣尉肯定有賞!跟我來!”
李懷林三人跟著小吏來到縣衙??h尉是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聽說是他們殺了獨眼龍,果然很高興,當(dāng)場賞了他們兩石米,還免了他們在縣城的賦稅(雖然他們也沒什么可稅的),甚至還派了兩個衙役,幫他們把米送回村子。
“太好了!頭兒!” 王二柱看著沉甸甸的米袋,激動得語無倫次。
李懷林也松了口氣,有了這兩石米,至少能撐過這個月了。
回到村子,村民們看到米,都?xì)g呼起來,看向李懷林的眼神里充滿了感激和敬佩。
“李郎君,你真是咱們的福星!” 王大娘抹著眼淚,連忙生火做飯。
香噴噴的米粥味彌漫在村子里,那是久違的、安心的味道。
李懷林看著村民們狼吞虎咽的樣子,心里卻沒有太多喜悅。他知道,這只是暫時的。兩石米,根本不夠五十多口人吃多久。
【叮!雞肋提示器觸發(fā):成功獲得“官方認(rèn)可”(縣尉嘉獎),領(lǐng)地安全性提升10%(對散兵有效)。糧食危機暫時緩解(預(yù)計維持15天)。系統(tǒng)建議:趁熱打鐵,組織村民開墾荒地,種植早熟作物(如蕎麥),可解燃眉之急(種子需自行解決)。】
“種子……” 李懷林看著村外那片荒蕪的土地,眼神漸漸堅定。
想要真正活下去,不能靠別人的賞賜,只能靠自己的雙手。
“王二柱,趙大,” 李懷林放下碗,“吃完飯,組織大家開墾荒地。越多越好?!?/p>
“是!”
夕陽下,殘村外的田埂上,出現(xiàn)了一片忙碌的身影。鋤頭揮舞,汗水滴落,在貧瘠的土地上,播撒下希望的種子。
李懷林站在村口,看著這一切,握緊了手中的環(huán)首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