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子不會說謊,但它只肯說一半的真話?!?/p>
練習(xí)室在三樓,卻常年曬不到太陽。
三面墻鋪了整塊落地鏡,一面墻是不銹鋼扶桿。
鏡子像四面冷湖,把任何動靜都吞進去,再放大、再反射。
燈管是一排 6500K 的冷白,亮得人發(fā)虛。
沈念笙第一次推門進去,被自己的蒼白嚇了一跳——
她像誤闖冰窖的一枚乳牙,還沒長硬,就先被寒氣包住。
左下角貼著一張 A4 紙,邊緣卷翹,用透明膠反復(fù)補過。
黑色馬克筆寫的字,筆畫粗糲:
本月測評
舞蹈 40 % 聲樂 30 % 體能 20 % 態(tài)度 10 %
——末尾淘汰
底下是 26 個編號,從 A-001 到 A-026。
沈念笙的名字最初寫在最末:
A-027 沈念笙 08.01.27
數(shù)字 27 被畫了兩個圈,像在提醒她:
“你離出局只有一步?!?/p>
測評日定在每周五下午。
鏡子前,孩子們排成一列,像被檢閱的小錫兵。
沈念笙第一次測評,舞蹈《Gee》的副歌。
她劈叉沒到 180°,下腰手肘彎了 10 度,
鏡子毫不留情地把她的“差一點”放大成“差很多”。
老師站在鏡外,筆尖在評分表上沙沙走線:
舞蹈:B-
聲樂:B
體能:C+
態(tài)度:A-(“肯練,但基礎(chǔ)差”)
那一刻,沈念笙第一次發(fā)現(xiàn):
鏡子不會說謊,但它只肯說一半的真話——
它只照出“你沒做到”,不照出“你多努力”。
接下來四周,鏡子前的數(shù)字開始蠕動:
? 第二周:A-027 從末尾被劃掉,貼到 A-019 的位置;
? 第三周:再被剪下,貼到 A-014;
? 第四周:A-009;
? 第五周:A-004。
每一次換位置,都用新透明膠,舊膠帶的殘痕像一道道手術(shù)疤。
沈念笙開始養(yǎng)成一個習(xí)慣:
每天進練習(xí)室,先蹲下來,用指甲把卷邊的膠帶壓平,
再把編號往上一格、再往上一格——
仿佛只要貼得足夠緊,就能把自己釘進安全區(qū)。
月末加練,練習(xí)室只留一盞壁燈。
沈念笙把 iPod 定時 30 分鐘,循環(huán)《Nobody》。
鏡面因為溫差起霧,她用手掌擦出一個小圓,剛好裝得下自己的臉。
圓里的女孩汗?jié)駝⒑?,嘴唇發(fā)白,
鏡外的女孩卻還在數(shù)拍子:“1、2、3、4、轉(zhuǎn)——”
跳到第 17 遍,她終于把腳尖踢到與鏡中倒影齊平的高度。
她停下來,對著霧氣里的自己豎了個大拇指,
指尖卻抖得不像樣。
有一天,她發(fā)現(xiàn)鏡子的右下角有一條細(xì)縫,
像有人用鑰匙尖劃過,長不過一指,卻剛好把 A-004 的 “4” 劈成兩半。
她蹲下去,用指腹去摸裂縫,冰涼,微微割手。
那一刻,她突然意識到:
鏡子也會碎,鏡子也怕疼。
當(dāng)天晚上,她偷偷拿了張 Hello Kitty 貼紙,
把裂縫蓋住——貼紙上的小貓笑得沒心沒肺,
像替她擋下一道傷。
第七周,公布新排名。
老師拿著紅色馬克筆,直接在鏡子上寫:
A-004 → A-003
沈念笙的名字第一次沖進前三。
她站在鏡子前,看著紅色的 “3” 像一枚新勛章烙在自己胸口。
可鏡子里,她背后還有兩個身影——
A-002 在哭,A-005 的行李已經(jīng)被清走。
鏡子把勝利和失敗放在同一幀畫面里,
她第一次明白:
“往上爬”與“掉下去”之間,沒有欄桿,只有鏡面那么薄。
離開首爾的前一晚,練習(xí)生們獲準(zhǔn)收拾行李。
燈全滅,沈念笙一個人回到練習(xí)室。
她沒帶 iPod,沒帶音樂,
只帶了一支黑色白板筆。
在鏡子最中央,她一筆一畫寫下:
A-027 → A-003 → HOME
然后退后兩步,深深鞠了一躬。
鏡面把她的背影拉得很長,像一條通往未來的隧道。
走出練習(xí)室時,她回頭望了一眼——
冷白燈管閃了一下,像鏡子對她眨眼。
那一刻,她忽然覺得:
鏡子不會說謊,
但它允許你在裂縫里,藏下一點屬于自己的真話。
作者加更一章