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種那天,空氣里飄著麥香,自習(xí)室的向日葵已經(jīng)長得比窗沿還高,花盤沉甸甸地低著頭,像在給窗臺上的玻璃罐鞠躬。男孩踮腳夠著花盤底下的葉片,葉背的絨毛沾著金粉——是他昨天撒的,說“讓光也嘗嘗結(jié)籽的味道”。
化療女孩坐在花架旁,正給《光的家譜》添新成員。畫紙上,去年的玻璃罐是“曾祖父”,今年的向日葵是“爸爸”,旁邊留白的地方寫著“等南瓜寶寶”。她用指尖敲了敲畫紙:“支教老師說,山里的南瓜結(jié)了三個小瓜,青綠色的,像藏在藤葉里的光?!彼念^發(fā)扎成了兩條麻花辮,辮梢的紅繩纏在一起,打了個小小的蝴蝶結(jié),像兩只牽著手的光。
王奶奶的竹籃里晾著串干花,有野菊花、向日葵花瓣,還有片南瓜葉。“孩子們說想做香包,”她把干花往布袋里塞,袋口縫著個小南瓜掛件,“把咱們這兒的夏天裝進(jìn)去,他們聞著就像摸到光了。”布袋角落露出半截毛線,是織毛毯剩的金毛線,纏在南瓜葉的梗上,像給葉子系了條金腰帶。
修車?yán)蠋煾刀自诨苓?,給向日葵的莖稈綁支架。支架是用舊自行車輻條做的,他特意彎了個小鉤,掛著那個核桃殼陶罐:“讓成熟的籽掉進(jìn)罐里,省得彎腰撿?!彼薜卒伭藢鱼y杏葉,“去年的光接著今年的光,這樣籽就不會忘了來路?!敝Ъ艿穆萁z帽上,沾著點金粉,是從花盤上蹭下來的,在陽光下像顆小星星。
快遞小哥的女兒趴在長桌上,給光的地圖畫了好多小南瓜。每個南瓜上都畫了張笑臉,藤蔓把它們串成串,像掛在光路上的小燈籠?!澳瞎险f,它把光藏在肚子里了,”她往南瓜旁邊畫了個小箭頭,指向自習(xí)室的向日葵,“等成熟了,就把光還給花盤。”小哥在旁邊幫她把畫塑封,忽然指著花盤:“你看花盤低著頭,是不是在聽南瓜說話?”小姑娘立刻畫了根虛線,連接著花盤和南瓜,說“這是光的電話線”。
張大爺?shù)泥]戳本新添了頁,新刻的“芒種”郵戳上,向日葵花盤抱著個小南瓜,瓜蒂纏著圈金毛線?!敖o干花包蓋個戳,”他蘸著印泥按下去,紅印在布袋上洇出個圓,“就叫‘光的香囊證’,讓香味知道,要帶著光的故事跑?!?/p>
寄往山區(qū)的郵包里,除了干花、新的畫筆和裝籽的陶罐,還有化療女孩的新畫冊。最后一頁畫著她想象的秋天:山區(qū)的南瓜躺在曬谷場上,切開的南瓜里滾出金閃閃的籽,像撒了把光;自習(xí)室的向日葵籽落在陶罐里,銀杏葉蓋在上面,像給光蓋了床小被子。畫的中間,她畫了兩只手,一只握著南瓜籽,一只攥著向日葵籽,指尖碰在一起,冒出點金粉的火花。
山區(qū)收到郵包時,正下著陣雨。孩子們把干花包掛在教室的房梁上,那個紅著眼圈的小姑娘踩著板凳,往香包旁系了串向日葵籽——是去年寄來的籽串,每顆籽上的小太陽都被雨水洗得發(fā)亮?!袄蠋熣f,這叫‘光的全家?!?,”她指著香包和籽串,“左邊是山里的光,右邊是自習(xí)室的光,聚在一起就不冷了。”
照片寄回自習(xí)室時,化療女孩正在收集向日葵花瓣。她把花瓣夾進(jìn)畫冊,每片都寫著日期,最新的一片上寫著“芒種,光開始變胖”。她把照片貼在《光的家譜》的“南瓜寶寶”旁邊,照片里的小南瓜躲在藤葉后,只露出個圓腦袋,像在和花盤玩捉迷藏。
花架下的泥土里,不知何時落了顆南瓜籽——是從山區(qū)的郵包里掉出來的,殼上還帶著點濕泥。男孩小心地把它埋進(jìn)土里:“讓它在這兒扎根,明年就有光的新親戚了?!?/p>
窗外的蟬鳴又開始熱鬧,陽光透過花盤的縫隙,在地上投下晃動的光斑,像光在跳圓舞曲。張大爺給新照片蓋郵戳?xí)r,發(fā)現(xiàn)照片背面有個小小的指印,沾著點金粉,像誰按了個光的印章。
畫架旁的紙條上,化療女孩新寫了行字:“光會生寶寶,結(jié)在花盤里,藏在南瓜中,落在泥土上,等著明年長出更多光?!?/p>
明天,該給郵包準(zhǔn)備裝南瓜籽的木盒了。地址就寫“每顆在藤上做夢的南瓜收”——畢竟,光要在秋天結(jié)果,總得有人笑著等它把故事裝進(jìn)籽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